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评价制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281167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作业评价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作业评价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作业评价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生作业评价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生作业评价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作业评价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作业评价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作业评价制度西泽初级中学 为落实省市关于素质教育实施要求,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积极推进作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对我校学生学习评价规定如下: 一、平时作业:(一)作业布置:作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作业量要适中,对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类型题目,提出不同要求,不搞“一刀切”。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即:巩固性、拓展性和实践性),增强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作业分必做、选做和推荐作业。(二)作业设计:语文设大小作文、语文知识和省市推荐的基础训练(伴你学)、配套练习册。数学和英语设作业

2、本和省市推荐的基础训练(伴你学)、配套练习册。物理和化学设作业本、省市推荐的基础训练(伴你学)、配套练习册和实验报告册。历史、地理、生物设课堂练习本和伴你学,但不能课外书面作业。不得使用其它未经教育部门批准的练习册作为作业。(三)作业数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节课后可以留课外书面作业,但各科作业总量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其他学科一律不得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但可以根据学科实际布置预习、复习、实践活动等活动作业。语文作文每学期大小作文不得少于8次。(四)作业内容通过各学科集体备课确定并报教导处,经教导主任批准后执行。(五)作业批改:1、凡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批改。2、作文批改详批不得少于三

3、分之一。大作文详批要有详细有针对性的批语。3、基础训练、伴你学和配套练习册要按正规作业对待,全批全改。4、作业批改要规范,要有等级(评语)、对错符号和批改时间。批语不得使用分数,一律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或“甲、乙、丙、丁”或“A、B、C、D”四个等级。5、作业批改要及时,不得让学生代批,讲评要及时。二、单元考试(平日质量检测)(一)单元测试等平日质量检测主要用于反馈教与学的信息。测验题体现课标要求,密切联系实际,以考察能力为主,重视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控制机械记忆性题目的比例。考试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和总结。(二)考试次数根据单元数量在开学初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并确定。单元

4、考试的次数不得随意更改,两周不能超过1次。(三)单元考试时间在集体备课时同年级一同确定。(四)单元考试成绩使用等级制,不得使用分数。成绩分ABCD等级。A(优秀或甲,成绩约90分以上)B(良好或乙,成绩约80分以上)C(及格或丙,成绩约60分以上)D(需努力,成绩不及格或丁)。(五)班主任可以予以汇总学生各科成绩,作为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但不得在教室内公布张贴。教师不得公开宣读学生分数。三、期中、期末考试(即学业水平监测)(一)学校每学期组织统一考试两次,即期中学业水平监测和期末学业水平监测。(二)期中学业水平监测和期末学业水平监测成绩卷面可以使用分数,在学校汇总后总评实行等级制。(三)期

5、中学业水平监测、期末学业水平监测成绩教师不得当众宣布、不得张贴成绩。(四)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优的唯一依据,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升学率作为评价和奖惩师生的主要标准(五)学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中、中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实行等级制。即:综合评价成绩=日常评价30+(期中30+期末成绩70%)70%四、音乐、体育、美术等及综合实践科目、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的原则1、参与性。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2、过程性。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

6、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3、综合性。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4、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的发展。(二)评价的内容应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三)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

7、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学校定期举办一届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举办一届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比活动。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每个活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内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