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说课稿.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24211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双版纳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双版纳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双版纳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双版纳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双版纳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双版纳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双版纳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双版纳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西双版纳,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的第二节。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 、说教材 首先,我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认识。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包括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丰富的旅游资源,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四个方面。其中,前三个方面属于自然地理范围,第四个方面属于人文地理范围。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区域地理的思路,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

2、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下一章认识跨省区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对以后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知识与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了解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以合作探究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努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主线的开放式教学模式。(3) 情感态度价值观

3、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教学难点确定为:分析认得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二 、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以学定法,科学合理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设计活动教学法和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学生阅读、活动

4、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可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学法有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科学探究学习为主线,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三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1 导入新课 我通过播放西双版纳的相关图片如:傣族的泼水节、孔雀舞、竹楼等,然后提问:“它们让你想到哪个地方?”从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出本节课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2 新课探究 本课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丰富的

5、旅游资源”。我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教学:a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b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c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 关于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我首先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上找出西双版纳在中国的位置,即西双版纳位于西南地区云南省的南部;然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周边国家提出问题并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认真读图,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特点,从而突破本课重点。 关于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我首先出示“景洪市年内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投影图,引导学生认真读图,根据对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分析,判断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然后提问“西双版纳的热带季风气候是怎样形成的?”,

6、让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接着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对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和景观进行演示讲解,直观形象,具体生动,让学生认识到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同时也形成了中外的热带季雨林景观。 关于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播放“多姿多彩的热带雨林植物”、“活泼可爱的雨林动物”图片和“以傣族为主体的泼水节”的视频。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西双版纳具有丰富美丽的自然资源和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最后让学生懂得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3 主体交流 本课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我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教学:a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b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

7、的现实状况;c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有效措施。 关于西双版纳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我引导学生从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进行分析,在国家和云南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大力发展旅游业。 关于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现实状况,我引导学生看课本图715和图716进行总结。旅游业是西双版纳支柱产业,但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呈下滑趋势。 关于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有效措施,我引导学生围绕带动作用、下滑趋势、建议看法三个方面进行分组讨论。由于提出的是开发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调动学生的激情和热情,给学生的创设探究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4 课后拓展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以“为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献计献策”为题,给西双版纳政府写一封信。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巩固知识点,做到学以致用。课堂的最后就是本课的小结了,让学生结合板书自己总结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四、 板书设计 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讲授本课内容,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部分,其中有不成熟的地方我真诚的期待各位评委老师给以批评和指正,以求更大的进步。谢谢大家。 西双版纳说课稿单位:宋旗学校 教师:蒋 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