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243557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期末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期末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期末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国际经济学习题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根底二、名词解释1. 生产可能性曲线:也称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2. 机会本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3. 边际转换率: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它就是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 严格的定义是生产一单位某产品必须先减少另一产品的数量4. 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表示社会福利水平一定时,

2、社会成员之间的效用的不同搭配关系的曲线。5.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价格曲线之下、供应曲线之上的区域。6.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三、简答题1. 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限上,资源如此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本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

3、实现,但终究选择哪一点,如此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本钱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 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3. 如何

4、理解狭义和广义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提示: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系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从广义上讲,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在理论体系上,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以商品贸易作为研究对象,但也涉与一些国际要素流动问题。4. 既然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根本原理存在着一致性,为什么还要区分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将国际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来研究?答案提示:第一,一般来说,生产要素在国际的流动程度要比其在国内的流动程度低得多。第二,现实中,国际贸易常会受到一些人为障碍的影响,如政府通过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而这种主要由政府构筑的贸易障碍在国内贸易中如此很少

5、见。5. 简要分析贸易利益是如何分解的。答案提示: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局部来自于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交换利益指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那么通过互相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专业化利益指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6. 一个没有贸易的假象世界的条件。答案提示:一、 两国一样商品的生产函数一样二、 两国相对要素禀赋一样三、 两国消费者偏好一样四、 规模收益不变五、 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7. 假设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一样。在一样偏好和机会本钱不变的条件下,两国是否存在贸

6、易的根底?为什么?答案提示:生产可能性曲线一样且为直线。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下,各国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其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EA和EB上达到均衡。需求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下的生产与消费的不同选择,但这些不同并不会引起两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两国的国内价格水平是一样的,因此不存在贸易的根底。8. 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小国。四、计算题1.供应曲线方程为:QS=-200+5P(1

7、)假设没有国际贸易,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2)假设A国能以120的价格与世界其他国家自由进展贸易,其均衡产量是多少?(3)从无贸易变为自由贸易,对A国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对生产者剩余又有何影响?A国的国民福利净收益或净损失多少?答:1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均衡要求国内需求数量与国内供应数量相等。设两个方程相等,我们可以求出没有贸易情况下的均衡价格。无贸易情况下的均衡价格为100,均衡数量为300。2当价格为120时,A国的需求数量为290,它的供应数量为400。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将出口110个单位的产品。3A国的消费者剩余将减少。在无贸易情况下,由需求曲线与数值为100的价格 线围

8、成的是一个更大的三角形。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由需求曲线与数值为12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小的三角形。A国的生产者剩余将增加。在无贸易情况下,由供应曲线与数值为10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小的小三角形。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由供应曲线与数值为12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大的三角形。整个国家从贸易中获得的净收益为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之差。这一收益的大小等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它的底边是产品贸易数量110,它的高是价格的变化量120-100=20。因此,总收益为1100。2. A国的木材公司每年生产520亿立方米的木材,其中100亿立方米出口,420亿立方米国内销售。木材的平均价格为每立

9、方米30美分。如果木材出口被法律禁止,生产量此时只为国内市场生产将为48亿立方米,价格将下降至每立方米25美分。那么,禁止出口使A国生产者剩余每年损失多少?答:他们的损失为,继续在国内销售480亿立方米木材价值的损失,加上少销售的40亿立方米木材价值总量的损失。两者相加,共损失25亿美元。第二章二、名词解释1.2.3. 比拟本钱: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参数后的本钱比拟。4、 技术差异:5、 三、简答题1. 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拟优势型态X、Y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投入ABX615Y212X、Y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投入ABX105Y452

10、. 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定具有比拟优势吗?答案提示:不一定,如果,如此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如此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拟优势。当或者的时候,由可以推出,但是,当的时候,不能保证。所以,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拟优势。3. 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有哪些?答案提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有力的抨击了重商主义,主X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根底。二:他提出来绝对优势这一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根底,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根底在于各国生产本钱上存在绝对差异,绝对优势概念的提出,为之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开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4. 比

11、拟优势和比拟本钱的区别?答案提示:在李嘉图模型中,比拟优势和比拟本钱这两个概念可以任意替换使用,在更广泛的X围内,比拟优势不等同于比拟本钱,前者是根据商品相对价格的比拟确定的,而后者是指生产本钱的相对差异。在李嘉图模型里,商品的相对价格差是由于相对本钱差引起的,故比拟本钱等同于比拟优势。5.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拟优势理论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提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差,而这种价格差是由国家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在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技术水平的差异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绝对优势论强调引发国际贸易的是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贸

12、易可以使贸易参与国从贸易中获利。比拟优势理论仍然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技术水平差异带来的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但是在这里技术水平的差异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根据比拟优势所决定的国际贸易仍然会对各贸易参与国带来福利的改良。一国即使在某种商品上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只要在该商品上具有比拟优势,那么该国也可以生产并出口该产品,从而使贸易发生,并且在贸易中获益,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得到提升。四、计算题1. 下表为不同情况下A、B两国每人每小时可生产小麦与布匹的数量(1) 指出表中每个国家有比拟优势与比拟劣势的商品。(2) 假设在表中的第二种情况下,A国用4单位小麦与B国的4单位布匹

13、交换,那么,A国获利多少?B国获利多少?如果改用4单位小麦与6单位布匹交换,两国分别获利多少?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第四种情况国家ABABABAB小麦单位/人工小时41414142布匹单位/人工小时12322221解:14/1大于1/2,所以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拟优势,B国在布上具有比拟优势。4/3大于1/2,所以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拟优势,B国在布上具有比拟优势。4/2大于1/2,所以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拟优势,B国在布上具有比拟优势。4/2等于2/1,所以A国和B国在两种商品上都不具有比拟优势。2A国:国际交换 A国4单位小麦=B国4单位布匹国内交换 A国4单位小麦=A国3单位布匹4-3

14、=1单位布匹,所以A国获利1单位布匹B国:国际交换 B国4单位布匹=A国4单位小麦国内交换 B国4单位布匹=B国2单位小麦4-2=2单位小麦,所以B国获利2单位小麦A国:国际交换 A国4单位小麦=B国6单位布匹国内交换 A国4单位小麦=A国3单位布匹6-3=3单位布匹,所以A国获利3单位布匹B国:国际交换 B国6单位布匹=A国4单位小麦国内交换 B国6单位布匹=B国3单位小麦4-3=1单位小麦,所以B国获利1单位小麦答:第一种情况下,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拟优势,B国在布上具有比拟优势;第二种情况下,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拟优势,B国在布上具有比拟优势;第三种情况下,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拟优势,B国在布

15、上具有比拟优势;第四种情况下,A国和B国在两种商品上都不具有比拟优势。A国用4单位小麦与B国的4单位布匹交换,A国获利1单位布匹,B国获利2单位小麦;A国用4单位小麦与B国的6单位布匹交换,A国获利3单位布匹,B国获利1单位小麦。2. 用标准的李嘉图假设,分析如下的模型生产每瓶葡萄酒所需的工时生产每公斤奶酪所需的工时A1510B104A国每年共拥有3 000万工时的劳动量;B国每年共有2 000万工时的劳动量。(1) 哪个国家在葡萄酒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哪个国家在奶酪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2) 哪个哪个国家在葡萄酒生产上具有比拟优势?哪个国家在奶酪的生产上具有比拟优势?(3) 画出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利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出每个国家无贸易情况下的均衡假定在无贸易情况下,A国消费150万千克奶酪,B国消费300万千克奶酪。(4) 在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