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信局年节能工作安排范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241879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工信局年节能工作安排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工信局年节能工作安排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工信局年节能工作安排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工信局年节能工作安排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工信局年节能工作安排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工信局年节能工作安排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工信局年节能工作安排范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信局2023年节能工作安排 一、方案安排 全市:根据我市“十二五节能方案和今年完成情况,2023年省下达我市节能方案为单位GDP能耗下降4%左右,比今年的方案提高0.5个百分点。 各县市区:根据“十二五节能方案和今年完成情况,按照后四年年均下降速度安排年度方案。 重点企业: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按照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3-5%的水平,测算节能量,分别由市及各地节能主管部门下达年度节能量方案。 二、指导思想 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加快推进阶段,产业结构重型化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上半年高耗能产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因此,必须更大力度落实节约优先的方针,把节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源头控制不放

2、松,严格落实能评制度,提高能耗准入门槛,合理控制能耗总量;坚持转型升级不畏难,优化投资结构,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积极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坚持刚性约束不动摇,落实责任,一票否决,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坚持创新引领不间断,实施节能改造示范工程,推行合同管理,推广数字化能源管理工程;坚持长效监控不懈怠,严格执法监督,标准用能行为,促进依法用能。 三、工作措施 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开展理念,大力实施绿色增长战略,通过新型工业化带动、技术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努力实现经济开展与节能降耗“双赢。 1、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园区建设、项目实施等方面,更加强

3、化节能意识,把节能降耗贯穿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全过程,利用节能的倒逼机制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提升现代效劳业开展水平,统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软件与效劳外包六大新兴产业开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产业链延伸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扩大产能,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空间开展高新产业。 2、着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技改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步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是全面开展节能技改。在全市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利用三年的时间全部完成,使企业能耗水平到达省平均水平以上,

4、彻底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明年的实施面到达40%。二是组织节能改造示范工程。重点做好余热余压利用、锅炉窑炉改造、能量系统优化等技改项目,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大力推广节能灯具、高效电机、能联网等新产品新技术,鼓励大型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2023年力争通过节能技改实现节能12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三是推行节能改造新模式。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新机制,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效劳公司备案,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和引进节能技术效劳专业机构,鼓励企业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促进节能效劳向设计、诊断、融资、改造和运行一条龙拓展。 3、健全监督考核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执法监督、

5、指导效劳三大体系,为完成节能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地支持。一是完善目标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区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严格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定期公布各地区指标完成情况。修订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评价体系,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引导重点耗能企业依法用能,深挖潜力,向节能降耗要效益。二是强化执法监管体系。切实加强节能监察机构人员的培训,配备监测设备,不断充实力量,对企业合理用能状况开展科学评价,查找节能潜力,指导企业实施整改,催促高耗能产业比拟集中的地区积极创造条件组建节能监察机构。三是健全技术效劳体系。积极搭建节能技术交流效劳平台,组建有关专家深入企业开展

6、现场指导,技术咨询,组织节能技术产品推介、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及时发布节能政策及技术产品信息,帮助企业解决节能工作中技术难题。 4、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鼓励约束,加快完善节能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政策鼓励作用。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采用奖励、补助、贴息和落实节能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和促进企业开展节能技术创新改造。引导企业完善内部能耗经济责任制,严格考核,节奖超罚,使能耗水平直接与职工经济收入挂钩,提高广阔职工的节能积极性。二是强化法规制度约束作用。认真落实有关法律制度、技术标准,落实节能依法强制执行的硬性要求。对落后产能和产品能耗超限额的用能行为,严格落实差异电价和惩罚性电价。

7、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严把能耗增长源头关,产能过剩行业和高耗能项目原那么上不再新批项目,其能耗水平要到达能耗限额先进值,一般项目从严控制,其能耗水平要到达省内平均水平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要低于全市水平的10%以上。三是突出预警调控作用。在加强能源计量、统计的根底上,实时跟踪监控全市及各地区经济走势和能源消费状况,加强科学分析预测,对能耗增长过快和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滞缓的地区及时预警,催促当地政府及时采取调控措施,防止前松后紧的被动局面。 5、大力推进全社会节能。充分发挥节能工作综合协调职能,加快完善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用能单位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全方位推进建筑、交

8、通、公共机构、农村和居民生活等各个层面的节能工作。建筑节能要大力推广新墙材、节能建筑材料以及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全过程监管,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交通节能要优先开展城市公交,加快开展甩挂运输、公铁水联运等运输方式,大力推广高效清洁交通运输工具,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运输工具。公共机构节能要建立科学的政府机构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合理控制冬季取暖和夏季室内空调温度,推广节能技术、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和绿色照明产品,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创立活动。同时,在企业、机关、院校、社区、军营等开展广泛深入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普及节能知识和方法,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