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28333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作者笔下的草虫世界,体会作者对草虫、对自然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过程与方法:1边读边做读书笔记。2通过联想和对比等方法深入感知课文。3引入课外文章,加深对表达方法的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关注身边生活,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想象把自己对草虫、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2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关注作者的表现,从中体会作

2、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表格式读书笔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对比自己与作者眼中的“草虫的村落”,发现二者间的差距,进而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及其效果。1随时记录阅读收获和感受,培养学生养成高年级学生应具有的良好阅读习惯。2作为读者,学生要通过一些方法帮自己走进课文中去,建立起自己与文章、与作者的联系,才能完成有效的阅读。3引导学生完成读书笔记,既展现了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与成果,又为教师的引导提供了依据和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导语: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游历了奇妙的“草虫村落”。老师要求同学们在深入阅读过程中,用小标题概括出作者描

3、绘的不同画面。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再看一看自己写的小标题全不全,概括准确不准确,待会咱们来交流。学生浏览课文后,交流小标题:“游侠”独行甲虫归家村落街景鸣虫演奏“村民”劳动【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再次把握文章结构,明确重点阅读内容。(二)进行重点阅读,把握课文内容1让我们进一步走近“草虫的村落”,感受这神奇的世界。请同学们边读书边把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或场面摘录下来;再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作者到底写的是什么。(1)学生自读,完成表格中相应的内容。作者眼中的景象实景游侠草叶间的缝隙披着彩衣的南国的少女鸣虫村民们勤勉地奔忙测气候者工程师(2)交流归纳,梳理出“实景”与“作者眼中的景象”两部分内容

4、。2回归现实,对比课文,发现差异。(1)出示图片,启发学生,自由表达。过渡语:同学们对昆虫世界并不陌生,作者描述的情景,你们可曾见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昆虫世界。学生自由交流。(2)启发思考。作者所描述的景物,同学们并不陌生,但是作者笔下的“草虫的村落”却又让我们感到无比新奇,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结合文中描写作者表现的语句自由发言。我又躺在田野里忘了世界,也忘了我自己。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板书: 想象 实景 作者眼中的景象 走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5、实际进行阅读,帮助学生建立起和语言文字的联系。与此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三)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表达效果1感受想象世界的奇妙。播放鸣虫的叫声,先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再品读作者的描述。2学生自己选择相应内容进一步品味。3通过感情朗读,汇报自己的体会。【设计意图】身边的世界有许多美妙的事物,只是人们熟视无睹,这一环节帮助学生由实际事物到观察到的表象,再到想象出的情景,然后返回到实际事物。走一个来回,达到深刻感受的效果。(四)引入课外文章,探究写法方法1讨论:作者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小结:我们通过看、听、闻、摸、尝,可以真实地感知身边的世界。如果只是把观察到的记述下来,就缺少了情趣。如果在观察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身边的世界便会妙趣横生。2阅读童趣。【设计意图】对比阅读往往可以使学生从具体的内容中跳出来,更利于他们体会写法。(五)布置作业观察日记。留心身边的世界,记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在关注中生发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