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闵飞教学设计第22课宋词与元曲(教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239441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闵飞教学设计第22课宋词与元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2闵飞教学设计第22课宋词与元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2闵飞教学设计第22课宋词与元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2闵飞教学设计第22课宋词与元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闵飞教学设计第22课宋词与元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闵飞教学设计第22课宋词与元曲(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 宋词与元曲江镇 闵飞教学目标1知道词的发展及其基本艺术特点;知道婉约派词风及其代表作家柳永、李清照等;知道豪放派词风及其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等;知道元曲是是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关汉卿是最伟大的元杂剧作家。2通过对中国文学创作在不同朝代的特点的知识的梳理,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各课知识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并学会各学科知识的整合。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培养观察能力和从图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用口头语言对历史事件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能力。3通过对宋词、元曲名作的学习和分析,感受古代文人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并认识到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重点和难点重

2、点:宋词、元曲难点:理解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中国文学创作在不同朝代的特点。师生共同思考、回忆有关知识,回答不同朝代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这一问题: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中宋元时期正是词和曲的鼎盛时期。根据学生的思考、回答情况,适当给予提示,必要时可以诵吟。对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文学特点进行归纳,对中国传统文学在不同朝代特有的体裁形成总体印象。婉约词与豪放词1词的兴盛词、词牌。教材P132。联系语文学科知识,知道什么是词和有关词的知识。学生互相补充,进行解答:1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2它始于梁代,兴于晚唐、盛于两宋,因此有宋词之

3、说。展示或诵吟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过的一首词,引起学生文史结合的兴趣,产生探究的愿望。联系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各课知识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词的特点李白静夜思、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像教材P133。吟诗诵词,各抒己见:比较唐诗与宋词的差别,分析词的特点:1词有词牌。2词有格律,形式为长短句。3能“依律填词”。用多媒体展示李白的静夜思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导学生比较唐诗与宋词的差别,分析词的特点。通过比较,认识词本属诗之一体,经宋代无数词人精心琢磨,使之又产生出不同于传统诗歌的风貌。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出词牌名,并根据学过的知识各抒己见,加深对词的了解。

4、学生指出词牌名后指导学生回忆: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学过哪些相关的词作?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工具书查寻历史资料。3婉约词与豪放词柳永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材P132133。观看、吟诵两首词,交流感受,归纳两首词的不同之处,从中加深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了解:1婉约派词作侧重于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2豪放派词作具有气度超拔,不受羁束的特点。指导学生仔细品读后分析:1两首词内容不同的侧重点。2读后不同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宋词主要有婉约词和豪放词两种,分析两种词的不同风格。通过对两组作品的比较,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获得信息的能力。李清照声声慢、辛弃疾南乡

5、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材P133。看、读、品文学作品,分别指出两首词所属派别,并联系有关史实,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和表达的真实情感,随作者的感情对当朝统治者或愤慨或批判,从而产生对作者敬佩之情。讲练结合,让学生品味后指出分属词中的哪一派别?指导学生分析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认识不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其作品都是当时特定生活的反映。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归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分清两种词的不同风格。通过对宋词的学习和分析,认识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人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元曲1元曲简介元曲、元代戏曲壁画、元杂剧陶俑图。教材P134。仔细阅读课文和插图

6、,讲述:1曲所包括的散曲和杂剧内容。2述元曲曲调演唱,表述剧情,角色行当和四折“楔子”的内容。3看元代戏曲壁画,描绘图示的内容:壁画描绘的是一个散乐班登台献艺的情景;舞台上横幅表示,“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台上共有7男4女11名演员,后排5人是乐师;幕后有一名演员在看戏。1指导学生回忆宋代“勾栏”中文艺节目的表演形式。2简单介绍戏曲的产生过程。3元代是戏曲发展的成熟时期。提示学生从课本中寻找成熟的标志。4师生描绘元代戏曲壁画图示的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和从图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元曲代表人物元曲四大作家。明确元曲四大作家,根据课外接触到的知识,说出他们的代表作。介绍:1元代杂剧代表人物层出不穷

7、,有姓名可考的有500人,无名氏的约200余人,共约737人。2元曲的四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历史信息的方法。知道课外阅读对课堂学习具有很大帮助。3关汉卿与窦娥冤关汉卿像、窦娥冤插图。教材P135。看图,生动讲述窦娥冤故事,并通过对故事的了解,从而产生对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表示同情,对权贵们的恣意妄为表示愤恨的情感。各抒己见:为什么这一出悲剧能经历700年久演不衰?1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各种邪恶势力的真实面目,抨击了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反映了人民的新生;2最终窦娥冤情大白,正义得到伸张,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用投影仪或多媒体展示关汉卿像、窦娥

8、冤插图,讲述关汉卿的生平、代表作。1观看关汉卿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2观看窦娥冤插图,了解关汉卿的主要作品,提升对他的认识。3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介绍窦娥冤的主要内容。寓教育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理解艺术作品只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才会有其生命力。培养学生从理解戏曲内容到欣赏戏曲的能力,感受到以元曲为代表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为祖国戏曲的杰出成就而自豪。资料附录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声声慢 李清照(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板书设计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宋词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宋元文学 元曲 关汉卿窦娥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