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习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249987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目标要求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2.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3.驾驭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酸碱中和滴定1酸碱中和滴定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原理:n元酸与n元碱恰好完全中和时:nc酸V酸nc碱V碱。假如用A代表一元酸,用B代表一元碱,可以利用下列关系式来计算未知碱(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B。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精确测定参与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以及精确推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3酸碱中和滴定试验试验仪器:pH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滴定管夹、量筒、铁架台。

2、试验药品: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试验步骤:(1)查:检查两滴定管是否漏水和堵塞;(2)洗:先用蒸馏水洗涤两滴定管,然后用所要盛装的酸碱润洗23遍;(3)盛、调:分别将酸、碱溶液注入酸、碱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3厘米处,并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然后赶走滴定管内部气泡,调整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处于某一刻度,并登记读数。(4)取: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 mL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并在瓶底衬一张白纸。(5)滴定:左手限制酸式滴定管活塞,右手拿住锥形瓶瓶颈,边滴入盐酸,边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始终留意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更。(6)记

3、:当看到加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溶液红色突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定,且半分钟内不复原原来的颜色,精确登记盐酸读数,并精确求得滴定用去的盐酸体积。(7)算:整理数据进行计算。依据cB计算。学问点一酸碱中和滴定1一只规格为a mL的滴定管,其尖嘴部分充溢溶液,管内液面在m mL处,当液面降到n mL处时,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流出溶液的体积为(mn) mL B流出溶液的体积为(nm) mLC管内溶液体积等于(an) mL D管内溶液体积多于n mL答案B解析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越向下刻度越大,所以流出液体的体积为(nm) mL;刻度线以下及尖嘴部分均充有溶液,所以管内溶液体积大于(an) mL。2

4、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凝视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为止。(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干脆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逝D读取盐酸体积时,起先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3)若滴定起先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mL,终点读数为_mL,所

5、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mL。(4)某学生依据3次试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 0 molL1盐酸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第一次25.000.0026.1126.11其次次25.001.5630.3028.74第三次25.000.2226.3126.09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1)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更在半分钟内不变色(2)D(3)0.0026.1026.10(4)26.10 mL,c(NaOH)0.104 4 molL1解析在求c(NaOH)和进行误差分析时应依据公式:c(NaOH)。欲求c(NaO

6、H),须先求V(HCl)aq再代入公式;进行误差分析时,要考虑实际操作对每一个量即V(HCl)aq和V(NaOH)aq的影响,进而影响c(NaOH)。(1)考查酸碱中和滴定试验的规范操作。(2)考查由于不正确操作引起的误差分析。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内壁附着一层水,可将加入的盐酸稀释,消耗相同量的碱,所需盐酸的体积偏大,结果偏高;用碱式滴定管取出的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一旦确定,倒入锥形瓶后,水的加入不影响OH的物质的量,也就不影响结果;若排出气泡,液面会下降,故读取V酸偏大,结果偏高;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如图所示。(3)读数时,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4)先算出

7、耗用标准酸液的平均值26.10 mL(其次次偏差太大,舍去)。c(NaOH)0.104 4 molL1。学问点二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3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引起碱溶液浓度的测定值偏大的是()A锥形瓶中的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B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逝C指示剂变色15 s后又复原为原来的颜色便停止滴定D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答案B解析依据c(B)推断,A项中,V(B)的实际量削减,导致V(A)削减,测定值偏小;B项使液体充溢气泡,导致V(A)增大,测定值偏大;C项未到滴定终点,偏小;D项,不影响测定结果。4称取肯定质量的NaOH来测定未知浓

8、度的盐酸时(NaOH放在锥形瓶内,盐酸放在滴定管中)。用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推断,填写下列各项操作会给试验造成的误差。(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整天平的零点()(2)将NaOH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时,加入水的体积不精确()(3)滴定管装入盐酸前未用盐酸洗()(4)起先滴定时,滴定管尖端处有气泡,滴定完毕气泡排出()(5)滴定前未将液面调至刻度线“0”或“0”以下,结束时初读数按0计算()(6)在滴定过程中活塞处漏液()(7)摇动锥形瓶时,因用力过猛,使少量溶液溅出()(8)滴定前读数时仰视,滴定完毕读数时俯视()答案(1)D(2)C(3)B(4)B(5)A(6)B(7)

9、A(8)A解析(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整天平零点,不能确定称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故选D。(2)锥形瓶内是否含水或加多少水并不影响NaOH与HCl的中和反应。(3)滴定管中装盐酸前未润洗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4)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相当于待测液比实际用量多了,导致结果偏低。(5)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小,导致结果偏大。(6)滴定过程中漏液使读出的待测液的体积比实际消耗量多,导致结果偏低。(7)摇动锥形瓶时,用力过猛,使少量液体溅出,致使一部分NaOH未被中和,消耗待测液体积减小,使测定结果偏高。(8)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使结果偏高。学问点三常见的几种滴定方法5

10、(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C2OMnOH=CO2Mn2H2O(2)称取6.0 g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 mL溶液。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 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第一份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试液,滴加0.25 molL1 NaOH溶液至20 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_mol。其次份溶液中滴加0.10 molL1酸性KMnO4溶液至16 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_变为_。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mol。答案(1)52161028(2)0.005无色紫红色0.004解析(1)方程式中1 mol C2

11、O反应中能失去2 mol e,而1 mol MnO反应中能得到5 mol e,依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不难得出C2O与MnO系数比为52,其他可依据原子守恒配平。(2)NaOH溶液中的n(OH)0.25 molL10.02 L0.005 mol,能中和0.005 mol H。酸性KMnO4溶液呈紫红色,C2O与Mn2无色,所以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5C2O2MnO5 2n(C2O) 0.10 molL116103 L解得n(C2O)0.004 mol练基础落实1下列试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C用NaOH标

12、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试验时不当心多加了几滴D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NaOH结束试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起先试验时无气泡答案C解析A:锥形瓶肯定不要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使待测液的量偏大,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从而使所测浓度偏大。B:冲洗干净的滴定管无论是盛装标准溶液,还是量取待测溶液,都必需用待装溶液润洗23次,否则会使标准溶液或待测溶液比原来溶液的浓度偏小,影响结果。C: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略多加了几滴,一般不影响试验结果,因为指示剂不会变更反应过程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D:起先试验时酸式滴定管中无气泡,结束试验时有气泡,会导致所读取的V(HCl)偏小,依据V

13、(HCl)c(HCl)V(NaOH)c(NaOH),使所测的c(NaOH)偏小。2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 molL1的盐酸,假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体积约为0.05 mL)接着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pH是()A4 B7.2 C10 D11.3答案C解析本题是以酸碱中和滴定为素材设计的题目,涉及到溶液中OH、H、pH的计算,考查学生的计算实力。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1的盐酸,滴定到终点时溶液呈中性。多加1滴NaOH溶液(1滴溶液体积为0.05 mL),加水至50 mL,此时溶液中c(OH)1104 molL1

14、c(H)11010 molL1pH10即选项C正确。3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甲基橙3.14.4 甲基红4.46.2酚酞8.210.0,现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乙酸时,上述指示剂()A都可以用 B只能用 C可以用或 D可以用或答案B解析氢氧化钠溶液与乙酸等物质的量反应时,生成的乙酸钠溶液呈碱性,选用在碱性条件下变色的指示剂酚酞为宜。练方法技巧4.用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的H2SO4溶液,其水溶液的pH和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变更如图所示,则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完全反应后溶液的大致体积是() A1.0 molL1,20 mL B0.5 molL1,40 mLC0.5 molL1,80 mL D1.0 molL1,80 mL答案C解析滴定前稀H2SO4的pH0,c(H)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