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21582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题:第一课 远近的奥秘教学目的: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具学具:范图、作业纸、绘画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2、新授:(

2、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2)什么是透视呢?(3)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4)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5)师示范先找到消失点。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3、;(4)整理画面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作业展示五、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课题:第二课风景写生教学目标: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教学重难点: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

4、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四、作业点评。课题:第三课 心中的风景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教学重难点: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教具学具:风景挂图、水彩画工具材料、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一)观赏导入,板书课题。 (二)新授 1、选景构图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

5、,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 (见步骤图)。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 (三)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 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五、课后拓展:1、

6、可以利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作风景画。课题:第四课 会动的剪影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教具、学具准备: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

7、,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三、剪影表演 各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课题:第五课 水墨画动物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2、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中国画工具特性。3、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

8、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教具、学具:几张小动物的照片、笔墨宣纸等国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二)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讲述调墨调色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修改调整完成三、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五、课后拓展: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进行水墨画临摹、写生、创作。 课题:第六课 形体切挖教学目标:1、

9、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2、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具学具:制作材料(萝卜、橘子、苹果、土豆、肥皂等)花泥、小刀、橡皮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阶段2、发展阶段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 3、学生作业: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作品展示:五、课后拓展:用彩纸经过镂刻、剪贴,制成一件柱形的艺术品。课题:第七课 我们做乐器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

10、,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乐器。2、设计乐器。 教具学具: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1、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2、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3、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4、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5、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

11、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二)发展阶段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 大鼓 手鼓 手鼓 响板 笙 古琴 笛子 二胡铜钹提琴排箫吉他 埙 沙锤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1)观察教材中的几幅插图,看看这些乐器是用什么制作的?怎样制作的?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A、杯子里放入不同容量的水(液体)。 B、易拉罐里装入不同容量的水,悬挂在木棍上。 (3)教师给

12、学生介绍几种简易乐器的制作方法: A、沙锤:在易拉罐里放一些粗沙子,把口封好(也可以再加一个手柄),这样就制成了一个沙锤了。连续摇动产生下雨的声音。 B、竖笛:用黏土做个竖笛,六孔的好做,一个空心管,依次六个孔,最上边是吹的那个横口。 最最简单的:用纸也行,用手工纸粘成一个空心管,剪六或八个孔。最上边是吹的那个横口。几分钟即成。材料:一般的稍厚纸都行,剪子,胶水。 C、找两片比较嫩的竹叶子,叠在一起,但不要太紧。 然后撅着下巴(具体很难描述),就是尽量使得出气平稳且只有一丝。嘴巴不要碰到叶子,隔着2毫米的样子。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

13、的讲评。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四、 交流与评价:1、 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课题:第八课 宇宙之旅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3、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2、导入课题3、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4、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

14、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二)发展阶段1、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2、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3、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4、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5、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6、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7、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四、展示评价阶段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五、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课题:第九课 保护文物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通过欣赏 、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文物。2、绘制宣传小报。教具学具准备:文物资料、制作手抄报工具 教学过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