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21770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论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论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论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和发展低年级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一项最基本的任务。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就不可忽视儿童早期“说”的语言训练。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是同时发生发展的,口头语言又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借助语言表达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我确定了“培养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课题,希望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认知力。一、语言的含义及表达能力的重

2、要性“语言是什么?”人类很早就关注语言:语言是存在、语言是中介,语言及其理论的发展是有逻辑的。马克思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是一种行为,具有认知、表达与交往功能。语言作为人同世界关系的中介,是有其本质和特征的,它有以下多重含义(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语言是一个符号体系。(三)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文化载体(四)语言具有特殊的生理基础。二、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现状在母语环境下,语言表达一方面是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条理的讲述自己所见所闻,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是在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气组成词句。由说一句话到说几句话,由说几句话到说一段话,用自己的语

3、言表述课文内容、表述不明白的问题、表述学习体会等。但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词汇贫乏,掌握的句式也有限,因此语言表达能力很低,说话不完整或表达观点不明确。学校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场所,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发现,现阶段小学生低段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二) 缺少表达的机会与平台(三) 存在表达上的困扰三、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对策(一)创设良好语言环境1 .充分利用课文插图, 运用观察和想象说话“注提”使语文课本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 对小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 感染力。可以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如出示一幅图,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画

4、面的内容, 然后再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叙述的, 说出自己叙述的跟课文中写的有什么不同, 怎样叙述比较好等。叶圣陶先生说过: “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 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低年级语文课文中的插图, 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方便, 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联想的天地, 通过静止的画面, 可以联想各种活动的动作、表情、语言, 并把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给学生再次提供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课时,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海底的产物后, 放配乐朗读和幻灯片, 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 眼前静止的彩然画面, 在悦耳动听的配音朗读中便活了起来, 他们仿佛真的来到了海底世界, 看到了色彩斑澜、形态各异

5、的珊瑚, 穿往如梭的各种鱼, 听到了各种奇异的声音, 这时再让学生把脑海中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便跃跃欲试, 一篇篇富有想象力的短文就脱口而出了。板书存在于每一堂语文课中, 它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现代语文教学主要凭借手段之一, 被称为无声的语言。把这种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 这又是一种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方式。利用层层分明概括全貌的板书, 不仅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而且能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氛围, 使学生根据板书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根据板书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2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说话课,即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已逐渐占有

6、一席重要的位置。因此,实施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教学大纲上强调的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听、读的核心是“正确理解”,说、写的核心是“正确运用”。“正确运用”就是语言表达要明确,无论是说还是写,都要求得到好的效果。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就不可忽视儿童早期“说”的语言训练。(1)创设交际习惯的环境儿童的交际习惯是在口语交际实践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个过程就是儿童在语言交际上的认知发展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 教师应当积极创设良好的外在交际环境(包括开放的环境、生活的情境、普通话语境等) , 促使

7、儿童认知自己在整个语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 并努力使自己的话语与整个语言活动的预设主题相适应第一淡化权威意识, 创设开放的环境。教师宜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 将自己看作交际过程中的参与者, 平等地与儿童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交流, 语调适度, 不宜过高过快, 以免引起学生的紧张。语言富于儿童化, 容易生产亲和力, 如:“瞧, 太阳公公笑红了脸, 夸奖大家早早到学校。”再如:“小朋友们把耳朵叫醒,听我这个大朋友讲故事, 好吗?”并且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 教师处处体现对儿童的尊重与关心, 为他们提供自主表达与自由表现的机会。评价的语言以激励为主, 唤醒儿童说话的信心。如:“这

8、位小朋友说得真棒, 还有谁也愿意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我们都感到你有进步, 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更好了, 再试一试。”“瞧, 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 谁帮老师改正错误?”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儿童创造了一个更自由的空间, 让他们敢说话、能说话, 说感兴趣的话题, 正所谓“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第二从生活中取材, 营造生活的情境。口语交际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 因此教师宜利用课堂这一活动阵地, 将交际的内容向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导。具体来说, 可以借助音像播放、图片展示等手段, 通过言语启发、肢体表现等途径, 密切联系生活、摹拟生活, 营造出特定的生活情境, 促使儿童情不自禁地走入情境中, 唤起

9、儿童内心感受, 激发其说话的欲望。这类主题如: 到文具柜台买文具, 去水果店挑水果, 看望医院的病人, 给亲人拜年等等。第三统一使用标准语言, 形成普通话语境。教师在创设交际环境时, 要尽量减少方言的干扰, 营造使用普通话的语境。这既是便于交际与理解的需要, 也是规范语言、培养儿童说普通话习惯的需要。教师当然要先从自身做起, 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 给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其次可以采取“戴小红花, 争当普通话小能手”等灵活的竞赛形式,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用普通话2)参与者自我提升的过程儿童作为交际活动的参与者, 对其自身而言就是一个水平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0、学生:首先, 要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其次, 要增强学生的对象意识。再次, 要增强学生的目的意识(三)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1.培养学生说话的正确方法学生有时怯于说话是因为不会说话,这时老师就要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如回忆式, 点题式, 总分式等等说话方式。课堂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是说话练习, 教给学生回答的方法也很重要。如经常提问的“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就要求学生用因果复句来回答;若辩论性的问题, 要用“我认为”、“我觉得”、“我的想法或看法是”来引出自己的论点, 然后说明理由。有些问题, 学生知道要回答的内容, 可不知道如何开头, 这样就需要教给学生开头的方法。如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作者是从哪几

11、个方面来描写小镇的, 重点写了哪些材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回答的方法就应该是“作者是从_、_这几个方面来描写小镇的。重点写了_这些材料。这样写的好处是_”。学生掌握了这些最简单的说话的方式, 再加上正确的内容, 说出的话一定会很清楚, 很有条理, 让人一听就明白。让学生掌握语言方法,习惯用正确地方法来表达自己想法。2.培养学生礼貌用语的运用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

12、言习惯。利用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语言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如通过诗歌“客人来了”使孩子知道妈妈不在家时,客人来了,小朋友要像主人一样热情有礼貌地招待客人,给客人倒上一杯茶,说:“阿姨,请喝茶。”客人走时,送到门口,会说:“阿姨再见。”孩子在文字作品里,学到了礼貌言行,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教师应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另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教师的辛勤教育外,父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也非常重要,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教育,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

13、基础。这种培养能把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时的拖腔做调,方言土语改善;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提到发展,学生思想活跃、善于动脑、敢于动口、乐于动手;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说中学、学中说、玩中乐、乐中求发展的学习模式,从而增强了他们说话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话水平,更对将来的人格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以上的观点是我在几年教学实践中一些肤浅看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时,怎样把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掌握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如何在学生表达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其表达能力等。作为对现阶段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益探索,其中可能存在一些考虑不成熟之处,希望能给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