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1.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274521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大特殊扶持政策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以贡山县经济发展为例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马正山 2008年7月24日 人口较少民族是一个特殊群体,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和扶持。全面、客观地把握当前的扶贫攻坚形势,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从贡山县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

2、何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贡山县基本情况贡山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段,中缅滇藏结合部,国土面积4506平方千米,国境线长172.08千米,滇藏省界线长135千米。全县辖四乡一镇26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5000多人。全县约70%的面积属于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30%属于景区保护区和协调区,全国首批认定的景区有5个片区49个景点(不含独龙江流域),被誉为“三江明珠”。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和怒江、独龙江构成贡山“三山夹两江”的高山峡谷地貌。境内居住着15个民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藏族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共生共存、团结友善,形

3、成了丰富多彩、交相辉映的多元民族文化,加之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三教并存,使贡山成为多元民族文化与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汇的地方。二、贡山县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制定了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有关决定,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加大了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贡山县抢抓机遇,积极配合,整合项目资金、创新工作思路,以整村推进为模式,以解决农村交通、通讯、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为重点,切实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培植草果种植业,发展独龙牛、黄牛、山羊养殖业等产业发展为切入点,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全县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

4、全县生产总值仅完成23520万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09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380万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为859元,同比增长12.1%;全县26个村委会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县26个村委会中,20个村委会通程控电话,24个村委会通移动电话;广播电视覆盖面达87%,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6%,实现了乡有卫生院、村有卫生室,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生产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三、 贡山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贡山县成立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国家、省、州

5、各级各部门的扶持下,贡山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恶劣的生存环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全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较,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造成这种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 贡山是边境民族自治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和民族“直过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较多: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培育困难。二是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5.7年,只相当于2000年全省平均水平(6.32年)的90.1%。三是投资乏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四是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农民

6、增收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五是起步晚、家底薄、经济总量不足、缺乏积累,抗风险能力弱。六是地处边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远离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交通“口袋底”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由于现实地存在与其他地区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也有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求变求富求发展的迫切愿望等,“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的主观原因。全县仍有绝对贫困人口11994人,且大多数已解决温饱的群众生活水平仍然较低,丰富的资源与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四、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及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贡山县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独龙族唯一的聚居地和怒族主要聚居地。特殊的法律地位和多民

7、族多宗教的社会结构,决定了贡山县域经济成为全国民族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单元。贡山的发展问题不仅仅是地区性问题,而且关系到56个民族中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要牢牢把握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这条主战,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之路。(一)、实施“素质工程”,努力提高人口较少民族人口素质贡山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5.7年,只相当于2000年全省平均水平(6.32年)的90.1%。实现人口较少民族及聚居地区加快发展,其根本所在是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的知识能力建设是发展主观能力建设的核心。因此,进一步要大力发展教育、转变人的发展观,提高人的吸收知

8、识的能力,应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的覆盖面,着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要;要大力加强不同层次人们的知识能力的建设,重塑人的科学发展观。(二) 、积极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人口较少民族和聚居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经济林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畜牧产品、土特产品等。同时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转变经济发展重心,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三) 、要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和聚居地区的和谐发展作为人口较少的独龙

9、族,是为跨境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状况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和边疆的稳定,地区的发展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政治意义。(四)、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可以焕发出摆脱贫困的巨大动力。为此,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帮资金、帮技术的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要我富”的观念向“我要富”的转变,毕竟“石头孵

10、不出小鸡”。(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关系到各族群众当前生计和长远利益,关系到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天然林保护等措施,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才能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解决好“保护为谁,谁来保护”的问题,探索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实现人的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推动人的发展,以充分调动起保护区人民的积极性,变消极的保护为积极的保护。(六)要继续加大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但资金仍然有限。但由于交通落后,地处边远,扶持发展过程中的行政成本和建设成本

11、很高,出现项目难安排、难实施的情况,没有发挥整体效益。因此,建议取消部分现行限制,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边远和边境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确实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七)、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培养民族干部一是要从做好新形势新阶段民族工作的高度来认识培养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来认识培养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从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高度来认识培训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四是从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的高度来认识培养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我们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级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能力,素质的高低,对本地区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