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检测.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241224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人教版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人教版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检测.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选择题1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又被称为“三晋之地”。你知道“三晋之地”这一名称的来源吗 ( )A山西曾经建立过三个晋国B战国初期,山西境内的晋国被一分为三C人们的约定俗称D 山西曾经被一个叫“三晋”的国家统治过2.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A. 齐、楚、秦、燕、赵、魏、韩B. 楚、秦、赵、宋、魏、齐、韩C. 晋、楚、齐、韩、赵、燕、魏D. 吴、魏、燕、赵、楚、秦、韩3.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所示位置

2、分别是()A. 秦、楚、齐、燕B. 齐、楚、秦、燕C. 燕、齐、秦、楚D. 燕、齐、楚、秦4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陷商鞅,商鞅起兵反抗,败死后被车裂。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A建立县制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 )A改革土地制度 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 D建立县制6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要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是 ( )A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B不隐

3、瞒犯法行为C 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7.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 建立县制D.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8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小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9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

4、是 ( )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 B C D10.战国时期,为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B李悝变法来源:学#科#网Z#X#X#KC管仲改革D吴起变法11.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来源:12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

5、千年。”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水利工程 ( )来源:学。科。网Z。X。X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13 “战国时期,他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从此,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材料中的“他”是( )A李冰 B李春 C伊尹 D管仲14.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长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参考下图,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 )来源:学#科#网A防洪排水B水运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非选择题15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

6、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日:“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4)据材料三分析商鞅结局悲惨的原因是什么。15(1)信

7、息: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得到推广。说明的问题: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事件:商鞅变法。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重视农业。(3)“倾邻国而雄诸侯。”(4)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的去世导致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柱。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朝代歌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史记周本记材料三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材料四如图:战国形势图 请回答: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写出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 (2)材料二涉及了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称霸?请再列举一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 (4)写出材料四图中战国七雄中A.B.C所代表的国家名称。16.【答案】(1)禹;纣。(2)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任写一个即可)(4)A是齐国;B 是楚国;C 是秦国。 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