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螳螂捕蝉导学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265878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螳螂捕蝉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螳螂捕蝉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螳螂捕蝉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螳螂捕蝉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螳螂捕蝉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螳螂捕蝉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六下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主备人:陈亚梅 10 螳螂捕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活动单教 案【活动方案】活动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加点的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螳螂 诸侯 弹弓 禀报大王 不堪设想沾湿 侍奉 祸患 恍然大悟 乘虚而入2组内默写词语。3全班交流。活动二:通读课文,感知内容。讲故事,谈道理。1组内轮读课文,思考: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2小组交流。3推荐代表全班展示。【检测反馈】1选择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螳螂捕蝉(chng ch

2、n)禀 报(bng bn) 侍 奉 (sh si )不堪设想(kn kn ) 大 王( d di) 处 死 (chu chu )乘虚而入(chng chng) 弹 弓(dn tn) 前 爪 (zhu zho) 2熟读课文,复述故事。一、揭题引趣。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故事2、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语言故事?(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3、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揠苗助长4、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这是一则怎样的寓言故事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一”,谁来大声地把“活动一”的

3、要求读一读。深入学习小组观察、了解学情(怎样记住“禀”“侯”和“螂”的写法,如何读准“弹弓”“侍奉”和“乘虚而入”)哪一组愿意展示学习生字的注意点?三、通读课文,感知内容。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看活动单,谁再来把“活动二”的要求大声地读一读。参与小组的学习,指导朗读,为展示做准备。四、检测反馈同学们课堂学习的效果如何呢?现在老师要考考你,请大家完成“检测反馈”。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普遍的问题全班指导。【教学反思】10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2借助故事,体悟寓言故事中所蕴含

4、的道理。活动单教 案【活动方案】活动一:解读故事因果。1仔细朗读课文第一段和第十二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 2讨论交流:你先后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吴王? 将关键词写上展板,或在书旁批注 。3全班展示。 活动二:感悟故事主体。 1自由朗读211自然段。思考:少年是如何吸引吴王听他讲故事的呢?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它们“眼前的利益”、“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合作完成表格。 对象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蝉螳螂黄雀3展示并质疑。 活动三:品悟故事的情感。 1再读故事,画出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少年和吴王说话时的语气的词! 2组内交流: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

5、他改变了主意呢? 3汇报展示。 【检测反馈】用“自由自在”、“恍然大悟”各造一个句子。自由自在:_。恍然大悟:_。一、揭题引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了这么一件事,吴王听后立即改变了主意。吴王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你觉得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二、解读故事因果。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一”,谁来大声地把“活动一”的要求读一读。深入学习小组观察、了解学情,做适当地表达方面的指导。小结:是啊,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看待。三、感悟故事主体。过渡:吴王准备攻打楚国

6、,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是个什么主意呢?大家看活动单,谁再来把“活动二”的要求大声地读一读。哪一组愿意来展示?其他组认真听,随时纠错补充。四、品悟故事的情感。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吴王改变了主意呢?现在我们走进“活动三”,谁来读一读活动要求。(少年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五、总结谈话: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六、检测反馈“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大家理解清楚了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请大家完成“检测反馈”。板书设计:蝉蟑螂黄雀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少年【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