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268615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的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孔子的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孔子的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孔子的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孔子的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的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的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的资料篇一:有关孔子的资料有关孔子的资料: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 11 日 ),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 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 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 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 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 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孔姓。孔子三岁的时候, 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

2、 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 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 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 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 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 十二贤。 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 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 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 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说,体现了

3、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 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 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 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有关立冬的民谚: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篇二:孔子的资料孔子的资料孔子(前551-前 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 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 梁传所记“十月

4、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 年 9 月 8 日生。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 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 544 年)吴公子季 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 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 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 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 贫苦,孔子十五岁即 “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 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论语述而)他学 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 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 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 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 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 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 517 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 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又说:“政在 节财。 ”

6、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孔子在齐不 得志,遂又返鲁, “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 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 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 “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 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 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荷 麦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 真友谊象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刻显得最亮。 D.M.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 果孔子的思想

7、 孔子是儒学的鼻祖,生活於春秋末期。他是我国历史 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 许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 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 地位仅次於孔子。孟子主张性本善,即人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他提 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苛政,反对残暴的阶 级统治,他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保障 农民的利益。荀子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他认为自然 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利用它, 造福人类,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还

8、提出“学不可已”“青出於蓝而胜 於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主张。 西汉 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处於统治地位。他认为“天人感应”“君权 神受”。自此,儒总之,历史已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应当冷静地对 待孔子思想。 在这当儿,也不要忘了他思想中不适合现代生活需要的 保守、消极的东西,如因强调个人修养而缺乏竞争观念;因崇尚先王 之业,而又厚古薄今之嫌;因申明他是“述而 不作,信而好古”,故而 缺乏开创精神;因他有重义轻利的倾向,从而缺乏商品意识; 因他的 “孝”中有绝对服从父亲的内容,故而也就有束缚人民独立思考的成分。孔子的名言人生态度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

9、足与议也 。意思:一个人如果有追求真理(道)的志向,就不应该挑剔自己 的衣食,而专心于志,如果做不到,那么就不要一个真正有志向的人, 所以是不足和这种人交谈的。隐含的意思就是和这种挑剔自己衣食的 假志向的人交谈,是没有什么获得的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 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 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意思:孔子说:“吃粗粮(饭:动词,吃。疏食:粗粮),喝冷水(水:古代与汤热水有

10、别,指冷水),使胳膊弯着做枕头(曲:弯曲,用作使动。肱: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枕:躺着时把头放在枕头或其他物体上。之:指代肱),乐也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 尊贵(且:连词,而且,并且),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不值得关心)。 那是很快就会消散的,绝对不要它。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孔子说:“贤德啊,颜回vi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 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 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意思:先师说: “我没有见到爱

11、好仁道修养的人,没有看到厌恶 不仁品行的人。真正爱好仁道修养的人不会有意标榜所谓的仁道;厌 恶不仁品行的人,他所谓的仁 德,也只是不让不符合所谓仁德的行 为影响到自己。有能用一天的时间来致力于实践仁道精神的人么?我 没见到能力不足以实践仁的精神的人。可能是有这种人的,但我没见 过。”孔子的纪念活动 曲阜祭孔大典新华网香港 2009 年 10 月 23 日电(记者张雅诗)香港孔教学院 23日举行孔子诞辰纪念活动, 3000 名香港各界人士和学校师生参加了 纪念活动。特区政府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国家宗教事务局港澳台 办主任郭伟、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等出席了庆典。汤恩佳在致辞时表示,孔子是

12、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古今不少有 识之士都认为中国文化、传统、社会的精神气质将为人类世界做出贡 献,身为中国人要好好把中国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他表示,希望世 界能在儒学平和精神的影响下,平等对待、共融互补。各界与会代表在汤恩佳带领下举行了祭孔仪式;随后,来自香港 各中小学的学生代表献上舞蹈、粤剧、合唱等表演节目。孔子的故事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 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 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 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 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

13、可以非常容易,而 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 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 有九十岁了。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 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 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 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 孔子回到 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 孔子说:“他看 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 正确的。”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 卑

14、、单纯、自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那些用头 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 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 就完了。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要设法成为 “手”。 “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 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说明孔子是个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人篇三:孔子的简介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 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阅读配

15、图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 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建都商丘(今河 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 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 为了逃避送过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 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 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 继嗣。叔梁纥晚年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 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 为丘,字仲尼。孔子自20 多岁起

16、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 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 30 岁时已有些名气。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 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 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 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齐国并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 鲁昭公 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但齐 景公却无能为力,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直到鲁定公 9 年被任命为 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 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因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 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 年,孔子为削弱三桓,但后来隳三 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 年,齐 国送 80名美女到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