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泉冷涩谁之过yu.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240298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泉冷涩谁之过yu.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冰泉冷涩谁之过yu.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冰泉冷涩谁之过yu.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冰泉冷涩谁之过yu.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泉冷涩谁之过yu.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冰泉冷涩”谁之过小时候,最不喜欢的课就是作文课,常常面对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作文题目愁眉苦脸,文思之泉冷涩凝绝。多年后,自己做了语文老师,又无奈地看到自己的故事在又另一群孩子身上重演.我常常反思学生作文中“冰泉冷涩”的僵局是怎样造成的,又靠谁来打破这种僵局,使这样的故事不再重演.我总感觉到我们新一代的语文教师责任重大,义不容辞.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找到症结所在,经过仔细分析我发现当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语句生涩,毫无生机,甚至不能言为心声。二、内容俗套,剪裁不合理,进而难以成文。三、立意无新意,主题不分明,通篇度来不知所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学生缺乏写作激情,疲于应

2、付作业。2、学生对读书态度浮躁,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敏感。3、不是生活的有心人,不会品味生活,盲目造车。针对以上问题,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也颇见成效.一、放下“写作文”的大架子,降低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写作训练方式,激发兴趣,点燃激情。当老师夹着一摞作文纸走上讲台,说到“这两节课我们写作文”,这大概是学生最不愿看到的情景,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将是搜肠刮肚地去生编硬造,好不容易写出几个字又无奈的划去,或者趴在课桌上抓脱皮。此情此景中,当然少不了老师的画外音“别着急,好好想想”“你看人家张三都快写完了,李四你才开了个头”。好端端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课,咋就成了痛苦的折磨!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这是谁之

3、过”?老师的责任不容推卸.我不再过多不知限定字数的作文,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可以分散写作训练在课文教学中.学了走一步,在做一步少说“我们布置一篇作文”来虎孩子们,多说“你也来试试,一定精彩”二、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语言积累,遇到好词好段好篇章,要求多读多背,最好做到分单元、分类型,有计划、有指导的摘抄和仿写。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多说多交流。三、要求学生注意搜集素材在进行课文讲解时,要以课文为范本,将课文中的语言、语法、句法和文章结构知识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此外,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领悟生活的真谛。要求学生加大写作知识的拓展、搜集、积累。搜集素材、积累材料的渠道很多,如可以直接收取家庭、学校、社会的人和事,还可以阅读报刊杂志、名篇佳句、优秀作文和网上资料等,都能开拓思维。接受的角度也不应只限于语言文学角度,还须从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广泛采集。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经验积累老师通过范文仿写,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定的作文体系,吸取别人写作的方法和经验。“仿写”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写作前,首先启发学生写什么、怎样写,如何下笔,树立学生写作信心。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审题、立意、谋篇,怎样安排结构,怎样开头结尾,怎样选用表达方式等写作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