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升华.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27557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升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升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升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升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升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升华.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升华秒的认识说课设计江陵县郝穴小学 张琼一、说教材秒的认识是小数新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3、情感态度目标

2、: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教学难点:初立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教学准备:CAI课件、钟面、口算卡片、收集生活中用“秒”作单位的事物。二、说教法1、创景激情法:本节课我运用CAI课件再现“嫦娥2号”登月的壮观场景,巧妙地引入时间单位“秒”。2、探索交流法:联系情景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空,从而将成功的收获转化后大家共同的知识财富。3、体验感悟法: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1分、1秒的实际意义,并经过猜想验证探究,发现1分=60秒,让新知得以生成。三

3、、说学法“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在学法的指导下,我注重让学生体验地学。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创境设疑,引入新知首先课件再现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嫦娥2号登月的壮观场景,让学生跟着大屏幕一起倒计时。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结合学过的时和分,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从而揭示课题“秒的认识”。(设计意图:本节课首先由激动人心的“嫦娥2号”登月的壮观场景引入,

4、把学生带进一个真实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高度关注,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1、认识秒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钟面,有什么发现?4人为一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然后进行反馈,让学生明白:钟面上有3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其中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那根针叫“秒针”。2、体验1秒针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让学生仔细地听一听,并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通过听一听,让学生感知“秒针走一小格就发出“嗒”的一声,“嗒”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接着让学生体验1“秒”,“你能用声音或喜欢的一个动作来表示1秒吗”?学生的答案肯定是鲜活的、多样的

5、,如如拍一下手、翻一下手腕、跺一下脚、甩一下头、数一个数等,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的体验自由畅谈“1秒”的感受。(设计意图:1秒很短,瞬间即逝,学生难以理解。为此,我将1秒的教学过程变成对数学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体验活动中,初步建立起1秒的时间观念。)3、知道1秒的价值课件显示生活中1秒所创造的价值信息一:中国飞人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110米栏世界记录,平均1秒大约跑了9米。信息二:电脑一秒就可以完成3万亿次运算。信息三:铅笔厂一秒约生产300支铅笔。信息四:三峡水电站平均1秒约发电2685千瓦/时。(通过呈现这些数据,让学生感受到1秒虽短,却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借此对学生进

6、行珍惜时间和爱国主义教育。)4、认识并体验几秒()认识并体验5秒课件演示秒针从12走到1,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秒针走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只有秒针从12走到1才是5秒呢?让学生理解:只要秒针走一大格就是5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感受5秒。(2)认识并体验15秒刚才同学们随着“嗒“的声音感受了5秒,那15秒有多长?秒针在钟面上要走几小格呢?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秒针只要走3大格,就是15秒。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喜欢的方法边估算边感受15秒的长短。5、生活中的秒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用“秒”作单位的信息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从交流中获取知识,从交流中体会

7、数学的实用价值。6、活动体验“秒”此处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拍球。把学生每4人分成一组,分工协作,即一人拍球,一个计时,二人估时;第二个活动是30秒口算比赛。(设计意图:动静结合的体验活动,不仅能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而且让学生对秒有更充分的认识。同时通过口算比赛,渗透“时间相同,做的数量越多,速度就越快”的数学思想,起到一举多得之功。)7、体验1分,探究秒与分的关系分与秒间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深刻体验1分=60秒,我分以下三个层次教学。第一层次:猜测课件第一次播放1分钟音乐。师“哑吧钟特意为大家送上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估计这段音乐大约有多长。在听音乐估算时,

8、学生可能是点头估算或拍手估算,或心里数数音乐结束,让学生汇报所估计的时间。第二层次:验证课件第二次播放1分钟音乐,同时演示秒针走动的钟面。师:刚才只是猜测,这段音乐到底是几秒呢?让我们边听边看。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秒针走一圈走了60小格,是60秒。第三层次:探究(1分=60秒)课件第三次播放1分钟音乐,演示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的钟面。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秒针走一圈是60秒,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多少分?从秒针与分针的走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后得出: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一小格是1分,从而得出1分=60秒。(设计意图:三次欣赏同一段音乐,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朦胧到清晰的

9、探究过程。在猜测验证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生成了新的想法,达到了体验的目的,这样的课堂体验是深刻而有价值的。)8、1分钟小活动课件播放1分钟轻音乐,学生活动,然后汇报,最后老师评价。(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数学书P63第1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反馈。2、找一找,改一改(课件出示)要求学生先阅读,再运用新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对错并说其理由。3、排名次。(课件出示)通过此题的练习,主要让学生理解“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反之,用的时间越长,速度就越慢”。(设计意图:尊重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解决问题,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情感。)(四)自我评价,享受收获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都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通过回顾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所学内容,从而培养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