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月考试题(一)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219172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月考试题(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语文月考试题(一)(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 号一二三四总分得 分亲爱的同学:走进2011年的9九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一、积累与运用 (共25分)1、请将下面一段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4分)看不厌,看不厌那些跑沙跑水在大野与草原上奔驰的马群;看不厌,看不厌那些战风战浪在蓝天中搏击云海的飞鸢和在波峰涛谷中飞翔的白帆;看不厌,看不厌那些穿山穿岭在大地上呼啸着前进的列车。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诱惑(yu ) 耸立(shng) 藐小(mo)B 痴想(ch ) 屡次(l ) 凹凸(o )C 凝成(nn) 嶙峋(xn ) 虾蟆( xi )D瞬间(shn) 迸溅(bng ) 鹤唳 ( l )3、找出下列句子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给我的幼想打了一个零分。 ( )、今天啊,我竞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疑成的海。 (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慢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 )4、下列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 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

3、这样。它为了生命 ,必须好好活着。小时候,我常伏一窗口 山那边是什么呢?A、踩 延长 瞎想 B、探 延续 痴想 C、探 漫长 畅想 D、踩 继续 幻想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学习。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C、漫步花丛,我闻到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D、新兴香荔远近驰名,是岭南佳果之一。6、小明要背诵一篇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文章,他觉得这个作业很难完成。请你邦小明想一个好办法来完成这个背书任务。(3分)_7、默写 (8分)(1)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2)绿树村边合,_。(3)_,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_。(4

4、)我寄愁心与明月,_。(5)写出一个含有“日”的完整的诗句:_,_。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解释加点字。(8分,每个1分)(1)与友期行 期:(2)去后乃至 乃:(3)元方入门不顾 顾:(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 至:(5)下车引之 引:(6)尊君在不 尊君: 不:9、翻译(6分,每个2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2分)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分)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分) 10、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4分) 三、 现代文阅读(一)门的悬念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新门似乎挺带“人缘

6、”,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这是一道玻璃门。11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门是最坚固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3分)答:_12文中说,“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这“易碎的梦”具体指什么?(3分)答:_ 13“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这句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答:_14对“如何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7、”这一问题,教导主任和校长持不同的观点主张,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回答。(3分)答:_(二)阅读下面课外选文,完成1923题。(共15分)抬起头来做人梁文福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

8、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15、结合第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答: 16、5肯定比500小,在第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3分)答: 17、阅读第段回答。(1)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2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