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用灸疗身壮疾病少.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269490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健用灸疗身壮疾病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保健用灸疗身壮疾病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保健用灸疗身壮疾病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保健用灸疗身壮疾病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保健用灸疗身壮疾病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健用灸疗身壮疾病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健用灸疗身壮疾病少.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健用灸疗身壮疾病少中医学里有许多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措施,灸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正如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中医学里有许多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措施,灸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正如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我国灸法的起源,可上溯至远古人类知道用火的时候。“灸”字早在说文一书中解释作“灼”,意思是用火灼体,借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剌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透热、扩热、传热、温补以防治疾病之目的。灸法所用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艾叶芳香,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正如名医别录说:“艾味

2、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景岳全书本草正指出:“艾叶,能温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因此灸法治疗范围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更为适宜。施灸健身疗疾灸法的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以下6大方面:1、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灸法其性温热,能起到温通活血作用。临床上可治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四肢活动障碍、关节疼痛以及中风偏瘫等。2、回阳复脉,温中散寒 灸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肾俞等穴,对脾虚泄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以及命火不足、肾阳虚冷所致的阳痿、遗精、带症、夜尿频数等,均有良效。3、调和营卫,升阳益气 温灸肺俞、大椎、足三里等穴,临床上可治卫阳不固、腠理疏

3、松,经常用于伤风感冒或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特别是采取“冬病夏治”的方法,在夏秋之交灸肺俞、足三里23个疗程(10天为1疗程),可增强体质、密固肌表,预防感冒、哮喘等效果尤佳。灸百会、中脘、足三里等,对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脱肛等,有升阳益气之功。 4、培补元阳,预防疾病 秋冬季节常灸气海、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等穴,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有预防疾病之作用。临床证实,灸足三里、气海等穴,有降低血液凝聚、激发经气运行、疏通经络之作用,可预防脑血栓形成;隔姜灸足三里和悬钟穴有降压作用,如患高血压的中老年人,突感手指、足趾有麻木感,速灸以上两穴,能预防中风的发生;隔姜灸神阙穴(肚脐)15

4、20天,可使脾胃增运、六腑通畅,周身之气得以畅行,从而达到益寿保健之目的。又据报道,用艾灸足三里等穴,可治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灸后白细胞会迅速上升,使患者改善虚弱症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扶补正气之目的。5、补脾祛湿,疗痹止痛 灸法有温经气、散寒邪、除湿气、止疼痛的作用。对凡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的痹证,以及年高体弱、气血虚亏、寒湿凝重的腰痛和脘腹疼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6、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灸法,性温热,能散寒凝,如痈疽未熟者可使之消散,己熟者令其速溃。对年高体弱、气血不足而久不收口者,可使之收口生肌。灸法还有使白细胞升高、吞噬能力增强以及炎症渗出减少的作用。总之,灸法既可补阳又可调阴,

5、有畅通经络、温散寒湿等作用。特别对中老年人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有温补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很多老年人应用了保健灸法后感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收到了祛病延年的功效。据临床报道,现代已将灸法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ED(勃起功能障碍)、阳虚便秘、痛经、盆腔炎、面瘫、颈椎病、偏头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中风(主要是对缺血性中风)等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数十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施灸时,要将艾叶炮制成艾绒,根据需要做成艾条(或到医药公司购买现成艾条)、艾炷(圆锥形)等使用。一、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间

6、接灸两类。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灼成脓,愈后留瘢痕者称瘢痕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病,而一般虚寒性疾病均采用无瘢痕灸。2.间接灸是将艾炷下面放上生姜、大蒜等药物,使其发挥协同作用。其中隔姜灸主要适用于胃寒呕吐、内寒腹痛、虚寒泄泻、风寒湿痹,并可预防脑血栓和中风等;隔蒜灸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治疗吐泻并作、中风脱症等虚寒性疾病。另外常用的还有隔附子饼灸,多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二、艾条灸对一般应施用灸法的疾病均可采用。避免不良反应1.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2.凡实证、热证和阴虚阳旺、阴虚发热之人一般不用灸法。正如伤寒论中指出:“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说明灸法用之不当也可产生不良后果。3.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灸法。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施灸后,若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若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可用消毒后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后再涂以紫药水,并以纱布包敷,预防感染即可。若出现感染,应及时找医生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