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书(2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24178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书(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书(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书(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书(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书(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书(2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书一、自我定位:_年_月我有幸成为教师行业中的一员,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期间我任教信息技术和科学两门科目。随着工作的深入,各方面经验渐长,对岗位工作情况已基本熟悉。曾开过科学和信息技术校级公开课各一节,并在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校本培训中给我校全体教师开过一节多媒体制作-ppt制作。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步和突破,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近三年奋斗的目标。二、优势分析:1、具有一定课堂教学经验,基本能胜任三、四、五、六年级的教学工作,能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2、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平时积极阅读专业书籍,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和思想,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3、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教

2、学技术和设备,灵活辅助各项教学活动。4、基本上能正确处理和同事、学生之间的关系。5、敢于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努力进取。三、存在的问题:1、对于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些茫然,尤其是在新课标下,教学还显得比较陌生,操作有时会走老路子。2、对待学生或者工作有时有点急功近利,在处理学生问题方面还有待改进。3、完成工作时没有把紧时间,经常是前松后紧,有时会影响工作的质量。有好的想法,但因为时间的问题无法实践。四、三年规划总目标:(_学年-_学年)1、主动探索教学理念,理论落实行动,积极进行各种教学实践,摸索出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路子。2、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己的素养。3、树

3、立现代的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对待每一个学生。4、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5、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教师,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6、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积极设定工作进程和完成时间,避免前松后紧。(一)第一年目标:(_.8-_.6)适应与转变好教师的角色。1、多听有经验教师的课,及时做好经验总结,并在教学中进行实际尝试,做到快学快用。2、努力研究好新课标,提高教学效率。3、努力上好每次公开课,多吸取经验和建议,争取越上越好。4、用心积累和学生相处的经验,多询问有经验的老师,为今后做班主任打好基础。5、主动熟悉学校的各项工作。(二)第二年目标:(_.8-_.6)基本适应好各项

4、工作。1、继续多方面吸取别人好的经验,努力探索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路子。2、争取当上班主任,实践对学生的各项教育和管理,并在其中不断使自己成长和成熟。3、继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科研水平,开始积极参加各项专业技能比赛,多见见世面,在“赛”中求进步。(三)第三年目标:(_.8-_.6)成为可以独挡一面的年轻新力量。1、仍旧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路子。2、能够处理好班级的各项事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3、经过比赛的历练,熟练了各项教学基本功,提高了自身专业素质,对教师技能比赛游刃有余。4、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书(二)正式工作近一个月,从忙乱到

5、适应,从紧张到淡定,慢慢地学到很多东西。上了新教师亮相课,从试教,到正式上课,再听老教师的点评,我了解了我的不足之处,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在我刚踏上新起点的道路上,放眼教育理论改革的大潮,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是:具备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成长。借此我对个人的发展进行有条理的规划,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并制定出个人成长计划,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以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素质。以下是我的具体做法:一、在理论学习中成长: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钻研教材、认真备课。2、做好教学基本功的自练。3、认真备好每次教案,并及时向师父和老教师请教。二、在实践中成长:1、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2、认真做好教师听课记录,评课意见,并积极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听课体会。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