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朋党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241015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朋党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语》十二章《朋党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语》十二章《朋党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语》十二章《朋党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语》十二章《朋党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朋党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朋党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已。”(学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朋党论(节选)(宋)欧阳修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 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位也;所贪者,货财 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

2、交疏, 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 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 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期,用君子之真 朋,则天下治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封;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 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 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消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 聪明之圣者,以能辩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 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10.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 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A.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 /而共济/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B.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 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C.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 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有道,字面的意思是有学问

4、有道德,在文中活用作名词,指有学问、有道 德的人。A. “文质”,“文指道德品质,“质”指外在表现,后来也指语言风格的华美 和质朴。B. “禄位,借指官职。禄是古代官吏的俸给,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粮食、 钱币等。C. “亲戚”,通常用于称呼与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亲属,在文中指的是“内亲 外威”。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敏于事而慎于言 裂地而封之A. 君子喻于义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然皆乱亡其国 其皆出于此乎B. 自古为朋之多且大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所说的君子“喻于义而小人“喻于利的观点,与欧阳修在朋党论

5、第一段所述内容一致。B. 孔子认为如果君子能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这 样就可称为好学之人。C. 汉献帝禁绝好人结为朋党,导致了国家的混乱,好在后来他知错就改,任人不 疑,国家才得以挽救。D. 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了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 大的,谁也不及周朝。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答案:10. AB11. I)C12. (1)把实行仁德当作自己的使命,(担子)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 不也是很遥远吗?(2)大体上君子与

6、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 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 进。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守者道义与“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是对称结构,各自断开,排除CD;“以之修身与“以之事国,“则同道而相益与“则同心而共济之间也是对 称结构,各自断开,排除B。故选Ao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B. “文”指外在表现,“质指道德品质。选项说反了。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

7、能力。A. “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B. “于,介词,在/介词,从。C. “其”,人称代词,他们的/语气副词,大概。I). “之”,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好在他知错就改,任人不疑,国家才得以挽救错误。原文中“皆乱亡其国 意思是“都招来混乱以至灭亡。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把;“仁,仁德,此处作动词,可译为“追求仁德“实行仁德;“已,停止;不乎,表达反问语气,译为“不也吗。(2)“大凡”,大体上、大致;“以”,因为;“同道”,志趣相投、志向一 致;“同利,利益相同。参考译文:论语十二

8、章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学而)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里仁)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 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雍也)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 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泰伯)朋党论臣下我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 小人就好了。大抵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

9、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 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但是臣下我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所贪 的是薪俸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 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说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 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 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 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进。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 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商封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 的,谁也不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们的朋党的,谁也不及唐昭宗之时。但是都 由此而使他们的国家招来混乱以至灭亡。互相称赞、推举谦让而不疑忌的,谁也不 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虞舜也毫不猜疑地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讥笑虞舜被二 十二人的朋党所蒙骗,却赞美虞舜是聪明的圣主,原因就在于他能区别君子和小 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 的,谁也不及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 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