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夏音乐之光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21959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华夏音乐之光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华夏音乐之光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华夏音乐之光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华夏音乐之光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华夏音乐之光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华夏音乐之光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夏音乐之光东海县第二中学 马胜利课型:音乐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等教学内容:欣赏古琴、琴歌、歌舞音乐作品。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线索与贡献。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并结合已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出了优秀的音乐文化。2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 、“交流与探究”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并能初步了解一些古代的乐器。3能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及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世界上古代音乐文化

2、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并不断吸收外国的民族音乐发展而成,中国古代音乐是世界文明中的一个宝库。今天,我们将把友谊的小船开到古代,带领大家领略古代的器乐、琴歌、歌舞,让大家领略华夏文化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乐器分类:1早在西周时期,就因为乐器制造的材料不同而分为八类称为“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1) 金类:指用金属制成的乐器。如:编钟、方响等。 (2) 石类:指用石或玉制成的的乐器。如:磬、玉磬等。 (3) 土类:指用陶器制成的乐器。如:埙等。 (4) 革类:指用各种皮革制成的乐器。如:各种鼓等。 (5) 丝类:指用丝弦来拉响和各种乐器。

3、如:古琴、瑟、筝等。 (6) 木类:指用木质制成的各种乐器。如:木兄、木鱼等。(7) 匏类:指用葫芦作音斗而制成的乐器。如:笙、竽等。 (8) 竹类:指用竹管制成的各种乐器。如:笛、萧等。 编馨:编馨是用特殊石头(如玉石)制成的具有若干固定音列的组合馨。 1950年在安阳武官村出土的殷代大理石馨,音色浑厚如铜;(图)骨笛:距今8700年的骨笛,是用鹤鸟肢骨所制,上钻七孔。经测定,已经具备七声音阶结构,至今仍可吹奏旋律湖,骨笛的出土,导致了先秦音乐史的补写,由于它的问世而逐渐完善起来的整部中国古代音乐史也有着再度认识的估价和必要,毫无疑问,贾湖骨笛史是迄今为止所见年代中最为久远的乐器。(图)埙:

4、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用土烧制而成,外形似蛋(或作各种变形),其大小近似中人的拳头,中空,顶端开一吹孔,胸腹部开一个或数个指孔。埙是除骨笛之外,已发现的原始时代乐器中唯一能确定地发一个以上乐音的乐器。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图)古琴:古琴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13个徽位,代表一年的12个月及闰月。琴面弧形代表天,琴底为平象征地,为天圆地方。编钟:编钟是由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的组合钟。1978年在陕西扶风曾出土了西周的青铜编钟,1979年在湖北隋县的战国曾侯乙墓出土了公元前443年的编钟,一套共65件,总重2500

5、余斤,总音域跨五个八度, 12个半音齐全,音色优美,效果极佳,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冶金和乐器制造水平之高超。80年代初,东方红一号卫星,带着编钟演奏的乐曲东方红升入太空,响彻环宇。 1987年12月,曾侯乙编钟邮票、小型张有声邮折,开国内外音响邮票之先河,再次把编钟的形声推向世界。三、欣赏古琴曲流水 1介绍古琴(看录象)(1)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在古代是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古琴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优良的古琴背面常有书法和印章,其内容一般包括琴名、诗文和制造者的姓名及年代,最能体现古琴的文墨之美。有西方音乐人评价:这个乐器的构造,是依据中国天

6、与地之间关系的观念而设计的,使人联想到传说中只有天上神仙才能听得到的音乐。 (2)古琴与古代文人的密切联系从三千年前的西周晚期开始,弹奏古琴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时尚,琴与文人共呼吸、同命运,同生存、共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文人抒情写意、修身养性与接受教育的常备工具。古代不少有成就的文人都是弹琴高手,如:春秋时的孔子、西汉的司马相如,东汉的刘向、马融、蔡邕、蔡琰,魏晋时“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等。古琴成了文人雅士生活中的亲密半侣。 2.欣赏古琴曲流水 (1)“知音”的故事请同学朗诵:“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 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

7、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并说说“知音”的故事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琴善于理解鉴赏音乐。伯牙弹奏表现高山的乐曲,钟子琴说:“多么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巍峨的泰山!”伯牙弹奏表现流水的乐曲,钟子期说:“多么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奔腾的江河!”无论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都听得出他的音乐所寄托的思想感情。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都没有弹琴了。)颇像我们学生中追星族 这是金志文的粉丝,那是平安的粉丝等等。 (2)作品介绍:乐曲充分发挥了古琴滚、拂、绰、注的手法,使流水形象更为鲜明,所以有“七十二拂流水”之称。此谱分九段一尾声,实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通过深

8、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层峦迭嶂,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的美国“航天号”宇宙飞船所携带的喷金唱片,录入了流水。 (3)欣赏古琴演奏大师李祥庭演奏的流水并思考:此曲描绘了怎样的音乐形象?从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流水以生动的音乐形象,描写壮丽山川,造成呼应效果,在人们耳际泛起滔滔江海的余响,令人欣然回味,抒发了宽广的胸怀和坚定不移的志向。)四琴歌阳关三叠1简介王维与阳关三叠:中唐时期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从小精通音律,善弹琵琶。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二十一岁时被任命为主管音乐的“太乐丞”。渭城曲是他送友人到安西任职而作,后被配上音乐,广为传唱

9、。因唱中有“阳关”这一地名,演唱时又往往将原诗叠唱三遍,便有了阳关三叠之名。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表达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 2朗诵与体会学生朗诵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渭城曲,体会诗歌的依依惜别之情。3介绍琴歌:琴歌是我国传统的音乐形式,是有唱词的琴(即古琴)曲。古代的歌,多以琴、瑟为伴,演唱者随琴声轻吟低唱,曲调多吟诵性。 4视唱与感受学生视唱四句原诗的旋律与歌词,感受歌曲的情感及音乐表达上的特点。5.欣赏五种形式的阳关三叠片段(1)埙独奏 阳关三叠(2)古琴独奏阳关三叠(3)女声独唱阳关三叠(4)改编后的合唱阳关三叠(5)用现代形式改编后的二胡独奏阳关三叠6学生探讨交

10、流你最喜爱哪一种表现形式,为什么?哪种更能表现依依惜别之情?(诗歌的前两句写景,点出了送友人的时间、地点和季节,并借“柳”寓“留”,表达了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借景抒情,用一个“更”字,把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表达得含蓄真挚。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歌曲前半部是原诗,音乐节奏平稳,速度徐缓,旋律委婉质朴、柔美抒情。后半部是后人加的长短句歌词,旋律中使用了切分音、变化拍子以及八度音程的大跳,使音乐起伏跌宕、富于变化,情感表达更为丰富,情绪更为激动,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深情留恋的真挚情感。)五、欣赏芈月传之芈月跳少司命祭舞少司命祭舞是东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歌舞大曲,祭

11、祀大典即将开始,芈姝有意撮合芈月和黄歇,故意饮下芈茵送来的凉性烈酒,借口说腹痛难忍,不能担任领舞,向女师引荐芈月替自己领跳少司命祭舞。大典之上,芈月与黄歇二人金玉之声,琴瑟和鸣,令众人刮目相看。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宫廷乐舞,是东周时期的保留节目,也是中国古代舞蹈中有相当影响的一部作品。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乐器、歌与舞,通过学习、欣赏,我们对华夏文明古国的灿烂音乐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感受美和欣赏美的同时,相信大家心里的收获一定不小,课后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你认为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在音乐方面对人类文明有哪些贡献?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它?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