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专项练习.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283127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专项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专项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专项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专项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专项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专项练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专项练习一、判断式(选择题) 即根据提供的图片或图表,撷取有效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 抓住特征,看清提示。 (一)图片类材料分析题:主要以历史照片、图片或绘画等为载体,主要考查对历史图片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说明历史问题的历史阐释能力。解答关键:“审”,一是审图,要求弄清图片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图片类三要素:人物、器物、文字)二是审注,注的内容是对图起补充性或解释性的作用,对理解图及组织答案有好处。三是审设问,设问是图片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经典例题感悟】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1(2008年高考江苏单科

2、历史卷第9题)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2.(08年上海历史分叉部分组14)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注重科学,实事求是忽视工业,片面发展思想解放,决策民主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3右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A B C D(二)表格类材料题:主要以数字

3、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关键。一、“审”:审表、审注、审设问二、“比”:即对图片中的内容或横向或纵向比较,从表格中总结出数据的基本趋势(升或降),思考这种趋势背后的历史原因,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简要表达你的结论。【经典例题感悟】 4:(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卷第30题)表2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物机械187028.05.8188024.95.5189020.25.70.3190021.54.70.7191014.74.31.5表2反映出A.中国对工业产

4、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5.右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 清政府暂时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 . “一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 D 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6.观察1933年937年美国经济活动指数表(19231925年月平均指数100)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经济活动指数(月指数)工业生产就业制造业工资总额1933年3月5662.338.31935年12月10494.280.51937

5、年9月117112.2109A对外战争的刺激 B罗斯福新政C凯恩斯主义的推行 D美元核心地位的确立7.下表是1750年1900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上各国及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此表格提供的信息证明了下列哪一选项的事实?年份国家175018001830186018801900 欧洲 23.2 28.1 34.2 53.2 61.3 62.0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1.7 A中国在此时间段中工业生产总值急剧下降 B欧洲列强对印度进行了疯狂的侵略C欧洲工业总产值所占世界份额快速上升 D美国后来居

6、上,在1900年占了相当大的世界工业生产份额8.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81912-1939473077396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7、A B C D(三)地图类材料分析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地图为主题情境,用直观的图示代替文字描述反映历史现象,另一种是以地图和文字为主题情境而设题,融读图、阅读文字、逻辑思维于一体。(具体有:以图补文型: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境,以地图作为补充;以文补图型:以地图为主题情境,另以文字来补充地图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图文互补型:文字和地图材料都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并可相互参照和佐证.)解答关键:1.抓住地图两个主要素(图、文字),其中有一项必为解题突破点。2.当不能依据1方法来突破,对于试题的解答:一般就要从历史地理事物的名称变化、政治地理区域范围的变化和新旧历史事物的兴亡变化三方面

8、来判定)。 【经典例题感悟】9.(2008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第9题)右图所示的是A秦朝的疆域B宋朝的疆域C元朝的疆域D明朝的疆域10.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AB CD(四)曲线图类。曲线图是最直观的历史发展轨迹、趋势图,思考这种轨迹、趋势背后历史状况与历史原因,提高做题的准确性。解题方法:曲线背后有历史,轨迹历来有原因,要从曲线所表明的轨迹与状况背后寻找历史原因,从而做准确的判断。【经典例题感悟】11(2007全国文综一卷21)图6反映的是1956年1965 年间我国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12(20

9、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9)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13、下列示意图,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速度 速度50 60 70 80 90 年代 50 60 70 80 90 年代 A B速度 速度50 60 70 80 90 年代 50 60 70 80 90 年代14.左图为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5.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反映的是我国A1949年的情况 B1952年的情况 C1953年的情况 D1956年的情况123456789101112131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