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教学说明——“简中求道”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实践.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23995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教学说明——“简中求道”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教学说明——“简中求道”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教学说明——“简中求道”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题《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教学说明——“简中求道”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教学说明——“简中求道”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教学说明——“简中求道”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实践.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教学说明- “简中求道”的教学思想的课堂实践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朱占奎 第一方面 背景介绍2011年11月11号,我和另外两位特级教师,以“用导数研究函数”为题,在江苏省震泽中学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授课对象是震泽中学的高二理科班学生.1 教材分析“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高中数学的始终.对学生而言,“二次函数”从初三开始接触,高中学习数学、甚至学习物理时,它一直伴随左右,可以说“二次函数”是学生是最熟悉的,从而也感到简单.而导数工具用起来简单,同时也是解决函数问题的较为统一的平台,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对这些有所体悟.2 学情分析在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

2、“导数的概念”,会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性质”,因此,本节课是阶段性小结复习课.3 教情分析由于是借班上课,因此学情研究得不够深入,课上我主要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实时地观察、分析学情,在动态的变化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作为我的课题“简中求道:高中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的一次实践,本课我“中规中矩”,没有将它上成“示范课”,而上成“常态课”,仍然沿用我自己平时采用的“对话形式”上课,这对我来说也简单些. 4 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再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的模式,问题力求是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的,是通过简单变式生成的.5 教学目标 1) 理解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

3、性、极值、最值、零点以及两个函数图象的公共点等问题的联系与区别,会用导数工具的研究函数. 2) 通过由一个问题入手,从变式中提出问题,以“简”为视角,经历“零次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导数平台上的转化过程,探索函数的性质的统一求解方法. 3)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体悟“数学的简”、“过程中的简”和“心灵中的简”. 第二方面 教学简录情境引入 播放自己的火炬传递照片,同时,加以简单的说明:如果将火炬看成一个点,在传递过程中,就形成了优美的曲线,形成了激动的场面,汇成了和谐的整体.正因为有一张照片,说明就生动具体,学生体悟到图象的重要.接着生成问题1

4、.问题1 画出函数的大致图象. 简录 原始方法:列表、描点和连线; 性质法: 利用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和单调性等性质画图; 导数法: 利用刚学习的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再画图,对函数求导得到一次函数,再借助一次函数研究二次函数. 总结 原始方法操作虽简单,但取那些点,对于二次函数来说,由于学生熟悉,知道其性质,而对于复杂的函数,就必须研究能研究性质的工具,生成课题问题2 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图象. 上面可以知道用一次函数的可以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你用函数可以研究哪些函数的图象?总结 研究三次函数是常数的等函数的图象,并总结画图象中主要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从而生成问题3.问题3 用导数研究函

5、数的单调性 子问题1 ,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简录 ,转化成讨论二次函数在正实数集上的正、负和零,问题解决就方便了.进而通过加一个参数简单变式,生成子问题2.子问题2 ,讨论函数的单调性.简录 ,学生得出三种思路:1) 换元,令,解二次不等式得到.2) 去分母,转化成解二次不等式问题.3) 通分,同样转化成解二次不等式问题. 接着将结论作为条件,简单变式,生成子问题3.子问题3 在上单调,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总结 借助导数工具,研究比原函数简单的二次函数,并且是针对二次函数的简单的正、负研究,因此研究起来简单.同时比较自然联想到正与负的边界“零”生成问题4.问题4 用导数研究函数值的边界(极值、

6、最值、值域)求函数在上的最值.由于,因此只要研究已经已经的二次函数.总结:利用导函数的正、负和零将原函数要研究的区间分成几个单调区间,最值就简单了.由于最值和极值都是函数值的边界,比较自然的联想对于函数值定了,自变量究竟有多少个.生成问题5 问题5 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方程的公共点的个数.子问题1 已知函数和函数,如果函数的图象在上恰有两个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结合问题4,利用函数的图象,得出解答,在此基础上,加个字母,简单变式生成子问题2.子问题2 已知函数和函数,如果函数的图象在上恰有三个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总结:公共点问题可以转化成函数的零点问题,可以结合图象研究,有了图象

7、,比较自然地联想到与导数的零点有关的切线问题,生成问题6. 问题6 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的切线. 思考 研究过点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的公共点的个数. 总结 回归到一开始的函数问题.第三方面 简录剖析1 简单的内容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定位是“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思想方法总结”,因此选用处于配角地位的载体时力求尽可能简单,选择的都是一些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内容.选用的内容从直观上看,其实都很简单,相互之间也有联系:如果函数是“零次的” 图象是“水平的”;“将水平的倾斜一下”,函数成了“一次的”;再将图象“转弯一次”,函数就成了“二次的”;“转弯俩次”,函数则为“部分的三次的”等等.2 简洁的情境首先,我用自己

8、传递火炬的照片作为情境引入,因为这是身边的真实图形,它很直观明了,容易让学生进入探索的状态.同时,由于火炬传递是动态的,如果将火炬看成“点”,“点”连成“线”就自然了,这为后继的“描点”、“连线”、“画图”打下伏笔.其次,始终用二次函数作为知识的载体和问题的线索,自然地与一次的、零次的、三次的等函数形成了知识链,学生在这一条清晰的知识链牵引下,学习起来简单,知识再现时也容易.3 简单的模式依托知识间的联系,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再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的模式.这样的教学设计,比较简单,只需将重点放在“生成新问题后,如何设问、将问题引向教学的核心”.我们知道,如果载体复杂,往往会冲淡

9、主题而不能突出教学的重点.因此,本课尽可能围绕“二次函数”展开,尽量少地使用其它函数载体,从而为突出“用导数研究函数”这一重点腾出了时空.师生在解决问题中一起归纳出“如何用导数研究函数”.尽可能在短短的45分钟里让学生整体地、全局地把握其本质.4 简单的文化在宽松的、民主的课堂气氛下,让每一位学生一直有效地思考着.尊重学生、尽量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对话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释放情感、增长智慧.语言也简单,由于本节课是阶段性小结复习课,因此对于每一个问题,小结虽是必须的,但尽可能要简明.5 简单的“道”(1) 沿着符合学生认知的“道”.教学过程中,由于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再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的模式,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生成的过程中学生都是主体,因此课堂交流融洽,学生十分投入,正因为.(2) 学生探索“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道”.由于整个课堂都是围绕“二次函数”这一简单的载体,这样学生的主要精力花在探讨“如何用导数研究函数”的上,学生一直在“探索、发现、应用和总结”规律,而这些规律就是数学的“道”.(3) 学生在“再简单些”的视角下,在“简”的氛围中,体悟“数学大道”。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