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论文【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272750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论文【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论文【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论文【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论文【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论文【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论文【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论文【精品文档】.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论文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应该怎么去培养,有什么好的方法?这是很多教师朋友们一直很关心的问题,下面小编带来的这篇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语言是思维的延伸,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各项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但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对事物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它的数量关系,造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课堂常会出现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影响了课堂教学实效。因此,数学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在授课时注意留给学生用数学语言说的时间和机会。一、积极引导形成数学语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以耳濡目染的形式影响学生。数学学科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严谨、准确就是基于这一点提出的。教师陈述、举例、说理时应力求简单、准确、清晰、连贯、生动、有逻辑。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的语言素养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性,正确地示范,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相关的数学情境。例如,人教版一上第98页做一做:原来有多少个鸡蛋?=(个)。(图1)教师规范指导学生朗读题目,提出问题:这道题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内容?然后再让学生一对一地复述题目的内容,这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助于理解题意。在学生充分理解题意后,教师借助示意图提问:原来盘子里有多少个鸡蛋?你们知道吗?怎样求呢?同时,教师板书:已吃(8个),还剩(6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读题、生生互读、直观板书、问题启发的一系列活动中,不但会列式解答:6+8=14(个)或8+6=14(个),也很好地发展了数学语言能力。二、动手操作理解数学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较弱,必须发展他们以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的数学思维。学生的思维要得到发展,必须以形象操作为基础。既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思维,又要注意操作的针对性。各种课堂活动必须是学生手脑共同协作的产物

4、,才能保证数学思维训练的有效性。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延伸,所以在学生叙述操作过程时,应引导他们将思考、操作的过程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将他们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听众。学生在表述的同时,也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数学思维的品质得以提升。例如,教学人教版一下找规律例1过程中,教师出示情境图(图2),请学生观察并交流:什么事物的排列很有规律?有怎样的规律?生 :小花的排列有规律,一朵红色一朵紫色。生 :彩旗的排列有规律,一面红色一面黄色。生 :小朋友的队伍也有规律,一个男的一个女的。教师在图上圈示:很好!一朵红色小花和一朵紫色小花是一组;一面红旗和一面黄旗是一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也是一组。当这些

5、小组重复排列的时候,我们只要发现其中的一组,就发现了它们的规律。相对于教师高度概括、专业的数学语言,学生的语言显得简单。但数学语言就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上述环节是思考与语言的结合,少了操作。所以,笔者在接下来设置了摆一摆环节:老师先摆一个三角形,再摆一个正方形,接着摆圆形,我加快速度,接着摆一个三角形,接着摆一个正方形,再接着摆圆形。我不说了,你们能接着往下摆吗?随后,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操作。在汇报交流时,学生都能将摆放的规律描述正确: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为一组,重复出现了好几次。找规律一课的知识点已经能由学生口中说出。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的思维、操作与语言得到了协同。紧随其后教师又设置了

6、画星星打节拍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发现、运用规律。通过操作训练来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操作的核心就是要把操作的过程与依据说清楚,这就是有效的数学语言。否则操作与数学语言训练没有做到紧密结合,这样的课堂就是低效的。三、重点强化掌握数学语言任何事物均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同样,对于数学语言,也有一般性和重要性的区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完善基础性数学语言的同时,对凸显重要性的有如概念、定律性质、公式等数学语言就要进行适当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能理解数学真正内涵,达到表述清晰,应用熟练的程度。在教学人教版五下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特别要突出强化: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

7、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理解该性质的意义,教师特别设计一组练习题,让全班学生独立练习:(1) 与 大小相同吗?(2) 与 这两道题所表示的分数值相等吗?(3) =0对吗?对上述习题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计算正确,或能判断对错,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同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对比强化训练对学生缜密的数学语言的形成是有好处的。四、创设情境应用数学语言活泼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所以他们乐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但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很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与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身临其境,就想说话,就会说话,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熟练运用和掌握数学语言。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工具性使得教材中呈现的情境往往都非常贴近生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以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乐于说、敢于说,对于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有很大帮助。综上所述,学生的数学思维要发展,就必须注重数学语言的训练和培养。这是数学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务必做到严格要求,使学生的语言做到准确、简洁、有条理、有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