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249250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体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班体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班体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班体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班体育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体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体育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长凳游戏一、活动目的: 1 利用长凳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攀登能力,让幼儿尝试和探索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提高灵敏性、协调性。 2 培养幼儿勇敢、果断、互相帮助、临危不惧的良好品质和自我选择、主动参与锻炼并在活动中积极动脑的意识与能力。二、 活动准备: 木制长凳8条、海棉垫2块、塑料弧形积木8个、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 幼儿进场,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热身操。 2 教师把活动器材 - 长凳介绍给幼儿:长凳是用来坐的,可今天我们要用长凳做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3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长凳的各种玩法,并及时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4 带领幼儿进

2、行各种钻爬游戏。 爬过地道-长凳横向间隔2米左右摆成一排,从长凳下爬过。 钻过双层地道-将长凳两个两个叠起来,从凳子间隙中爬过。 爬过暗道-将长凳并拢,从长凳下爬过后站到凳子上。 开火车-将长凳横向间隔0.5米左右摆成一排,请幼儿肩搭肩从长凳上迂回走过。 5 过桥游戏 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放置的一个长凳、两个并排的长凳、两个并排但左右分开的长凳上用各种方法走过桥。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6 将两个长凳叠在一起,让幼儿走过桥,从桥上跳下。然后从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7 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示范从桥上往下跳的正确姿势,讲解方法和要领:屈膝摆臂向上跳,前脚掌着地

3、,屈膝缓冲,身体下蹲。然后幼儿继续练习。 8 将三个长凳叠起来并铺好海棉垫,让幼儿自己爬上凳子走过桥并从桥上跳到垫子上。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起伏桥上走回来。 9 视幼儿情况逐渐增加桥的高度,鼓励幼儿尝试从桥上走过并跳下。 注意事项: 保持场地中有不同高度的桥,让幼儿自己选择。 教师加强保护,尤其要注意过最高的桥幼儿的安全。(可让配班教师协助保护。) 引导幼儿帮助爬不上凳子的同伴。对能力特别强的幼儿,教师可在其过桥时把手伸在桥当中设置障碍,让他跨过。10 对幼儿的表现作积极的评价,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11 幼儿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跟老师做放松操。12 幼儿离场。

4、设计思路与自我评价: 这是我设计的幼儿体育凳椅系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我自己认为是成功的,活动目的较好地完成了。通过活动,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能力和平衡能力都获得了有效的发展,勇敢、果断的个性品质也获得了很好的培养。经活动实录分析,我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要求方面、对幼儿积极鼓励方面以及安全教育方面都做得较好。对幼儿的要求方面,我没有一刀切,而是通过放置不同高度的长凳让幼儿自由选择的方式,达到区别对待的目的。在鼓励幼儿方面,我以自己的情绪、表情、语言和眼神作为与幼儿交流的语言(称身势语言):在教态方面,情绪上,我是积极而兴奋的,让孩子受到感染而激发了兴趣;表情上,我是轻松自然的,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较为轻松

5、的心理环境;在语言方面,我没有说别害怕、不要紧张、没有危险的之类的话,因为说这些话,等于是在强调危险,说得越多,幼儿就越是紧张,动作就放不开,反而容易出危险。眼神上,当有的孩子站在长凳上,犹豫不决时,我用坚决的目光看着他的眼睛,通过这扇心灵的窗户给他注入力量。整个过程,我用自己的表现来感染孩子、鼓舞孩子。在安全教育方面,孩子掌握了正确的屈膝缓冲着地的方法,我运用的保护方法也是正确而科学的,时机把握也较好。活动结束时,又及时教育幼儿:平时单独一人或大人不在时,不能盲目练习。 活动到最后,长凳的高度增加到5个,约有130cm。有的老师提出异议,是否太高了,出了危险怎么办?实际上,这个高度并不是我个

6、人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实际情况决定的。只要孩子是较轻松的跳下,情绪上保持愉快,这个高度就是适合的。而且,只要保护得当,就不会有危险。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讲,通过活动发展了从高处往下跳的能力,当遇到真正的危险时,他就能应付自如了。 观摩课后集体研讨评析:利用长凳开展体育活动,颇有新意。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把长凳摆放成各种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一系列爬、钻、走、跑等活动,充分发挥了长凳这一自然运动器械的多功能性和可变性,幼儿不仅从中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发展了钻爬、攀登以及平衡的能力。 从活动组织形式来看,有自由探索活动、分散活动和集体活动,这三种组织形式既符合活

7、动内容的需要,又符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而合理、科学地调节了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从活动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活动过程是经过周密考虑的,如幼儿自由探索长凳的各种玩法这一环节是后面钻爬游戏的铺垫,走桥则是钻爬游戏的延伸。此外,由于幼儿的体能、动作发展水平、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没有采用简单划一的活动形式或提出同一要求,而是有意识地在场地上设置高低不同的独木桥。对能力特别强的幼儿,教师还在其过桥时把手伸在桥当中设置新障碍,增加活动难度;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则及时给以鼓励,并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参与活动,从而让每个幼儿通过锻炼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从

8、实践效果看,本次活动的全过程,幼儿都处于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教师的教态十分亲切,语言幽默、生动,富有启发性,而且教师自始至终不忘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如教师一边带领幼儿参与活动场地的布置,一边与幼儿自由交谈,这既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又使幼儿感到轻松、自然,其乐融融。当幼儿说凳子并排放置就象要看戏时,教师机智地说:那就看我的表演吧。从而自然地过渡到示范动作的环节。 由于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不可预料性,因此,教师常常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如有一个男孩较为胆小、内向,他不敢从4张叠放的凳子上跳下来,教师就以轻松的语气鼓励他试一试,并适时、适当地助了他一臂之力。当这位幼儿初获成功体验时,教师又请他连续跳了3次,从而逐渐消除了他对高度的恐惧感,为培养他的勇敢精神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动在培养幼儿勇敢、果断、抗挫折、主动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做得很出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