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大道之行导学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26399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舟记大道之行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核舟记大道之行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核舟记大道之行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核舟记大道之行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核舟记大道之行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舟记大道之行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舟记大道之行导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舟记导学案新惠四中 齐晓丽【学习目标】1. 积累一定量的常用文言词语。2. 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3. 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学习流程】1、请大家运用字典和书上注解自读这篇文章2、请写出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3、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1.给下列字注音。罔( ) 髻( ) 戌( ) 戊( )髯( ) 贻( ) 黍( ) 糁( )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含义。诎: 衡:简: 有:3、请你整理本课中的一词多义4、翻译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其人视端容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技亦灵怪矣哉: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2、。(1)写出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2)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6、本文的主体部分即中间四段,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以“中间船头船尾”顺序,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7、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东坡画扇 (宋)何莲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

3、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状告。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某:我。姑:暂且。发市:开张。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踰:走出。逋(b):拖欠。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某家以制扇为业 ( ) (2)适父死( )(3)至懊恨不胜而去 ( )9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负之也(故意)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10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姑取汝所制扇来,

4、吾当为汝发市也。11、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答案3.一词多义为: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有。“通计一舟,为人五”。木: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树。“以至鸟兽、木石”。曰: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是。“文曰初平山人”。奇:奇异。“明有奇巧人”。,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端: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直,正。“其人视端容寂”。4、翻译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

5、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5、(1)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2)略。6、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7、对这个

6、题目的正确解说应当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8.(1)职业 (2)适逢(恰逢、正赶上) (3)离开9.C 10.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11.父亲去世或“适父死”;

7、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大道之行导学案新惠四中 齐晓丽学习目标: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背诵并默写全文。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孔子,( )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2.本文选自 ,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的著作。 二、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 ) 修睦( ) 矜寡孤独( )男有分( )编纂(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门闩( )2.你感觉本文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可能是一个什么样子?(用自己的话) 答:3.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括号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A

8、.大道( )之行( ) B.选贤与( )能C.讲信修睦( ) D.故( )人不独亲( )其亲E.矜( ) F.皆有所养( )4.翻译下列语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5.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够安居乐业的文字。答:6.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文字。答:7.通过你的分析,你认为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8.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答:9.说出文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表意相近的语句。答:三.合作探究1.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答:2.请你将今天的社会跟儒家学者们(或孔子)构想的大同社会作比较,然后谈谈你的体会。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