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九年级教案第八课.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240705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品九年级教案第八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思品九年级教案第八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思品九年级教案第八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思品九年级教案第八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思品九年级教案第八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品九年级教案第八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品九年级教案第八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日月无私照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平等的真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的生存条件、社会地位之所以有差别,就主要在于人际遇不同,懂得平等社会的建立需要大家的努力,需要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贡献,让学生了解平等社会的美好。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事例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学会辩证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育平等意识,坚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形成追求平等、正义的价值追求。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分析案例,体验平等 1. 呈现教科书第52页中的两个案例,学生阅读案例,并展开讨论。 2. 教师:“公平”和“平等”是现代社会两

2、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理念。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等?平等的真谛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些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3. 学生自由谈论对平等的理解。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平等的思想,并引出本课的教学主题二、新授:教学环节一:平等的含义 1. 教师呈现如下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平等的含义。让学生阅读后发表看法。 某单位车辆违反交通法规并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两人身亡。其中一人为某大学教授,另一人为进城务工农民。在理赔时,肇事单位认为,应给教授赔偿30万元,而农民工只赔8万。 2. 师讲述一组学者、思想家对平等的论述,学生阅读并谈自己对平

3、等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初步 理解平等的 含义,懂得公平公正对于人的重要性教学环节二:高低贵贱之辩论 以“人是否有高低贵贱之分”为题展开辩论。正方辩题为: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反方的辩题为:人实际上有高低贵贱之分。正反方分别用事例、他人的言论等证明自己的论点。 让学生通过辩论对公正和公平形成深刻的认识,深切体会平等的重要性教学环节三:维护平等 1教师:追求平等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现代社会注重人与人的平等。维护社会的平等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那么应如何维护社会的平等? 2学生就下面的观点开展讨论。 (1)我不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平等的问题与我无关。 (2)保护弱势群体,是政府的事情,我们个人做

4、不了什么。 (3)谁让他们生不逢时,生活条件差是他们的命苦。 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享有尊重的权利。良好的条件不是一个人获得人格尊严的前提条件。社会成员的人格尊严,需要法律的保障,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维护。(4)我是社会弱势群体,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5)像我们这种人,社会不会在乎我们的,学好不学好都一样。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处境不利的人,要用自己的奋斗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赢得他人的尊重。3学生就教科书第54页的蒋聪伶的故事开展交流,说说她的经历给自己以什么启示。学生也可以在课前查找有关自强不息的案例,在课堂上交流。4学生进行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不公正、不平等的观念,说出来,与他人

5、交流。教学环节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到捍卫人的尊严、维护人的平等权利是每个人的责任。无论是“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都要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责任,尤其是在社会中处于优势的人们,更要为帮助弱势群体尽自己的责任让学生懂得弱势群体应通过自强发展自己,赢得他人的尊重教学环节五:作业:完成高效课堂一课时作业板书设计: 第八课 日月无私照平等的内涵:(1)(2)(3)(4)平等的真谛 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与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教后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平等的脚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党和政府在保障人民权利方面所做的努力,知道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学会平等待人,不凌

6、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懂得为他人的幸福付出努力。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的政治、法律、经济等保证,以及我国的有关现状。教学难点: (1)查找有关资料。(2)教科书中的有关图表以及一些数字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方可理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学生自由谈对“平等”的理解 1教师:“平等”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理想目标。那么,什么是平等?我们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2学生自由交流对“平等”的理解。引出话题,并让学生初步整理自己对平

7、等概念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新授:教学环节一:了解历史上有识之士对平等社会的向往 1. 学生阅读并翻译古文礼记 礼运大同篇中的段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闲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 学生阅读古文桃花源记,理解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感情。 3. 教师:“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作者虚构的这个故事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战乱不断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疾苦有了更深的体会,于是构想出了自己心

8、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快乐,人与人之间极其融洽而友好。这样的社会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下面,我们一起来追寻前人的足迹,看看他们理想中的平等社会以及为追求平等而做出的努力甚至牺牲。 4. 学生交流中外历史上追求平等的人和事。了解历史上的有识之士对平等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认识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懂得实现平等社会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理解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的对平等社会的向往教学环节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维护人民平等权益所做的努力 1教师: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 推翻阶级压迫,由劳动阶级当家作主,最后消灭阶级差别。为了推翻三

9、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实践自己的诺言,进行了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党和政府在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重大成效。 2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并明确规定了公民在教育、劳动、医疗等方面享有的平等权利。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完善法律、制定倾斜政策、实施各种项目,在扶贫济困、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3学生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有关信息,交流我国政府在扶贫济困等

10、方面所做的努力。 引导学生具体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维护人民平等权益方面所做的努力教学环节三:了解我国的现状 1教师: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尽管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在维护公民平等权益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因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民个人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归纳起来,主要是:一是城乡差异;二是东西部地区差异;三是由社会转型而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劳动者收入差别过大。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6页中的图表及表下的阅读资料,了解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3教师呈现一组反映社会转型期低收入者出现原因的漫画,让学生理解

11、教科书第57页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自己身边或者自己家人受到社会转型影响的事例。 4教师:我国东西部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靠着优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发展较慢。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帮助西部边远地区发展经济,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党和政府为缩小东西部差异、改善西部人民生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5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总结: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感想等,对本课进行总结性发言。教学环节四:作业:完成高效课堂二课时作业板书设计:第八课 日月无私照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平等所做的努力 平等的脚步我国在社会公平公正方面的现状及原因正确认识社会平等教后记: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