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培养自信克服自卑.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27384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故事培养自信克服自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故事培养自信克服自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故事培养自信克服自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故事培养自信克服自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故事培养自信克服自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故事培养自信克服自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故事培养自信克服自卑.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德育案例 克服自卑,培养自信 章艳红摘要:不自信,自卑,是现阶段农村儿童存在的典型问题。孩子存在的自卑感,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与他人比较,觉得自己在知识、能力、体貌等方面不如别人;另一种是面对要做的事,怀疑自己无法完成、达到目标。无论哪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信自卑 案例背景: 德育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主,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决策能力,从根本上让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从而自觉产生道德行为,使之终身受益。我们纠正,改变孩子的不健康心理及处事方法刻不

2、容缓,否则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在农村,多数家庭都是父母工作不固定,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文化的差异及年龄的差异导致孩子的内心不能得到理解,极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到了学校,就反映在:不能很好的适应群体生活,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不自信,甚至是产生自卑感。案例一:欣欣相当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和妈妈不和,又各自在外打工,平时是由奶奶和外婆轮换着照看的。奶奶和外婆还经常“讨论”欣欣的接送上学问题。在学校里,她不太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放学时,看着别的小朋友都被爸爸妈妈接走,而自己却有可能因为奶奶和外婆的“讨论”留在学校等待。放学时,看着别的小朋友都被爸爸妈妈接走,欣欣到我跟前说:“老师,我

3、妈妈今年过年就回来了,到时候你到我们家去玩儿。”说完她难过的底下了头.分析:这种得不到父母照看的“留守儿童”,在农村很多,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心,而有的家庭不和让他们内心雪上加霜。受到家庭破裂的影响,孩子就会有早熟、不自信、性格孤僻、情绪低落的倾向。他们习惯拿别人有的和自己没有的进行比较,久而久之会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更有甚者心理产生严重扭曲。 案例二:慧慧在我们大班的孩子中有点“特别”。平时总表现出看着你想亲近你跟你讲话,又不敢说。在户外活动时间,我们让孩子轮流起来做自我介绍并表演一个节目,大家都很积极的参加。慧慧就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被表扬的小朋友,显得羡慕而纠结。轮到她的时候

4、,身旁的小朋友都着急的让她表演,她就往后退,并躲到别人的背后。在老师们耐心亲切的鼓励下,她还是很紧张的不说话。我们想锻炼她在大家面前的自信心,表现力,但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不玩儿,老师我不会,得到的是她内心的抗拒之声。 分析:慧慧的这种现象很明显是胆小并且不自信的表现。通过观察发现她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积极;2.情绪不太稳定,有时沉闷,有时活泼愉快;3.喜欢独自游戏,参加集体游戏时会逃避;4.害怕得不到肯定,较易退缩、让步。我们了解到,慧慧妈妈对她要求很严格,希望她学习好,每天回家都会问慧慧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在慧慧说不出来的情况下,会受到批评,甚至是打骂。慧慧

5、妈妈的做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知。孩子认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家长会不自觉的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即使不批评,孩子也能感受到,从而觉得自己做的不好。渐渐的表现出不自信,不大胆的情绪。而孩子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失败和挫折,不能得到及时的驱逐,帮助孩子化解这种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自卑、甚至是产生自闭心理,这是一个可怕的循环.反思:孩子心理的发展和改变比较敏感缓慢。早期,我们能通过适当的方法潜移默化的去引导他们,使他们有健全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正确的行为习惯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不仅仅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的去了解孩子关

6、心孩子,用心的去爱护、理解、尊重他们,给予他们平等的地位。还需要家长和我们进行配合,及时的和我们进行交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一、 以快乐的心态养育孩子 任何操作性的方法也比不上家长积极快乐的心态,给予孩子的健康成长所带来的影响更大。所以,要让孩子自信,作为父母要修心,让自己心态变得平和而自信,对人处事内心沉稳淡定,这会无形中给孩子传递快乐自信的信息。二、 学会合理的赏识孩子、关注细节赏识孩子是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欣赏。要知道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相差并不会很多,只不过有人擅长画圆,有人擅长画方。先天的因素是无法把控的,一个人最终能否发展的好,最重要的还在于后天的努力。所以,我们和家长应该赞赏

7、孩子的努力和付出,而不是聪明。例如,今天,鑫鑫把别人的帽子拾起来交给我,我就大方的称赞他:“这件事你做的很对,今天表现的也很棒!”孩子的内心认为得到了重视,会感到快乐。孩子还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开心不开心都写在脸上,只有真心的笑容和称赞才能换得他们内心的认可。用眼睛真诚的看着他、鼓励他,他就会喜欢你,随之向好的一面转变。在生活中的要求要适当,不能苛求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符合孩子年龄段发展特点。对于自卑的孩子来说,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都是内心情感释放的过程。例如,鑫鑫今天的图画本上多了一种颜色,不再是单调的紫的,单调的红色。我就会说:“今天多了一种颜色,这幅画比你昨天画的更漂亮!”孩子会在乎你

8、看到的这样一种色彩,在他们内心中这是一种被别人重视和认可而努力的结果。自卑的孩子害怕得不到肯定,也许你看到的只是多了一种颜色,但在他们内心是承受了很多压力,不知道好不好,不知道会不会被人否定。所以,用肯定信任的眼光看他们,赞美他们每个小小的付出。自卑是一个人严重缺乏自信的表现,是一种性格缺陷,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父母应该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尽早帮着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心理。平时多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眼界,驱逐孩子内心的失败阴影,引导孩子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多注意细节,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作为园丁的我们更要坚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原因,从实践中总结方法,正确引导孩子,培养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