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244475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母情深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 一、揭题,抓住题眼扣主题 1、齐读课题,读到慈母,你自然想到了什么(一句话,一个画面,一首诗,一个故事,一句名言2、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起去感受一位平凡母亲的深情厚爱。二、初读,抓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画面,初步凸现慈母形象。1、默读,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出了母亲的情深,找找描写母亲的几处地方,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2、你找到了哪处描写母亲的句子,句一: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这是写母亲的样子,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瘦弱的母亲)句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

2、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疲惫的母亲)这是写母亲的动作、神态。句三: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句四:母亲说完,立刻又做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忙碌的母亲)3、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一起来说说这个故事中的母亲。老师问学生答我想要一块五毛钱买一本我梦寐以求的青年近卫军,于是我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地方,在震耳欲聋的躁声中,我看到了(学生接读:句一)我大声叫妈,我又看到了这样的母亲。(学生接读句二)我向母亲要一元五毛钱买书,(学生接读句三)我遭到母亲同事的指责,母亲却高兴地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说完,(学生接

3、读:四个立刻句)(板:动作、神态,外貌)三、我们走进了文章,看到了一位瘦弱的母亲、疲惫的母亲、忙碌的母亲,可问题出来了,这瘦弱的母亲、疲惫的母亲、忙碌的母亲怎么让我们体会到这个深字呢?让我们再走近一点这位母亲,再近点,直至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每一处外貌、每一句话语。(一)我们先来看看映入我眼帘的第一眼的母亲:出示: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1、 自己读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极其瘦弱)2、一个辛苦的母亲,辛苦到了极其瘦弱。极其瘦弱到怎样?(极其瘦弱的脊背,面黄肌瘦、皮包骨头)指读。3、知道这个极其瘦弱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吗?找到书上的一句话:出示:“七八十

4、台缝纫机发出的躁声震耳欲聋。”(1)什么是震耳欲聋,关键是欲是什么意思?(马上、将要)摇摇欲坠、清脆欲滴、心碎欲绝都是这个欲(2)震耳欲聋就是(生接),齐读,读出震耳欲聋的感觉(3)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过吗?什么滋味?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4)母亲工厂里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响了多久?(没停过)找出依据(5)作者一遍又一遍提醒我们,母亲就在这样一个震耳欲聋的环境中挣钱。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你心里是什么滋味?4、这样一个极其瘦弱的母亲,我在梁晓声母亲中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出示:“其实母亲累垮过多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几回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于死神找到她的头上

5、了。但第二天她总会连她自己也不可思议地挣扎了起来,又去上班 ”当你了解这些,再看看这瘦弱的脊背,你想说什么。(二)一个简单的外貌描写就刻画出一位慈母的深情,那么这个情深在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中我们能否也感受到呢?我们再来看看这句。句子: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1、 自己读读,你看到了怎样的母亲?(疲惫的母亲)2、 谁能发现这句话的特别之处?(我的母亲,三次放在一个句末)3、 改说,比较: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再读,看看有什么感觉? 4、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

6、怎样的背;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怎样的脸;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5、一个疲惫的母亲深深震撼了我,当看到这样一位母亲,你心理什么感觉? 6、是啊,这样一个疲惫的母亲让我们心痛,心碎、更让我们心存敬意,因为母亲的疲惫里深藏着慈母的情深啊。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段话。(三)这样的句子还有一句:A、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1、 四个立刻又,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忙碌)读2、 为什么要连用四个立刻?换几个词好吗?难道仅仅写出忙吗?来,反复读,有什么体会? 3、 这样的忙碌,这样的单调,那就是慈母情深啊。(四)这样的情深还在这样一个细节

7、中.出示:“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1、 读读,母亲的情深在什么地方?(掏 龟裂 揉得皱皱)A、龟裂的手指,手指裂开了,母亲非常的辛苦母亲用龟裂的手指曾经还为我们做些什么?B、这一叠揉得皱皱的毛票,母亲生病了,她舍不得买药;衣服旧了,她舍不得换件新的;手指龟裂了,她舍不得添双手套,甚至我们几个孩子想吃口肉,她都舍不得买,可今天,我向母亲要钱买书,母亲却拿出来了。你们注意到了吗,母亲是怎么拿出来的?掏2、母亲为什么是掏出来的,而不是拿出来的?指名读3、我们再来看看这段文字,补充: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三年才回来一次。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

8、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梁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了。我们上床睡觉,母亲则在床角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一针一针、一线一线缝补衣裤。母亲一个月拼命工作,得来27元工资。分到30天,平均每天0.9元,我们兄妹五个,加上母亲共6口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为0.15元,而一元五角就相当于我家一个人10天的基本生活费。(1)母亲掏出来的是什么?(2)母亲掏出的仅仅是这些吗?(母亲的心血、母亲滚烫的爱,母亲对我的期望)一个掏字,那就是“慈母情深”。四、结尾这是一位真实的母亲,这位母亲就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梁晓声的母亲。多年后,他在回

9、忆母亲时,这样写道:她生育了我们,她就要把我们抚养成人。她从未怀疑她不能够,这是唯一的始终不渝的信念。她奉献的是满腔满怀恒温不冷的心血供我们吮吸!母亲啊,娘!我的老妈妈!遥远的,我呼喊您一声,您可听到 五、作业:阅读梁晓声母亲中的其它内容。“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是来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在我手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括号内为学生要写的词)教后记: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里的片段。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

10、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学会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感情,在阅读中“披文以入情”。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感受:1、检查预习的形式与众不同。在检查预习这一环节,我既考察了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又包含了字词教学。我出示的这一段话,它还是整篇文章的大意。学生读了它,自然对如何概括大意有了或多或少的启发。而且在引导学生对字词理解的时候,形式比较多样,有抓关键字来理解整个词义的;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有通过做动作的。2、在阅读过程中渗透写作方法。在教学母亲的工作环境很恶劣,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母亲很辛苦这一环节时。我结合阅读教学,有机地向学生

11、渗透了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到“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母亲大声问。”“母亲大声对那人女人说”“旁边的女人对着我喊” “我叫了两声妈妈”这些句子并没有直接写当时的环境怎么的恶劣,而是通过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一些人的反应侧面的写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还有“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句话也没有直接写母亲很辛苦,而是从对母亲工作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出母亲的劳苦。有时,我们要描写一样事物,或想要表达一种情感,可以直接去表达,也可以通过侧面的描写间接的去表达。3、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对表现慈母情深的重点句进行讨论、交流,体会母亲挣钱的艰难,感悟

12、慈母情深。这样以句带篇,以点带面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归纳能力,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而且,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营造了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还有,综观整个课堂的教学,以诵读为主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语文的味师:一个立刻不够,两个立刻不够,三个立刻还是不够,竟然用了四个立刻。从这四个立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母亲在抓紧一切时间工作。生:母亲在争分夺秒地工作。师:母亲,你为什么不喘口气?不伸个懒腰?为什么不照顾一下自己?为什么不好好休息一下

13、?生:母亲想多赚点钱。师:这就是我的母亲,她就是这样挣钱的。读师:母亲这样劳累,我怎能不鼻子一酸?带着这样的感觉读师:母亲是拼着老命在赚钱,而当我向母亲伸手要钱时,母亲怎样的表现?读,画出有关语句(生边读边画,然后交流。师出示句子:“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师:哪个细节让你特别有感触?生:塞。师:读,细细地体会一下,这是怎样的一塞?生边读边体会生:这是迅速的一塞。师:带到句子中读。生:这是毫不犹豫的一塞。生:这是不假思索的一塞。生:这是紧紧的一塞。师:这是慷慨的一塞,毫不犹豫的一塞。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读。)师:母亲塞到我手里的只

14、是钱吗?生:是爱。生:是期盼。生:是母亲多年的血汗。师:更是母亲的爱、期盼、汗水与心血。想想母亲挣钱的一个画面,再想想母亲给钱的画面,你一定感受到了。读课题师:(看板书),请大家恭恭敬敬地读课文题目,不错,大家主义“深”字的读法,再读;师:为什么老师要在“深”下面加个着重号?生1:真挚的爱。生2:事例中反映的感情深。带着感情,再次读题目师:面对着“深”字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为什么慈母情深?生2:感情有多深?生3:为什么用深?师: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做一张练习(课前已发),填空。那里的噪声(),我发现母亲的一双()的眼睛,出示正确答案,学生校对,马上修改。请一生读这段文字。师:读得非常棒,这里

15、面有一个怪字,对是“龟”字,齐读。刚才这位同学读得非常正确。师:谁见过龟裂的手?生:奶奶的手。师:有一个字写起来特别繁,我数过整整23笔。对是“攥”字。请大家拿起手,用食指书写。师:记住的同学请把手攥紧。再次齐读这段话。师: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生1:想哭。生2:伤心。师:不对啊?母亲给了我买书的钱,我应该怎么样呀?(学生答高兴)。而我却“鼻子一酸”,让学生读再读再次读。问:为什么呀?让学生打开课文,静静默读,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用笔划下来。(教师巡回观察,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师:划出一处、两处、三处及其以上的同学分别举手。师:刚才我发现一位同学和我们大家不太一样的,请XX来读你划的那句。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1、读。2、哪个词重点?3、什么意思?“欲”什么意思?4、想想应该怎么读?师:“震耳欲聋”你会怎么想?(难受;烦躁;一刻读停不下来)把你们的感受送到字里行间去。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