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处理池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26767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处理池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事故处理池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事故处理池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事故处理池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事故处理池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处理池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处理池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华冶炼厂10t/a锌冶炼工程雨水收集池、雨水调节池、事故应急池、熔铸沉淀池、污水处理站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九华冶炼厂10t/a锌冶炼工程雨水收集池、雨水调节池、事故应急池、熔铸沉淀池、污水处理站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九华冶炼厂10t/a锌冶炼工程雨水收集池、雨水调节池、事故应急池、熔铸沉淀池、污水处理站分布于九华冶炼厂厂区内,共计11座,分别是:雨水收集池6座(1#、2#、3#、4#、5#和6#)、雨水调节池1座(1500m3)、事故应急池2座(1#和2#)、熔铸沉淀池1座和污水处理站1座。以上各水池均为钢筋砼结构,池体及柱砼强度等级为C25,抗渗标号P6,水池内外壁及支柱均采用20mm厚

2、的 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雨水收集池、雨水调节池和事故应急池的柱、通风帽、检修孔、盖板、钢梯、洞口加强等做法选自水道专业图集05S804,水池配筋也参见水道专业图集05S804,并作相应调整。具体各池体概况见下表:序号子项名称轴线尺寸()底板垫层尺寸()底板厚(m)池壁厚(m)最低垫层顶标高(m)11#雨水收集池78007800990099000.60.35-5.822#雨水收集池9900990012200122000.60.35-5.833#、4#、5#和6#雨水收集池68006800860086000.50.3-5.74雨水调节池264001500029200178000.80.5-6.

3、151#事故应急池78007800990099000.60.35-5.862#事故应急池68006800860086000.50.30-5.77熔铸沉淀池1700035001930058000.60.45-4.78生活污水处理站17300800018550103000.60.45-7.1污水处理站由综合池、综合机房和调节池三个子项组成,事故处理池、综合水池、调节池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综合机房为砖混结构,以上四子项均为桩基。事故处理池0.000标高相对于黄海高程17.700m,综合水池、调节池、综合机房0.000标高相对于黄海高程17.600m,施工现场我公司已将场地标高剥至黄海高程17.600

4、m。由施工图可知各子项垫层平面尺寸和垫层底标高如下表所示:以上各子项之间的平面位置关系如附图一所示。考虑预留200厚人工清基,以上四子项实际机械挖土标高为垫层以上200位置。二、工程地质情况及现场环境从铜陵有色金地勘察有限公司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来看,第一层为素填土层,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第三层为粉质粘土层。其中第一层土质为可塑,局部软塑,湿,顶部松散,该层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石子和圆砾,该层层厚4.0006.900m,层底标高9.33m12.21m。第二层土为可塑,湿,干强度低,低韧性,该层层厚0.506.50m,层顶埋深6.008.90m,层底标高3.84m11.39m。第三层土为硬塑,

5、稍湿,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该层层厚2.005.50m,层顶埋深7.0011.20m,层底标高3.63m6.38m。依据勘察报告显示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2.105.90m,主要赋存于素填土土层中,属上层滞水,水量不大,受大气降水和附近沟溪水补给。事故处理池底板坐落在第二层和第三层,综合池、调节池和综合机房基底坐落在第一层,故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要考虑第一层内的滞水层排水。经过现场踏勘,施工场地较为开阔,但距离事故处理池轴线3m和距离行线4m两处十五冶已将400给水管埋设到位,底标高为黄海高程16.50m,且事故处理池轴线距离厂区道路边5.50m,具体位置见附图3所示,故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要考虑给水管

6、的临时支撑,且处在事故处理池外围的厂区道路要在事故处理池土方回填后开始施工。三、编制依据施工图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现场情况四、施工部署本次基础土方施工按照业主要求分两个施工段进行,即调节池、综合水池、综合机房先施工,待其施工完后再施工事故处理池。在施工污水处理站时,综合池、综合机房土方开挖一次性机械开挖,调节池土方开挖时分台阶两次施工,如图2所示,综合池和综合机房一次性开挖至设计标高

7、。在开挖综合机房和综合水池土方后,考虑到后期事故处理池土方施工边坡稳定,应在综合机房和综合水池轴线旁施工水泥土搅拌桩挡墙,具体布置见图5。由于事故处理池设计优化图纸一直未到施工现场,按照业主要求,污水处理站施工完后,开始开挖事故处理池土方,在事故处理池土方开挖前,考虑到十五冶施工的给水管的支护,我公司建议业主施工20根400的混凝土旋挖桩(具体位置及标高见图3),确保给水管在土方施工中得到有效保护。给水管得到有效支撑后,事故处理池土方施工分台阶两次施工,台阶设在-2.450m位置宽度2m,两次放坡均按1:1进行放坡,详见图1。按照总图布置,事故处理池轴线距离厂区道路边仅5.500m,由于事故处

8、理池土方施工放台阶开挖,基坑边坡位于道路中间,故建议此段道路待事故处理池土方回填后再施工。为方便以后水池实物施工时人员上下,在轴线/行线拐角处用钢管搭设2.0 m宽马道,具体见图4。五、施工组织机构1、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选派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建立健全项目经理、技术、工长、材料、机械等岗位责任制,由项目部定期对各专业进行考核,项目部主要组成人员见下表。2、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罚办法,定时组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人会议,检查工作质量。3、每天下午召开由工长主持的班后碰头会,对次日的工作进行协调安排。4、用工管理,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

9、水平高,能打硬仗的作业队伍,树立连续作战的精神,确保工期的按时完成。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组成表序号姓 名在项目中拟任的职务职 称备 注1甘 霖项目经理土建工程师2吴志停技术负责人土建助理工程师3洪 淑技术员技术员4尚象星施工员土建工程师5方越红质检员技术员6谢 飞材料员经济师7徐皖汉安全员技术员六、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顺序:水泥土搅拌桩综合池、综合机房土方调节池土方,待以上子项土方回填后,施工400mm旋挖桩加固给水管,然后施工事故处理池土方。2、基坑开挖程序:施工前准备测量定位放灰线基坑开挖、土方外运基坑排水边坡修复整平人工清理。3、土方施工: 3.1污水处理站有三个子项:综合池、综合机房及调

10、节池,基坑依次从线线开挖,采用1m3反铲挖土机挖土,其中综合池、综合机房一次性机械开挖,综合池开挖至设计标高-2.250m,综合机房开挖至设计标高-1.800m,调节池分两次机械开挖,第一层开挖至-2.000m,待综合池、综合机房机械挖至标高后,在一层坡角放行走平台2000mm,进行第二层开挖,挖至设计标高-4.550m,随挖随支护,边坡坡度(详见附图2);基坑底分别预留200mm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整,防止坑底土扰动。综合池、调节池基坑内设置集水井、明沟排水(位置见附图2),综合池、调节池垫层边工作面为1500m,综合机房垫层工作面300mm,土方开挖详见附图2。3.2 事故处理池:(1)该

11、工程为深基坑大开挖,基坑开挖时在坡顶5m范围内不得堆载,且分两层两块开挖。(2)土方开挖计划横向以中线为界为两块,分两层进行开挖,第一层开挖至设计标高-2.450m,第二层开挖至设计垫层底标高以上200处,边坡坡度均为1:1。(3)反铲挖掘机先从区域沿行作之字移动退行开挖,整个第一层挖完后,再从块区域开挖第二层,在第一层坡角留置行走平台,宽度为2000mm,坑底坡角与垫层边留置工作面1500mm,待块区域施工完后,紧接着挖区域土方;为保护坡角的稳定,基坑的支护在地基土质薄弱处及地下渗水处采用编织袋装粘土堆砌成重力式挡墙,挡墙底宽700mm,采用编织袋顶构砌法,堆砌高度约1000mm(具体由土质

12、情况定)。土方开挖过程中,为方便机械进出及土方外运,在行中间处修筑坡度为1520坡道,坡道宽4000mm,其上铺500mm厚毛石垫层,坑上与厂区道路之间修筑一条4000mm宽出土通道,其上亦铺500mm厚毛石垫层,土方开挖详见附图4。(4)土方开挖至距离设计底标高1m左右时复核开挖位置,确定其正确后继续开挖至底标高预留200厚,开挖过程中要安排测量工和放线工跟踪用水准仪测量标高,以确保不出现超挖现象。3.3 基坑排水基坑排水采用明沟排除施工期间的雨水和基坑内渗水,污水处理站在基坑底设置集水井、排水沟,事故处理池在基坑顶、基坑底均设置集水井、排水沟,具体做法:断面为300300的排水沟,基坑坑底

13、周边按附图2、4设置直径1000,深1000的集水井,集水坑周边采用120厚MU10红砖干垒护边,100厚C10砼垫层;事故处理池基坑坡顶设6座直径1000,深2000的集水井,集水井周边亦采用120厚MU10红砖干垒护边,每个集水井之间设置断面为500500的排水沟,排水沟坡度为1%3%,每个集水井配置一台100mm潜水泵抽水,将水排至坡顶排水沟,再经坡顶排水沟排至集水井;基坑坡顶集水井和排水沟在土方施工前施工完,以防止地表雨水流入坑内和施工作业面的集水无法排出。4、旋挖桩用于加固十五冶施工的给水管的支护,桩顶标高施工至-1.500m。线给水管设置12根旋挖桩,行给水管处设置8根旋挖桩,桩有

14、效长度为12m,两根并排布置,桩心距1400mm。当事故处理池土方开挖至给水管处时,应加固给水管道,在旋挖桩顶至给水管底用工字钢支撑管道(详见附图3)。具体施工方法详见专项施工方案。七、边坡支护事故处理池基坑自然地面至垫层底实际深度6.900m为深基坑,土方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基坑边坡受雨水冲刷及地表水下泄而产生溜坡现象,应采取在边坡上铺塑料薄膜或彩条布,在坡顶上用编织袋装粘土作挡水土坝及利用坡角挡墙压住薄膜或彩条布,同时在土中插适当锚筋予以固定,坡顶挡水坝应远离坡顶边缘1000mm以上。靠近污水处理站一侧,由于事故处理池和综合池轴线尺寸仅为11.000m,且污水处理站先施工,为防止综合池线处土方

15、发生坍塌、基础被破坏,则在此侧边坡需采取加固措施。1、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及分析根据该工程场地情况和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提出了以下三种挡土方案进行比较。(1)内支撑钢板桩方案,旋挖桩刚度较好,施工工期短,但桩与桩之间有空隙,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不能满足挡水要求,且造价很高。(2)人工挖孔桩方案人工挖孔桩支护方案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但人工挖孔桩与桩之间有空隙,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不能满足挡水要求,并且人工挖孔桩工期长。(3)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支护方案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是用特制的进入土深层的深层搅拌机将喷出的水泥浆固化剂与地基土进行原位强制拌合,制成水泥土桩,硬化后即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壁状挡墙,既可挡土又可形成隔水帷幕,对任何平面都适用。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具有无噪音、无振动、无污染、工效高及成本低等优点。对三个方案进行比较,由于深层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小语种语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