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发展沼气动力机制.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218221 上传时间:2024-04-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地区发展沼气动力机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地区发展沼气动力机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地区发展沼气动力机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地区发展沼气动力机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地区发展沼气动力机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地区发展沼气动力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地区发展沼气动力机制.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地区发展沼气动力机制 引言 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开始大力着手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在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我国承诺到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非化石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左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世纪年代初,为解决秸秆焚烧和燃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我国政府已经开始了农村沼气建设。经过近年的发展,农村沼气已步入新的发展时代.近年来,学者对农村沼气发展已有不少研究.方行明等()认为应将沼气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沼气池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纽带作用.王奇、李鹏等()认为在“三位一体”的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

2、式中,沼气经济实现了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能源效益的统一。周光龙等()认为沼气能源的开发拉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沼气开发利用,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其走上了文明富裕的道路,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林凤斌()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沼气经济性进行了评价,认为沼气在经济效益、投资回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四个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同时,也有学者认识到目前我国农村沼气发展的不足,邱陵()认为目前农村沼气建设系统缺乏精确设计和科学配套,建设质量缺乏监管和竣工检验,沼气启动缺乏合理配料和指导,日常管理缺乏长效的服务机制,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上述学者对农村沼气的研究对

3、本文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但鲜有学者对农村地区发展沼气的长效机制进行分析,没有对沼气建设长效机制的本质和规律的探讨。 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现状及原因 。现状 近年,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沼气发展迅速。当前农村沼气发展进入了建管并重、多元发展的新阶段.农村沼气建设量不断增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沼气功能进一步拓展,沼气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农用沼气仍没有在我国广阔的农村地区实现大规模、覆盖式发展。农用沼气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问题贡献率过小,不能达到节能减排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发展农村沼气事业任重道远. 。原因 (

4、)农民观念滞后、农村劳动力缺乏。占全国总人口的农村人口对科学发展观没有深入的认识,在发展低碳循环产业方面鲜有积极主动地努力和行动.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使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建、管沼池的劳动力不足;同时,种植面积和养殖数量下降,沼池缺少产气原料。 ()建设、使用沼气风险过大。沼气发展主要依赖政府推动和农民配合,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的资金源主要是政府少量补贴加农户自行出资。户用沼气池的风险主要源于预期收益和沼气池能否正常使用。由于我国农民长时间使用薪柴,一旦大力投资建设沼气池后不能使用或使用时间不长带来的损失是农民无法承受的.因此,农民对于收益预期持观望的姿态。 ()资金不足。尽管中央连年加大财政

5、支农力度,但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多,除去其他“三农”问题的开支,政府用于沼气建设以及实际分摊到户的补助资金就很有限了,加之农民收入普遍较低,除去生活、教育、医疗的开支,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沼气建设。 ()技术缺陷、管理体系不完善。沼池产气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当前,技术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目前还不能解决季节因素造成的产气不均。二是面对不同自然环境和实际情况的技术适应性.三是技术支持的持续性。四是沼气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和更新.沼气建成后的日常管理是维持沼气长时间、高效率使用的重要保证。由于农民缺乏相关维护保养知识,技术人员缺乏使单个技术人员服务范围

6、大,沼气池得不到及时维护,沼气池产气率降低、使用年限变短。 农村地区发展沼气的动力 .政府(源动力) 政府具有合理调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和义务.壮大国民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因此,政府是发展农村沼气的源动力。 ()政策支持。“三农问题自始至终都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政府和中央的每个“一号文件”都聚焦于“三农。国务院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中明确提出加大对生物质能源开发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规定,适宜农户沼气的普及率要从的发展到超过,年均新增长率要高于%。 ()财政支持。“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入亿元用于发展

7、沼气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农村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以及沼气发电等.政府的财政支持将极大地提高农民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 。企业(核心动力) ()经济利益驱使。我国广阔的农村沼气市场对沼气企业具有极大诱惑力。政府优惠政策带来的低成本使企业获利更多。 ()抢占农村新兴低碳市场.市场经济体制下适者生存,不能满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高能耗、重污染企业都将面临淘汰。中国农村巨大的沼气市场是这些企业转型的良好的切入口。产业沼气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需求和市场。原料的资源量充足,发酵技术和配套设备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进入农村沼气市场有利于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在未来激烈的新兴低碳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 .农民

8、(根本动力) ()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美好愿望。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与城市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民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强烈的愿望.使用沼气能让农民在农村逐步感受城市的生活环境,因而,农民对于发展沼气有一定的认同感。 ()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减轻体力劳动负担。沼气建成后,农户使用沼气供能、照明,使用沼渣、沼液肥田,有效的降低了其生活、生产成本。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沼气发展的动力机制 。政府驱动阶段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农村事业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我国目前农村地区民间资金匮乏,对于发展沼气,期望农民在短时间内集资成为建设沼气的主导力量是不现实的。又由于农村吸引

9、投资的能力较弱,很难通过吸引社会规模投资建设沼气。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农民思想觉悟还不高,农民市场还处于待开发状态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才能形成驱动效应。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对沼气的财政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农村沼气产业.积极宣传使用沼气的裨益,鼓励农民使用沼气,并对其资助补贴。 .政府与企业共同驱动阶段 在经历政府驱动阶段后,农村沼气建设将进入政府与企业共同驱动阶段。企业参与到农村沼气建设中来是因为企业能够从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中获益。这一阶段,政府依然保持对农村沼气建设的各方面支持,这样,即形成政府和企业共同驱动的两股动力。

10、 。社会驱动阶段 在经历了大规模的政府财政支持和企业融资阶段,农村沼气建设将进入社会驱动阶段。在这个阶段,政府的投资将大大减少,资金投入的主体将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在上两个阶段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试点”沼气企业将形成强大的惯性动力。对于农民来说,通过对沼气的深切认识和感受沼气带来的切身利益,农民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投资环境的优化和市场的逐渐打开,投资的风险也就减小了,企业的积极性也将大大增强。最后,政府应由投资者转变为管理者,减少直接投资,鼓励社会集资,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沼气知识宣传.得益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沼气必然要向市场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