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266226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策略的应用慈利县金慈实验小学 杨琴琴一、教材分析:教材在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后,安排了这节应用课,要求学生根据条件计算瓶子的容积。由于瓶子是不完整的圆柱,学生遇到了无法“直接计算容积”的难题。教学时我借助爱迪生巧求灯泡容积的故事,引导学生将瓶子容积转化成可以直接计算的两个圆柱的容积,从而得到形状不规则的瓶子的容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的意义和应用。二、学情分析:在五年级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计算过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本节课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当中。学会根据条件,运用转化的方法间接地计算出不

2、规则物体的容积。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运用公式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能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圆柱体积公式的运用过程,体验将不规则物体转换成规则物体,从而计算出体积的数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问题之间的互相转化的巧妙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方法: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并提问。教学难点: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成规则的圆柱。突破方法:通过引导讨论、小组交流、归纳总结的方法来突破。四、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让学生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活跃思维,激发学习兴趣。)1、自主训练(

3、故事导入,初悟转化)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灯泡(还没有制成成品)交给他的助手阿普顿,让他计算出这只灯泡的容积。阿普顿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又去德国深造过,数学知识相当不错,他拿着这只小灯泡,打量了好半天,找来了皮尺,上下左右量了尺寸,画了剖面图,立体图,还列了一大堆算式,一个小时过去了,爱迪生跑来问他算出来的结果,阿普顿汗流浃背的慌忙回答说:“算出了一半。”爱迪生走进一看,在阿普顿面前好几张白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算式。这时爱迪生微笑着说了一句话,阿普顿恍然大悟,连忙跑到实验室去,不到一分钟,就准确的测出了灯泡的容积。同学们,你能猜出爱迪生说了一句什么话吗?(生:)是的,爱迪生让阿普顿把

4、灯泡装满水,再把水倒进圆柱形的量杯里,这样就求出了灯泡的容积。这个故事渗透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尝试运用转化的策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合作训练(动手实践,提炼转化)(1)对照比较,自主学习对照比较,认知冲突师:瞧!这是什么?(生:咖啡和水)。是的,这是杨老师最喜欢喝的咖啡和人体不可缺少的水,据说咖啡的摄入量一天不能超过200ML,而你们一天最少都要喝2000ML的水,如果我们想知道咖啡罐能容纳多少咖啡?瓶子里能装多少水?就得求出它们的什么呢?(生:容积)是的!你们会求它们的容积吗?(生思考后回答:装咖啡的罐子是圆柱,所以只要量出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就可以算出它的容积,

5、而矿泉水瓶子不是一个规则的立体图形,我们无法直接测量求算。)打开课本,自学例7师:咖啡罐的容积我们可以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求出来,对于矿泉水瓶这样的不规则物体的容积可以怎么求?(生:)书本上也给我们提供了这类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求算方法,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7页自学例7,完成自学提示卡。(课件出示) 自学提示卡1、阅读与理解这个瓶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我们可以尝试转化成(圆柱)来计算。2、分析与解答因为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瓶子里(水的份量)是一定的,所以正放和倒置时,瓶中空余部分也是(相等的)。正立时水的体积与倒置时瓶中空余部分都是(圆柱形)的,我们可以把计算瓶子容积的问题转化成计算两个圆柱的容积

6、问题。数量关系式如下:瓶子的容积=(正立时水的体积+倒置时无水部分的体积)(2)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师:通过自学课本,相信大家对于求这类不规则物体容积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分小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求不规则瓶子容积的方法。(课件出示) 展示探究成果师: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探究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生:)回顾反思,归纳总结在合作探究中,我们发现:因为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瓶子里(水的份量)是一定的,所以正放和倒置时,瓶中空余部分也是(相等的)。正放时水的体积与倒置时瓶中空余部分都是(圆柱形)的,我们可以把计算瓶子容积的问题转化成计算两个圆柱的容积问题。瓶子的容积=正放时水的体积+倒置时空余

7、部分的容积(课件出示)仔细观察,把正放时水的体积和倒置时空余部分的容积合在一起就是瓶子容积,也就是一个圆柱体,所以瓶子的容积=瓶子底面积x(正放时水的高度+倒置时空余部分的高度)即时练习(课件出示)(学生独立练习,请学生板演,并讲述解题过程)师总结:这个瓶子的容积是508.68毫升,你们一天最少需要喝2000多毫升的水,说说看,你们每天大约要喝这样几瓶水?3、达标训练(知识运用,巩固内化)师:老师的儿子也是六年级学生,听说我来给大家上课,十分兴奋,所以特意写了一封信给大家,想看吗? (课件出示) 给146班同学的一封信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伍阳瑀辉,是金慈六年级148班的学生,得知妈妈来给

8、你们上课,我有很多的问题想和你们交流,好吗?近来,妈妈为我制定了锻炼计划“登山”。昨天登山时,我携带了满满一瓶水,回家后,妈妈问我喝了多少毫升的水?我马上拿来尺子开始测量,我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10cm,内直径是6cm,运用转化的方法很快算出我喝了(282.6)毫升的水。我不禁骄傲地说:“天上飘来五个字,这都不是事”。4、拓展训练(思维开拓,内化提升)(课件出示)妈妈听了,随手拿来一瓶碘酒,对我说:“臭小子!千万别得意,这个瓶子的容积是32.4cm3,你能算出瓶内碘酒的体积吗?”我接过瓶子开始测量,当瓶子正放时,瓶内碘酒高8cm;瓶子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为2 cm。要求碘酒的体积?

9、似乎有点难度,同学们,你们能求出来吗?通过几番思考,我算出了碘酒的体积为(25.92)毫升。经过这事儿,我明白了数学是“学无止境”的。好了,就交流到这儿吧!祝大家学习愉快!5、全课总结同学们,学习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呢?是的,在实际问题中,我们要求算的物体体积往往不是规则的立体图形,这时就需要我们善于观察,利用转化的策略发现并构建更简单直观的规则立体图形,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板书设计:五、 教学反思教材在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后,安排了这节应用课,要求学生根据条件计算瓶子的容积。为了上好本节课,我本着“依据教材又不拘泥教材”的原则,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学

10、习、合作探究中寻求瓶子容积的方法,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数学经验。反思本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1、借助故事情境,初悟转化思想课前谈话时,我以香港小学一年级入学考试题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孩子们最初信心满满,十几秒过去后,能准确得出答案的并不多,在部分孩子的提示下才恍然大悟,让孩子们体会原来打破常规思维方式,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豁然开朗。紧接着我及时出示“爱迪生与灯泡”的故事,让孩子们猜一猜爱迪生巧求灯泡容积的方法,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初步感悟转化思想,导入新课,埋下伏笔。2、建立数学模型,渗透转化思想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我先让他们谈一谈求瓶子容积的方法

11、,孩子们有了爱迪生巧求灯泡容积的铺垫,尝试运用转化策略去思考,各抒己见,方法多样,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产生了认知冲突,此时,我及时提示,让他们自学课本,自主探究求瓶子容积的方法。自学课本后,孩子们恍然大悟,这时,我及时给予他们合作交流的空间,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建立了求瓶子容积的模型:瓶子的容积=正放时水的体积+倒置时空余部分的容积瓶子的容积=瓶子底面积x(正放时水的高度+倒置时空余部分的高度)考虑到部分学生对求瓶子容积的第二种简便算法

12、的理解有难度,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正立时圆柱形的有水部分和倒置后圆柱形的无水部分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圆柱。这样形象直观的演示,学生更能理解瓶子的容积=瓶子底面积x(正放时水的高度+倒置时空余部分的高度)表示的具体意义了。3、练习层层递进,强化应用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为体现数学的生活味儿,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情境“给146班同学的一封信”。学生听了老师儿子给他们的信,颇感兴趣。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说给全班同学听,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增强了数学素养。4、

13、有待改进之处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处理的有点急,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想象、实际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究。教师的评价语言还可以更丰富些。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是非常重要,它总是伴随在教学的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缺乏激励的课堂就会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而精妙的评

14、价语言就像是催化剂,能使课堂掀起层层波澜,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时刻被点燃。教师准确、生动、亲切的评价语言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激励中学、自信中学、快乐中学,让教师与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我想学生的心理更能感觉到更大的鼓舞。六、案例研讨播种转化,凝结创新“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案例分析 黎倩倩一、案例背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存在着“大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

15、应用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六年级内容,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后,安排了这节应用课,要求学生根据条件计算瓶子的容积。二、案例评析(一)自主训练(故事导入,初悟转化)【评析: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在故事中进入数学学习,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二)合作训练(动手实践,提炼转化)【评析: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内容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事物,在头脑中产生表象,以动促思,真正做到学生动手,教师参谋,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活”起来。而学具操作可以促进学生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转化和发展。学具操作,对提高小学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同步发展十分有利。由于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 求知欲,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东西,能集中注意力去想它,从各方面去了解、解决它,以形成比较鲜明的深刻的印象,并且喜欢寻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有意识记的发展。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提高了课堂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