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263972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高二语文选修导学案 庖丁解牛【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特殊句式.2.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3。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课文所包含的认识客观规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的道理。【重点难点】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那么,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法指导】诵读,讨论,积累。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庄子

2、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庄子现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定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2.课文出处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生之道.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

3、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3.庄子与寓言故事 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

4、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4.解题 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明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有好的效果.【预习检测】1。字词正音及解释踦 騞 卻 窾 綮 軱 硎 怵 謋 2。指出下列成语在课文中的出处,并解释其含义.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切中肯綮:3.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 (1)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2)乎 技盖至此乎? 进乎技矣 依乎天理 而况大軱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然 奏刀騞然 因其固然 虽然,每至于族 怵然为戒 (3

5、)于 合于桑林之舞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虽然,每至于族【整体感知】1.划分本文层次,归纳大意。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 第二部分(第2、3段):第三部分(末段): 2。翻译句子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

6、微. 探究案学始于疑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1】联系第一、第二段,思考讨论1。文中是怎样描写解牛场面的?请划出关键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受?2。重点字词解释多义词乎:技盖至此乎 依乎天理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盖:合盖隆起,皆隐尊中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技盖至此乎 【探究点2】联系第三段,思考讨论1.庖丁解牛遵循的是什么?课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超? 2.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说说你的体会。 3.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善:善哉 善刀而藏之素善留侯张良君子

7、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族: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 4.古今异义-辨析古今词天理 固然 虽然至于 5。词类活用-辨析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6.特殊句式指出特殊句式类型臣之所好者,道也 技经肯綮之未尝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探究点3】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1。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 ,用刀来比喻 。2。庖丁解牛要点: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怵然为戒、善刀而藏之(依理谨行藏锋)3。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做事要循序渐进【拓展提升】你能在庖丁解

8、牛中找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吗?(用原句回答)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1.王国维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庖丁解牛: -不畏艰难,目标高远。2。王国维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庖丁解牛: 坚定不移,孜孜以求。3。王国维境界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庖丁解牛: -千锤百炼,游刃有余,终成正果.训练案举一反三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释义。A.膝之所踦 新发于硎B.奏刀騞然 砉然向然C。批大卻 导大窾D。中音 肯綮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良疱岁更刀 岁:每年,名

9、词活用作状语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名词动用C。援玉抱兮击鸣鼓鸣:响,形容词D。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德:恩德,名词A。以燕乐乐嘉宾之心燕:使动用法,使嘉宾的心情愉快B.黎民不机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以仁德统治天下,名词动用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E。以无厚入有间厚:有厚度的刀刃,形容词用作名词阅读下列选文,完成310题。越俎代庖庄子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

10、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余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3。对文中人物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尧: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明君主B。许由:尧时的隐者C。庖人:厨师,掌厨的人 D。尸祝:火化尸体的人4。“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意思是A。尧让许由责备天下的人 B.尧把许由让给天下C.尧要把整个天下让给许由 D.许由对尧责备天下的人5。“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一句中的“不亦难乎”的意思是A.做到“不息太难了B.爝火和日月比光亮太难了C.分辨日月和爝火不是很难的D。让“爝火和“日月不发光太

11、难了吗?6.对下列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雨降矣(及时雨) B.其于泽也(润泽禾苗)C.而我犹尸之(占着君主的地位)D。吾自视缺然(缺憾的样子)7。“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句中的两个“而”字的分析,正确的是A.两个都是顺接连词 B。两个都是转折连词C.前者是顺接连词,后者是转折连词D。前者是转折连词,后者是顺接连词8对“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一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中庖是用来比尧的,尸祝是许由自比。B。这句话中庖是用来比话由的,尸祝是尧的自比。C.这句话本意是:即使尧不管理天下,我许由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位置去代替他管理天下。D.语法角度看,这是个假设复句。9。对“归,休乎,君!余无所用天下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回去吧,算了吧,君啊!在我看来天下是没在什么用的.B。你回去休息吧,君主!我对天下来说是没有用的处的。C.回去休息吧,君啊!剩下的对天下来说都没有什么用了.D.你回去吧,算了吧,君主!剩余的对天下来说都没有什么用了。1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中鹪鹩和偃鼠的比喻,反映出庄子没落,悲观的意识形态,他主张什么事情都不做,正是从极端个人主义出发的。B.庄子在表露消极的政治态度的同时,也对当时的阶级和某些丑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