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江西专用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之专项冲刺练1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244123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江西专用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之专项冲刺练1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校版江西专用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之专项冲刺练1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校版江西专用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之专项冲刺练1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校版江西专用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之专项冲刺练1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校版江西专用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之专项冲刺练1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版江西专用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之专项冲刺练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江西专用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之专项冲刺练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之专项冲刺练1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C. 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鸦片战争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这种状况直接表明()A. 东南沿海的商品经济日益萧条 B. 外国的洋纱洋布质量优于中国的土纱土布C. 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D.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3. 18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仓库、商铺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广州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广州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A. B. C. D. 4.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留学,同时规定他们每3个月要学习14天孝经和圣谕。这可以说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宗旨是()A. 改革传统教育制度 B. 加强中外友好往来C. 宣扬中华传统文化 D. 维护清朝专制统治5.清末洋务运动首领张之洞也是一位联

3、语大家,其联语收入联语存录。其中一对联为“经纶天下,衣被群生”。题此对联的对象是()A. 汉阳铁厂 B. 湖北织布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继昌隆缫丝厂6.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铁路矿务局 D. 福州船政局7.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渝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A. 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 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4、. 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8.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什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 国内市场狭窄 B. 封建势力阻挠破坏C. 技术力量薄弱 D.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9.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进行分析。下列事实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A.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B. 工业革命鸦片战争C. 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洋务运动汉阳铁厂10.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0

5、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A. 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B. 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C. 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D. 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11. 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A. 科技落后的制约 B.

6、 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C. 官僚资本的垄断 D. 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12.下列诗句最能恰当地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A. 小荷才露尖尖角 B. 忽如一夜春风来C. 千呼万唤始出来 D. 无可奈何花落去13. (创新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就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A. 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D. 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4.据光绪朝东华续录记载,“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这说明了(

7、)A. 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B.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C. 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D.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15. (改编题)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请判断图中JK处民族工业第三个发展高峰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 D.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16.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产品共获得1 211项奖项,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的历届博览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产品在这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辛亥

8、革命后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北洋军阀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开辟世界市场A. B. C. D. 17. 1932年天津一家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A. 天津地处沿海,水陆交通便利 B. 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C.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18.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A.

9、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C.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819121939473077396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

10、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以上分析正确的是()A. B. C. D. 20.下图公告反映了()A. 国民政府苛捐杂税增多 B. 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C. 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 D. 美国扩大了在华经济特权二、非选择题(第21题19分,第22题21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生产和产品价格状况地点80年代初状况80年代末状况山东土纱每公斤价6两白银,洋纱3两多浙江鄞县家庭纺织业发达“百里不闻机声”江西茶叶每公斤700文茶叶每公斤640文广西桂皮每50公斤白银78两桂皮每50公斤白银89钱材料二19世纪9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的分布状况企业性质行业工人人数外商企

11、业近代企业34 000人洋务企业军事工业9 000至10 810人(江南制造总局一厂有工人2 000人)民用工业5 500至6 000人采矿业16 000至20 000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近代企业27 250人(厂均100人)材料三19世纪后期主要华资近代企业分布状况地区性质企业名称京津地区洋务企业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民族资本企业贻来牟机器磨坊长江流域洋务企业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安庆内军械所、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民族资本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后被英商吞并)、南通大生纱厂东南沿海洋务企业福州船政局、基隆煤矿民族资本企业陈联泰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

12、映了19世纪80年代的何种经济变化?(2分)造成变化的外部因素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中所说的产业工人在中国最早出现在何时何地?(3分)他们的人数在19世纪90年代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19世纪晚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特点。(8分)2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办了6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6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

13、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材料三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月平均指数增长表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材料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状况的示意图,(注:图示小树代表民族资本主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3分)(2)材料三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发展状况?(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8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及其根本原因。(4分)它说明了什么?(4分)参考答案 5.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材料中“经纶天下,衣被群生”的表述,

14、说明对象应是丝织业,而且材料中指出作者为张之洞,是洋务领袖之一,其创办的湖北织布局应为对联的对象。D是民族资本家陈启源创办的,A、C是军事企业与材料不符。6.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抓住关键词“航权”,则可判断应从事航运业,只有B符合。7. C【解析】从材料显示的时间1896年来看,是在甲午战后。从材料的内容“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来看,当时清政府为了支付对日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8. D【解析】从材料可知,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且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这样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就有竞争优势,这就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这说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导致民族工业发展困难。9. A【解析】近代民族企业不是由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而是列强侵略下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受外商企业利润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产生的,所以A不正确。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