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10计算距离衰减教程.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259366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rcGIS10计算距离衰减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ArcGIS10计算距离衰减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ArcGIS10计算距离衰减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ArcGIS10计算距离衰减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rcGIS10计算距离衰减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rcGIS10计算距离衰减教程.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rcGIS10空间分析1.定级因素分出一级、二级等,分别输出,并命名为J1和J2。(注:不同级别得分别算,最后再加总)2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条,在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距离) Euclidean Distance(欧式距离)菜单下。3.在EuclideanDistancEnvironmentsSitting,设置运行环境参数。Workspace选一个工作路径,Output Coordinates选输出坐标系,Processing Extent决定了出图的范围,(1)如果要把分析结果限定在研究区内,选择要分析空间的范围(即研究区的面文件)。(2)如果要让

2、没一点都显示全,则选same as display,这样结果就是一个个圆圈。Raster Analysis中Cell Size选择栅格的大小(50、30、20等,这个指的是栅格的像素大小,值越小精度越高),Mask选择定级单元(要分析的图层:研究区面文件)。设置完毕,单击OK。注:如果某个栅格受不同的点的作用,求出来的应该是这几个点与栅格距离的平均值。4. 在Euclidean DistancInput raster or feature source data中选择定级因素图层,Output distance raster中选着输出位置并命名J1,Maximum distance选择定级因素

3、的作用半径(依实际情况确定)。设置完毕,单击OK。同理计算出二级因素的实际距离,即按照同样的方法对不同级别的距离分别计算。用各级别因素的实际距离(J1)除上最大距离,即衰减系数,并命名JL1。5. Spatial Analyst ToolsMap Algebra(地图代数)Raster Calculator(栅格计算器),在下面栏中输入公式:FEN1 = 100 * ( 1 JL1 / 30000)其中:FEN1是一级因素的影响度分值,100是功能分,JL1是一级因素的实际距离,30000是一级因素的作用半径。同理计算出二级因素的影响度分值FEN2 = 50 * ( 1 - JL2 / 100

4、00 )(注意:数据后都要加空格。)最后求出因素影响度分值(按照定级因素分值计算的公式): 例如:FEN = FE1 + FE26. 打开定级单元属性表,新添加一个字段“XXX”,令其等于“ID”,即唯一标识每个单位的字段。7. Spatial Analyst ToolsZonal Statistics(区域分析)Zonal Statistics as Table(以表格显示分区统计)注:(1)这一步对栅格分值进行统计,并形成数据表,生成数据表后通过连接将分值与研究区网格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进行的后续计算了。(2)这里的挂接只是以属性表和计算出来的表以公共字段为链接进行挂接,其本质并没有真正在一起,下次打开时并没有在一起,可以再连接一下,方法如下:在定级单元上右键,joins and relatesjoin,在第一个和第三个中选单元区属性表和要连接的表的公共字段,第二栏中选要连接的表,即第七步算出来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