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268440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光合作用中,某种酶

2、能催化CO2C52C3。为测定该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萝叶中提取该酶,在适宜条件下,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酶催化的上述反应过程为CO2的固定B该酶存在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C该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D单位时间内C3的放射性越高说明该酶活性越强2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DIAA3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变和正常分化过程中细胞的DNA都发生了改变B衰老是多细胞生物体的正常现象,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C分化、衰老和癌变的细胞都

3、发生了形态结构的改变D正常情况下,机体可以使衰老、癌变的细胞凋亡从而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4以下呼吸作用在生活实际当中的应用,解释正确的是A酸奶“涨袋”是由于乳酸菌呼吸产生大量气体B伤口用纱布包扎有利于组织细胞有氧呼吸C用酵母发酵产酒初期可以适当通入空气D松土可避免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产生过多CO25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以及突触1和突触2兴奋传导时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道甲和乙都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相同,接受适宜刺激后都会使空间结构改变B兴奋从A处传导到B处时,导致突触2处发生了电信号

4、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CB处膜电位未发生变化,是因为离子通道乙处内流的是阴离子D突触2中的神经递质作用后,部分被突触后膜吸收6用体外实验方法可以合成核酸已知新冠病毒2019nCoV是一种新型RNA病毒,能够攻击人体的肺细胞,若要在体外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来探究该类病毒是否存在逆转录现象,则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2019nCoV的RNA 除去了DNA和RNA的肺细胞裂解液相应的逆转录酶ABC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中是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1)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 Aabb的个体在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的

5、过程中,基因AA的分开可发生在_期和_期。(填细胞分裂方式的名称和时期)。(2)假设此为雄果蝇,它一个精原细胞中的 DNA用 15N进行标记,然后在 14N的培养基上培养两代,则含 15N的 DNA与含 14N的 DNA分子之比是_;假设此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 DNA分子用 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 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3)假若该细胞分裂之后并成为精原细胞,在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之后产生了一种为 Ab的精子,请推测该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_。8(10分)下图中亲本植物的基因型为Aa(染色体数为2n),A、B、C、D表示以亲本植物为材料进行的四种人工繁殖

6、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利用图中的部分叶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将其先用_消毒30s后,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处理30min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2)经过B过程获得的子代植株基因型为_,子代再连续自交2代后,A的基因频率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3)图中需经过的生理过程是_。(4)过程表示将该植物的两个原生质体进行融合,与杂交瘤细胞的制备方法相比,该过程不能用_;图中A、B、C、D过程都能得到一种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组成的结构是_,某同学取上述薄壁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中期细胞,可观察到的染色体组数目分别为_。(5)D过

7、程获得植株是可育的,若让其和原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其后代中基因纯合的类型所占比例为_。9(10分)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下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营养级同化量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量一24620232020232592020262020二322094520650206253209三?602074020723206(2)图中N点时出生率_(选填、或)死亡率。若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2)第二、三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保留一位小数点

8、)。(3)在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10(10分)科研人员深入到很多年前进行核试验的地区进行调查,在一片生长较为旺盛的植物种群中发现了与野生植物有明显差异的三种变异植株甲、乙、丙。该物种为雌雄异株植物,在核试验以前,这三种变异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种植株的变异最终来源于_。对比该实验前后,该物种是否发生了进化?_,原因_。(2)调查发现该种群雌雄植株中都有变异型甲存在,已

9、确定为核遗传的情况下,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试验,以判定该变异基因的显隐性,以及该基因所在的位置是常染色体还是伴X染色体(注:野生型一般为纯合子)。第一步:选取多株雄性变异型甲植株和雌性野生型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种子;第二步:播种收获的种子,统计子一代植株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子一代个体中有变异型甲植株出现: _。 _。若子一代个体中没有突变个体出现,则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在子二代中:_。_。(4)现有纯合的变异型植株甲、乙若干,假设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怎样判断这两种变异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简要地说明步骤及结果、结论) _11(15分)某昆虫(XY型性别决定)的体色和眼色

10、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多只黑身红眼雄昆虫与多只相同基因型的黄身红眼雌昆虫随机交配(假定每对昆虫子代数目相同),F1全为黄身,其中雄性全为红眼,雌性红眼:白眼=5:1,让F1中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不考虑突变)性别黄身红眼黄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雌性51/1609/16017/1603/160雄性60/16020/160(1)该昆虫的红眼和白眼中,显性性状是_,眼色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亲本中的雄昆虫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亲本雌昆虫的基因型,并用遗传图解表示_。(3)F2中的黄身红眼雌昆虫有_种基因

11、型,其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答案解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

12、。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题目详解】A、该酶能催化CO2C52C3,为CO2的固定过程,A正确;B、该酶催化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该过程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B正确;C、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C错误;D、C3属于反应产物,单位时间内C3的放射性越高说明反应越快,该酶活性越强,D正确。故选C。2、D【答案解析】达尔文等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生长素,即IAA,故选D。【考点定位】生长素的发现【名师点睛】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在茎尖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的横

13、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所以生长得较向光侧的快而向光弯曲。3、A【答案解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均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

14、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题目详解】A、正常分化过程中细胞的DNA未发生改变,癌变的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A错误;B、衰老是多细胞生物体的正常现象,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B正确;C、分化、衰老和癌变的细胞都发生了形态结构的改变,C正确;D、正常情况下,机体可以使衰老、癌变的细胞凋亡从而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C【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