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271930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市第三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12分) 那次和一位朋友一同去爬一座wi 的名山。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呵!沟沟坎坎、磕磕绊绊、奇岩怪穴、褐斑绿藓下山时,我们迷了路,只能沿着山涧走。山涧并不因为路途的曲折与艰难而停滞不前,它默默地走自己的路,把我们带出了那座浓雾弥漫的山。我们轻轻地吐了一口气,sh sh觉得风好暖好暖,空气好鲜好鲜。我想:如果山涧惧怕路途的坎坷,而只顾在山中流连,那它最终只能变成死水一潭。那么,有血有肉的我们是否也应该有一股永远前进的精神 A 回答是肯定的。正像季节在不停

2、地走,岁月才不断地更替、交叠和嬗变,我们因此才享受到温暖怡人的春天、B 、成熟丰腴的秋天、C 。只要你在不停地走,单调、k zo的青春会旋转成一个美丽的万花筒,把沿途的风景展示给你看,让你再也不会觉得寂寞。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A处的标点是_。3在B、C两处填写合适的词句,使得上下文语意连贯。(4分)B处应填_,C处应填_。4“神州八号” 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又一个新的突破。小明代表开心中学的全体师生给承担“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写了一份贺信,贺信在格式、语言等方面存在五个问题,请找出四处并

3、修改。(4分)贺信叔叔阿姨们: 在“神州八号”成功发射,举国上下拍手称快之际,请接受我们的热烈祝贺和敬意。 “神州八号”的成功发射,为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为打造空间站迈出了关键一步。是你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国家成为仅次于俄罗斯与美国独立将人送上太空的第三个国家。如何向航天人学习,在我校师生中广泛引起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立足现实,认真学习就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衷心祝愿你们能够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明 2011年11月2日(1) 修改意见 (2) 修改意见 (3) 修改意见 (4) 修改意见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

4、蒹葭) (2)晓战随金鼓, 。(塞下曲李白) (3)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 。 (5)桃花源记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 , 。二、(6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6分)观 猎王维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6说说这首诗颔联中“疾”“轻”的妙处?(3分)7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将军形象?(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

5、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臣说服。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 帝置酒洛阳南宫(2) 与天下同其利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_ (2) 项羽不

6、然:_(3) 不绝粮道:_ (4) 此所以为我禽也:_10.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我能用之 久之,目似瞑B三者皆人杰 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C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D此所以为我禽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译:_ _12历史上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最后以刘邦取胜而告终。从本文看,刘邦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要想得天下或使国家强大,君主还有哪些做法?(结合所学的知识谈)(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6题。(20分)天大地大 周海亮少年骨瘦如柴,硕大的脑袋上,

7、几乎仅剩两只眼睛。两只眼睛间隔很宽,中间塞得下一只拳头。他趴伏地上,面前放一个破旧的写着红色“奖”字的搪瓷茶缸。那茶缸跟随老杜多年,立下汗马功劳。少年不知道站立的感觉,更不知道行走和奔跑的速度。少年生来就像一条鱼。他有两条腿,可是他的腿总是拖在地上,少年的腿是柔软的。将两腿抓起,便可以任意搭上身体的任意部位:腋窝、肩膀、头顶、甚至后脑勺。每天他一个人趴伏门口,盼着下地的母亲回来。他笨拙并灵活地游动着身体,越过砂砾、尖石、草丛、水洼他的嘴里喊着娘娘娘,他的两只眼睛就像两枚熟透的会动的李子是老杜把他带出来的。确切说是老杜把他租过来的,用了每年两千块钱的价格。那时母亲已经不在,那时他只有父亲。母亲患

8、上乳腺癌,割掉一只饱满美丽的乳房。母亲是在第二年春天死去的,临死前母亲问医生,如果再割一只乳房,我能不能活下来?她的话让医生潸然泪下,医生说他至少二十多年没有流过眼泪了。母亲伸长脖子寻找他,他趴在地上,爬着,喊着娘,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然后母亲便死去了。死去的母亲仍然保持着怪异的姿势,脖子伸得很长。老杜把他带出来,父亲是愿意的。父亲债务缠身,很多时,他不敢呆在家里。父亲到镇子上打工,夜里就睡在镇上,搂着一条叫做秋菊的狗。父亲攥着他柔软的腿说,儿啊,你能帮家里赚钱了啊!那天父亲和老杜喝了很多酒,父亲拍着老杜的肩膀说,兄弟,娃以后托给你了。父亲把酒洒得到处都是,又把剩下的酒灌进鼻子。父亲扶着桌子摇摇

9、晃晃地站起来,对老杜说,滚蛋吧!下着小雨,少年趴在老杜的手扶拖拉机上,感觉凉意渗透了衣服和皮肤。少年于是成为老杜的手下一员。这样的生活他很满意,太阳懒洋洋地照着,他懒洋洋地趴着,任懒洋洋的人群将零钞扔进他面前的瓷缸。逢雨天,老杜甚至会给他们放假。那是幸福的时光,老杜从肯德基买来炸鸡翅和薯条,买来鸡腿堡和可乐。可乐泛起泡沫,凉入骨髓。少年喜欢这种感觉。可是这种日子未能持续多久,因为他只是一个孩子。他被警察们带走,又被警察们送回大山。半年不见,父亲黑了很多瘦了很多也老了很多。父亲为他炒了菜,开了酒,甚至为他买了一瓶可乐。父亲蹲在地上陪他吃饭,又将菜里所有的肉都拣出来堆到他的面前。父亲说查出来了,我

10、得了肾炎。父亲说我还得去镇上打工,我不能侍候你。父亲说就算能侍候,怕我也活不过几天了。父亲摸摸他的头,问他,以后,你怎么办?少年说我还想出去。父亲瞅着他,咬烂嘴里的烟蒂,不说话。父亲的喉结突然凸起很高。老杜在两个月以后重新来到村子。他为父亲带来一千块钱,他说这是娃半年的工资。他和父亲坐在地上喝酒,两个人都把喝光的酒瓶使劲砸到墙上。后来父亲扶着老杜的肩膀站起来,说,滚蛋吧!手扶拖拉机在土路上颠簸不止,少年就像一条脱水的泥鳅。他们重新回到城市,城市的秋天萧杀不安。夜里老杜捏着少年柔软的腿,说,给我当个儿子吧!少年就笑了,抬起头,说,爹。老杜也笑。老杜说天大地大往下他没有再说。他看一眼窗外,一滴眼泪

11、掉落少年额头。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分)1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评价“老杜”这一人物形象。(6分) 15文章第九段写到“老杜说天大地大往下他没有再说。”联系上下文揣摩他会说些什么,把他的语言描写出来并据此分析小说提出了怎样的社会问题。(4分)16作者为了成功塑造人物形象采用了环境烘托、细节描写等手法,请你结合原文,选择其中一种手法作具体分析。(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23分)关于麦子 刘文波 一位作家写道,麦子是一种历尽沧桑的庄稼。我对此十分认同,因为小麦见过雪、冰,见过春花和骄阳。所以,麦子是经冬的庄稼。我觉得麦子更是一部生命的史诗。麦子伴着秋霜种下,

12、经过寒露的浸泡,在万物萧疏的季节里,她却独自将生命的绿色抹在空旷寂寥的田野,成为农人冬日里的诗行。因此,小麦是生命的悖反。在严冬中仍没有停止生命的跋涉,在雪被下演绎着一个冬天的绿色的神话,成为生命的另类。在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初春,返青的麦苗最先将生命的信息传递出来。一场春雨,几阵春风,走到麦田里,似乎能听到小麦拔节的声音:劈啪,劈啪令蜷缩一冬的人们不由得心潮澎湃,血管贲张。馈我一粒种子,便有万粒归仓;贻我一丝春雨,便能忘我生长。麦子似乎要急于回报农人,以接青黄。所以 。麦子扬花了,满野里便熏蒸着馥郁的麦香,清新绵长,似融进千年岁月的佳醪,浓而不醉,使人神清气爽这便是麦花的清香。然而,你见过麦

13、子的花儿吗?即使麦田如海,也望不到一丝花痕,因而麦子很少被人记起咏赞。而把目光投向那些招摇的花儿:油菜花的绚烂铺张,桃花的矫情妩媚。麦子花即实,实即花,花实一体。为了成熟,她连美丽也省略了然而,你也不必叹惋忧伤,因为已将生命里最浓重的一笔在最后宣泄出来。你看,那如阿尔的阳光一样灿烂,如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一样摄人心魄,让人沉醉的金黄,那才是生命的颜色,张扬而不失厚重,辉煌而不显娇媚。然而,麦子美丽的极点又是生命的终点! 布谷鸟叫了,黄鹂叫了,五月农人的节日。蘸着月光在磨刀石上,农人又磨起了悬了一年的镰刀,磨成一弯新月,映着月光试一试刀锋,刀刃遂将月光斩断,簌簌落了一地。中午,割麦人一般是不回家的。麦海无边,麦粒爆裂。太阳火一般的炙烤,急于归仓的小麦哪容的下农人喘息。割麦人只好嘟囔一句:“火里麦啊!”此后,便是上场、脱粒、晾晒、收仓。啄木鸟敲响林子的寂寥,古老村落的舂声也应声而起,从千年而下,悠长、邈远。现在,这种舂具虽然已为现代先进的机械所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