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护作业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272369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常养护作业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日常养护作业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日常养护作业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日常养护作业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日常养护作业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常养护作业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常养护作业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一、依据与原则1二、工程概况2三、施工过程中养护方案3四、施工完成后养护方案6五、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3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5七、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5八、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8九、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18日常养护作业方案一、依据与原则1.1目的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部件的养护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及时发现和修复施工完成后各部位的产生的各种病害,确保施工项目各类设施完好,安全通畅。1.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光明高新园区八号路(同观路光明大道)市政工程各个部位的日常养护工作1.3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城市道路工程施工

2、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积水规范(JTG D30-2004)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城市桥梁养护积水规范(CJJ99-2003)1.4编制原则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施工养护作业的原则。2)、采用平行、流水及均衡施工作业方法,保证日常施工养护符合规范设计要求。3)、选派具有丰富施工作业经验的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安排有同类或类似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按照业主的要求,组织合理施工养护。4)、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使用性、安全可靠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5)、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

3、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化作业队为基本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的优势,同事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起同观路(基本施工完毕)路口、北至光明大道(塘明路)。场地原始地貌为台地及冲洪积洼地。建设场地内分布有现状道路、菜地、民房、厂房等。拟建八号路位于光明新区甲子塘新区,线路主体南起同观路,北西向穿越菜地、厂房至甲子塘路,沿甲子塘路跨越茅洲河,至光明大道(塘明路)终止,全长约888米。线址原始地貌为冲洪积阶地、洼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本项目共分为道路工程(包括地基处理)、桥梁工程、箱涵工程、交通工程

4、、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再生水工程、燃气工程等9大部分。由于新建道路与现状甲子塘大道线路存在部分重合,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附近交通进行交通疏解。交通疏解方案道路施工采取倒边施工方式进行施工组织,施工前必须在通往施工区域的道路上设置交通预告标志,并布设施工围挡,施工警示灯,反光锥,以及警示带等相关设施。由于现状甲子塘大道茅洲河老桥采取单幅拆除施工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故采取全封闭施工方案进行桥梁施工。施工前必须将整个桥梁施工区域进行全封闭并布设施工围挡,在甲子塘道路路口及交通疏解道路路口处设置相应的交通预告标志及交通疏导牌,对行人、车辆进行引导。三、施工过程中养护方案3.1混凝土浇筑养护混

5、凝土养护基本要求混凝土浇筑后,水泥在水化作用下逐渐硬化,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确保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目的:1)、使水泥充分水化,保证混凝土的前期硬化;2)、防止混凝土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坏现象。混凝土养护方法:混凝土养护法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种,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及天气气候情况,本项目俊采用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基本要求:在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应进行养护;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严禁任何人在混凝土上面行走,碰触混凝土、安装模板支架,更不得做具有冲击性的操作。混凝土具体养护

6、要求如下:1)、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以内对混凝土使用草帘、麻袋步、土工布等覆盖物进行覆盖并保湿养护;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d;对于掺用缓凝剂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要求一致;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如墩柱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5)、夏季高温天气浇筑的混凝土,如养护不当,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或表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3.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护根据本项目

7、道路施工设计图纸要求,路面底基层均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其板体形路面结构形式及结构特性来实现公路高强度、高承载力、高抗渗性等需求。但是水泥稳定层受其材料特性、水泥剂量以及技术特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养护管理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日常养护工作是决定水泥稳定谁是基层设计强度的重要因素,是预防裂缝等质量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在施工现场中常应为影虎工作管理不足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其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其养护工作。水泥稳定谁是基层养生采用覆盖保水养生,严禁裸露洒水养生和高温季节薄膜覆盖养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护

8、应符合以下规定:1)、一段工作面经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立即用毛毯进行覆盖,并用水泥块将毛毯压住防止风刮走,待水稳层水泥终凝后(碾压完2-3小时)再晒水湿润。同时封闭一切交通通行。2)、养生期间,经常派人检查洒水和毛毯覆盖情况,对覆盖不到位的地方,要立即对混合料表面补洒水后重新覆盖。避免水稳下基层表面长时间失水或忽干忽湿,以保证结构层强度并减小收缩裂缝的可能,养生期为不少于7d。3)、水稳前场施工员每日施工完毕后对养护队负责人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具体施工段落和施工日期。养护队负责人必须做好养护台账,台账包括每日施工段起讫桩号、开始养护期、养护结束期。4)、水稳施工完成后的养护期为7天

9、,养护前3天每日洒水车洒水不少于7遍,后三天每日晒水不少于4遍。晒水车晒水必须浇透。5)、已铺筑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禁止一切车辆通行。3.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个多工种、多设备、多工序的系统工作,施工钱需要进行详细、周密的计划和部署,施工中各工序、各环节需要密切衔接和配合。由于现行沥青混凝土均采用热拌沥青,施工过程中沥青温度高。为保证沥青摊铺过程中周边交通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应将沥青摊铺 区域进行封闭处理,避免行人及车辆发生烫伤或爆胎等事故。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1)、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摊铺过程中必须充分进行碾压,待摊铺层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C

10、 后方可开放交通;横向施工接缝是路面的薄弱点,应加强初期养护,保持平整密实。2)沥青贯入式路面在开放交通初期应严格控制车速,车速不超过20Km/h;开放交通过程中应设专人指挥交通,按先边后中控制车辆行驶。3)沥青路面结构存在多层时,底层施工完成后严禁车辆在底层上通行,避免杂物对沥青底层造成污染,导致沥青路面结构中存在夹层。4)、初建成的沥青路面要设立限速标志,并且各种履带车及其他铁轮车不得直接在路面上行驶5)、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控制,保持路面平整、路拱合适、线条顺直、路容整洁、排水良好。四、施工完成后养护方案4.1巡视为及时发现施工完成后道路结构各种病害,保证道路各类设施完好,安全畅

11、通,应在施工后安排专业人员对已施工完成段落进行巡视,及时发现病害并进行相关养护维修工作。4.1.1巡视总体要求如下:1)、巡视人员应掌握前一天和当天的养护作业情况,并认真进行观察。2)、巡视采用车行和步行两种方式,由于本工程线路较短,主要巡视为步行。3)、对病害易发地段或需仔细观察到的内容需步行巡视,一般按计划进行。4)、发生恶劣天气时需要加强巡视力度,必要的时候开展针对设施的特殊巡视工作。5)、巡视人员必须及时、正确的掌握道路设施的完好状况。4.1.2主要巡视内容路(桥)面1)路面、桥面通车环境保洁情况,是否有障碍物,铺装层有无裂缝、坑塘、拥包、车辙。2)排水边沟和进水口有无堵塞和缺损。3)

12、伸缩缝有无跳车、螺栓有无松动有无缺损、缝内有无垃圾、砼过渡段有无破损。4)交通标志、标牌、标线等设施有无缺损。5)禁入栅、防冲栏杆和防撞墙有无缺损。6)防眩目板和声障屏有无缺损。7)隔离墩、移动式护栏有无缺损。4.2道路设施保洁管理与养护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对道路设施保洁管理与养护采取路面人工保洁作业及路面机械保洁作业相结合的形式来保证道路畅通、整洁、无污染。道路设施保洁作业时为了保护保洁做人人员的施工安全,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接受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人员在道路清洁过程中必须穿戴反光背心,清理垃圾时应注意过往车辆,不得横穿马路。道路设施保洁应根据以下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13、1)、当施工过程中,由于渣土车或其他工程车辆进出施工区域时,由于未彻底清理干净轮胎上的泥土或其他杂物,导致道路上存在泥土等垃圾时,应及时安排道路保洁人员使用铁锹、扫帚对道路上方泥土进行清理。2)、若施工过程中因扬尘措施执行不彻底或其他原因导致道路面层上存在浮尘时,应及时安排道路保洁人员使用水管及其他增压设备,对道路进行冲洗作业,控制扬尘现象的发生;若面积较大,则安排洒水车按需求进行洒水作业,保证道路洁净。3)、当沥青路面被油类物质或化学物品污染时,应先撒砂、撒木屑或用化学中和剂处理,然后进行清扫,必要的时候再使用水冲洗干净。道路保洁作业完成后应达到以下标准1)、道路路面:清洁范围内要求洁净、无

14、垃圾、杂物、其他污染物。2)、中央隔离带:无任何散落物、堆积物、无异色污染、无悬挂物。3)、路肩:无渣土、垃圾、废旧轮胎等杂物。4)、隔离栅等沿线设施:隔离栅上不得有杂物悬挂;护栏上不得挂有任何废弃物,不得沾有泥浆、油污等。4.3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病害有裂缝、局部松散、拥包、沉塘、沉陷、车辙等,下面根据具体的病害提出相应的养护作业方案:裂缝主要使用灌缝料灌缝处理,其他病害均采用凿除重新铺筑沥青混合料的方式处理4.3.1灌缝处理沥青路面裂缝主要处理方法为使用灌缝料进行灌缝处理,其具体操作程序如下:1)施工前将部分灌缝料放入灌缝机内烧热,使用中应观察料量及温度;2)、

15、封闭交通,按照固定摆放安全标志,设撞人指挥交通并根据施工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3)、使用开缝机,按要求将裂缝开槽拓宽(深度25cm,宽度2cm);4)使用鼓风机将缝内吹干净后,将吹出及缝周边垃圾清扫干净;5)、在灌缝料加热温度达到188C时,加热炉盘自动停止加热进入保温状态,这时用灌缝机上自带的具有刮平装置的喷头将灌缝料均匀灌如槽内,灌缝分2次灌满,第一次灌入槽深的4/5,第二次灌满并在槽口两侧拉成宽50mm,厚3mm的贴封层;6)、待灌封胶冷却至正常温度后,即可开放交通,一般冷却时间约为15分钟;4.3.2重新铺筑沥青混合料处理沥青路面局部松散、局部松散、拥包、沉塘、沉陷、车辙等病害现象主要处理方法为将病害部位进行凿除并从新进行铺筑沥青混合料,其具体操作程序如下:1)、封闭交通,按照固定摆放安全标志,设撞人指挥交通并根据施工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2)、现场使用切割机沿矩形将病害部分路面外部轮廓进行切割,深度一般为35cm;3)、使用空压机将矩形内损坏路面凿除,并清除槽内废料,用鼓风机将槽内颗粒吹除干净,槽壁应齐直,槽底保持粗糙平整;4)在槽底及槽壁均匀喷洒乳化沥青形成一层粘结沥青;5)、铺筑沥青混合料。铺筑时应自路边到路中,宜翻锹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