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246196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 .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

2、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

3、那个小朋友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

4、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第二自然段。 ()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3.第三自然段。 ()自读课文,思考: 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

5、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再引导学生看图,讨

6、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小结: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cute;)的读音。(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一、总结全文。 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第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用(石头)砸缸。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导书写。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