家庭治疗作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28338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治疗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庭治疗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家庭治疗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家庭治疗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家庭治疗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治疗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治疗作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婚姻治疗期末作业陈捷文(08应心)联系电话:134236541精品感谢下载载一、这是治疗前的一个家庭地图。请回答以下问题:(50分)1、请用结构模型分析这个家庭存在的问题。帮助治疗师找到需要重构结构模型用家庭地图来描述家庭当前的组织结构和互动模式,的家庭子单元。本图显示的是封闭的家庭单元界限,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母亲和自己的某个儿子因过分卷入而一起组成了亲子次系统。影响:在过分卷入的子系统里,家庭成员虽然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相互支持,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但却是以牺牲每个成员的自我发展为代价的。孩子过于依附父母,难以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容易令在同辈中变成不合群、疏离、不集中精神等。

2、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明确的辈分区别,成人和孩子很容易互换角色,孩子可以表现的像大人一样,对父母的管教不服从。而过度的忠诚和归属感,则可导致家庭成员独立性的不足,因为他们太看重家庭的凝聚力,以至于放弃了自己的自主性。(2)母亲和其他孩子之间是一种僵化的界限。影响:僵化的界限此使家庭成员彼人际距离很大,关系较为疏离。父母和其他孩子的世界是明显地相互独立的,两个子系统的成员都不愿意或都不能进入彼此的世界。由于父母与孩子在需要时不能改变或越过子系统的界限,虽然成员的保持了独立性,但彼此的感情交流通常很缺乏。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可能比较独立,但代价是孤独,缺乏忠诚和归属感。3)母亲与孩子同处于反对父亲的

3、联盟之中。影响:母亲把主要精力全放到孩子身上,而忽略了丈夫。母子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丈夫被家庭边缘化,夫妻子系统被淡化,母子子系统逐渐成为家庭的主流力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2、结构模型的家庭治疗目标是什么,请画出治疗后的家庭地图。(1)结构模型的治疗目标是改变家庭结构。a改变应对彼此的规则b改变家庭系统僵化的(疏离家庭)或模糊的(纠缠家庭)界限c达到更大的界限清晰度(2)治疗后的家庭地图如下:/父亲母亲1II儿子I同胞/、一-,3、阐述结构模型的主要治疗技术。(1)进入和顺应a对整个家庭成员共情:倾听、理解、接纳每个成员对某个事情的解释;释放成员间平时听不见的怨恨情绪。b对整个家庭结构和

4、组织的尊重:尊重父母,让父母先描述问题;尊重代表家庭其他成员讲话的成员;温和接待儿童:问一些简单而具体的问题,尝试问新鲜的事情。允许有的成员保持沉默;(2)呈现家庭结构a家庭结构的呈现:是从家庭成员的交互作用方式中,而不是从家庭成员的描述中。在家庭成员讲话时,治疗师需要思考。b演出或活现技术:治疗师邀请家庭在他面前重演某种生活片段或商议某件事,以便观察家人的互动方式。通过动态呈现,帮助治疗师完整全面地搜集到家庭的真实资料;在实际演出过程中,治疗师常常不仅是导演,有时也是演出的参与者,并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与家庭的接触;在治疗中,强调家庭本身的能量,实际演出者是家庭成员本身,演出所呈现的内容,不仅能

5、让治疗师看到,也能让家庭自己看到。3)重新界定问题对问题重新贴标签,以便提供一个更具建设性的观点。治疗师往往把问题重新贴上一种代表家庭结构功能的标签,从而把问题从个人的层面推上家人关系上,使家人明白问题的成因是家庭环境而不只是出于某人。4)强调和修饰互动一旦家庭开始互动,问题便会出现。音量、 节奏和所选择的词语来提升情感表达的强度。a增加强度:治疗师可以使用音调、集中焦点,导致强烈感觉。b隐喻技术:通过另一件事来理解和经验某事。隐喻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认知的方式。使用隐喻,既可以使治疗师挑战家庭成员,又不会让他们觉得需要自我防卫。一个精心挑选的隐喻,可以刺穿家庭貌似和谐的假象,令家庭有更多的思

6、考。c空间改变:改变治疗师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空间;改变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位置。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位置以增加强度,如让两人坐在一起以强调两人的关系,或隔开某位成员以强调他是局外人的事实。(5)改善家庭结构a明晰界限:在纠缠的家庭,要增强子系统之间的界限,增加个体的独立性。疏离的家庭倾向避免冲突,减少互动,干预时要帮助成员增加直接接触,减少迂回沟通。b去平衡:治疗师加入并支持某个成员或某个子系统,以重新组合系统。c讲解家庭结构方面的知识并给予忠告。二、结合家庭治疗的有关理论,谈谈你对自己未来家庭的期望,并分析在建立自己家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的问题有哪些。(50分)家庭治疗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

7、式。家庭治疗的对象不是个别患者,而是患者的整个家庭。家庭治疗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构建新的互动模式来解决个别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消除不良家庭因素,从而促进个体与家庭的成长。1、对现在家庭的分析:本人根据课堂上所学到的家庭系统理论与代际模型理论,对本人与父母的原生家庭进行分析,画出个人目前的代际图,以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代际模型:特别关注家族跨越几十年的关系模式,为当前的家庭生活提供一个具有时间敏感性的历史视角。其家庭系统理论成为许多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人物鲍文(MurrayBowern)代际图(遗传表):在三代家庭系统中,将发展变化的紧张刺激源记录下来,是追踪冲突关系、情感隔离和三角关系

8、的关键。代际图如下:根据情感三角关系理论,我目前的家庭由于我的卷入更多会发生三角冲突而不是形成三角关系。原因是父母宠爱身为独生子女的我,从而导致夫妻次系统容易被亲子次系统所取代,形成亲子联盟。家庭成员的情感过分卷入,互相依存,对外排斥性很强。家庭成员虽然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相互支持,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但却是以牺牲每个成员的自我发展为代价的。一个家庭成员无论发生什么事,整个家庭都会产生反应。在缠结型的家庭里,父母很容易接近,孩子过于依附父母,难以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明确的辈分区别,成人和孩子很容易互换角色,孩子可以表现的像大人一样,对父母的管教不服从。而过度的忠诚和

9、归属感,则可导致家庭成员独立性的不足,因为他们太看重家庭的凝聚力,以至于放弃了自己的自主性。根据情感隔离(阻断)理论,卷入过多的孩子会试图通过地理上的隔绝、运用心理路障(停止和父母说话)等方式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因此在高中时期,本人不愿意主动与父母产生过多情感交流,在与父母发生冲突之后,较多采取冷战、阻断的方式进行应对。然而在本人上大学以后,家庭系统逐渐摆脱了亲子次系统的影响,夫妻次系统关系增强,家庭结构更加稳定。从而导致过分卷入与情感隔离的现象逐渐淡化。根据核心家庭情绪程序理论与代际传递过程理论,父母双方的原生家庭均有宠爱幼子,疏忽长子的情感模式,由于本人是家庭的独生子女,父母的这种倾向并未在

10、家庭中表现出来,而是表现为童年时期的疏忽和青少年时期的宠爱。童年时期父母工作繁忙,无法给予女儿过多关注。而到了青春期,父母工作稳定,逐渐把精力转移到家庭,对女儿宠爱加深。个人认为这有可能是继承了长子疏忽和幼子宠爱的情感模式,父母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将关注逐渐由外界转向家庭。另外,父母的原生家庭与本人原生家庭中均出现了母女情感冲突的现象,这一方面可能是亲子三角关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可能母亲将从原生家庭中的亲子焦虑带到了现有家庭。根据自我分化理论,本人家庭结构缺乏清晰有弹性的界限,虽然有“我们”的归属感,却缺乏“我”的独立感,因此我期望未来的家庭成员能够很好的自我分化,界限有助于家庭成员彼此分离,又增

11、强归属感弹性的家庭界限使家庭成员有着自主性,而在成员需要支持的时候,又能互相关心和支持。2、对未来家庭的期望结合目前中国国情和本人家庭现状,我希望未来的家庭成员由4人组成,丈夫、妻子(本人)和两个孩子,以便形成良好的夫妻次系统和同胞次系统。如下图所示:/父亲母亲II孩子I孩子/a对夫妻次系统的期望:夫妻子系统是一个家庭的基础,是家庭系统中等级最高的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中的任何功能失调都必然影响到整个家庭,并使孩子成为替罪羊,无论父母何时发生冲突,孩子都被迫选择与一方形成联盟来反对另一方。在养育孩子的整个过程,父母要继续致力于维持和加强他们的夫妻子系统功能,因为无论对家庭还是对孩子来讲,婚姻关系即

12、夫妻关系都是最重要的。婚姻不是为孩子而建立的,但孩子是婚姻的产物。家庭里父母合作的程度,决定了孩子成长的好坏与顺利与否,而夫妻关系的好坏,又决定了父母合作程度的高低,所以说,夫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顺利成长。因此,为了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夫妻要建立好恰当的界限,具体如下:首先子系统内部的界限要适当。既不能松散,又不能僵化。其次夫妻子系统外部界限也要恰当,既和各自的原生家庭分开,也要与孩子保持合适的距离,有属于自两个人的空间。再次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孩子从父母互动中学习了建立亲密关系的模式,并在将来的恋爱和婚姻过程中表现出来。最后互补模式。夫妻有分工,能互相支持又丰富生活。b对同胞次系统

13、的期望:当家庭中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孩子们的第一个同辈团体就形成了,他们组成了家庭中的同胞次系统。兄弟姐妹关系是人际间存在最为持久的关系,甚至可延续到整个一生。对孩子来讲,同胞次系统使孩子获得与同辈交往的经验,发展出妥协、合作、竞争与相互支持的模式。学习怎样交朋友、建立联盟,怎样在屈服时保全脸面、被认可,学习人际交往技能,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以便让孩子们发展出自己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权利。界限在维持所有家庭子系统的相互依赖的同时, 维系家庭中个体或团体完整性的重要的条件。C建立清晰有弹性的家庭外部界限和内部界限:也有助于保证每个子系统的自主性,是不管外部界限还是内部界限,界限应该有一定渗透性的屏

14、障,也是一个连续体,才能有助于家庭成员彼此分离,又增强归属感。弹性的家庭界限使家庭成员有着自主性,而在成员需要支持的时候,又能互相关心和支持。界限僵化,会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清晰的界限让家庭成员既有“我”的独立感,又有“我们”的归属感。3、应该注意避免的问题(1)家庭结构上的问题夫妻次系统被亲子次系统所取代从现有家庭分析看出上看出,我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存在夫妻次系统被亲子次系统取代的问题,从而导致家庭在功能上出现紊乱。在本人未来家庭中应尽量避免这样的问题。1 清晰定义的代际界限以便使父母一起形成具有行政权力的子系统;2 父母之间在诸如对孩子训诫等关键问题上形成结盟;3 与权力和权威有关的规则,

15、意指如果父母意见不一致,有一方将具有最终决定权;4 父母在他们统一了愿望之后,有能力去实施。(2)家庭关系上的问题家庭成员过分卷入从现有家庭分析看出上看出,我的原生家庭存在家庭成员过分卷入,从而导致家庭成员自我分化不足的问题。在本人未来家庭中应尽量避免这样的问题。1、夫妻必须限定一个界限将他们自己从原生家庭中分离出来;2、夫妻联合体结构需要相互适应和界限制定。要制造、协商他们之间的界限(包括对彼此、对孩子、对婚姻以外的他人);3、发展并修正父母子系统和孩子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式,来适应正在变化的环境。以上是本人完成的全部期末作业,感谢刘学兰老师这一学期的精彩教学。祝老师元旦快乐!精品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感谢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