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网络.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215478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网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网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网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网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网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网络.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网络一、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特别是初、高中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影响、迷恋网络的原因,我对学校学生上网情况作抽样调查,测查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2、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查资料,部分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入过不良网站。对于上网的感觉,有85%的学生觉得开心、舒畅、爽、刺激。3、在网络中沉迷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那些学生大多选择去网吧上网。4、大部分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

2、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10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极少数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几乎是天天想去。5、上网的经济来源,65%的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不愿细说。6、父母懂得网络知识的只有8%;对于学生上网,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见网色变,禁止学生上网。 二、对策 (一)从学校方面出发1、加强思想教育网络带给了学生巨大而无限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中学生由于年龄小,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老师,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

3、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著名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指出:“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是无法起作用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让痴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自拔却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 2、把电脑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以活动训练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办板报、开班会、资料查询等

4、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在活动中说说、看看、查查、写写,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动中学生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角色出现,而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参与活动进程。因此,学生有了独特的亲身感受,才会不知不觉中明白了网络所带给他们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网应有所选择与控制,进而达到自我克制的目的。3、以爱感染学生学校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场所,无论学生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学校里他们都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留守的学生,教师首先应了解他们的现状,拟定教育方案,加强爱的教育,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生活、学习、同学交往上给他们多加关心和照顾。对于弱势群体,老师应组织活动小组,在他们的生日

5、开展祝贺活动,赠送生日礼物;做好家访工作,促进家庭和睦气氛的形成。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素质,科学教育学生,给学生多一点儿精神上的爱。因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我们学校的温馨苑、知心姐姐已经走在了德育教育的最前沿。4、转换教师角色据调查研究,部分学生因为上网影响了学业,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网络,而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习中出了问题。网络对人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那些学习上不成功,受老师训斥比较多或缺少朋友的学生,他们很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对生活、学习成功的学生则不会有太大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

6、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关键。”在此,我们镇中开设了“知心姐姐”“温馨苑”,提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平台,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学习的引路人,正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5、转变学习方式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时代冲击着教育,以前相对简单的讲和答的课堂教学模式日趋失去其主导地位。利用网络,优化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人灌或人机灌,而是可以自由且自主的寻找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网络,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内涵,我们教育者积极倡导把网络当作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课堂的延伸,成为

7、学生课程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不是将网络作为玩游戏、聊天的代名词,应让学生的主体发展、能动发展和综合发展得以实现。6、丰富课外活动现在的中学生,除了教室、厕所、食堂,就是家庭,根本没有活动的空间,就连双休日,也不例外,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学校也做到:拓展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减轻学业负担,学校还应组织了许多兴趣组:如学生们喜欢的体育、绘画、书法、弹琴、舞蹈、手工制作等,另外建议学校的电脑房周末或课外活动应对学生开放,必须有专门老师指导,让学生查查资料,交流体会;尽量把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少受网吧的引诱,促进身心健

8、康。(二)从家庭方面出发1、正确对待网络从问卷前测中,我们发现家长对于网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放任不管,孩子一要就给买,要么严加管制,见网色变,其实这两种态度都很极端,很偏面,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在鼓励、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学生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学生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对此现象,我们和班主任一起组织一次主题家长会-网络时代中的家庭教育。为了防止学生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该与学生建立安全上网规则:善于在网上学习,

9、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别人。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随意相信网友。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要控制上网时间,有一定的自制力。不轻易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2、做学生的倾听者、引导者。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家长、老师都把自己的成功种植在学生身上,希望通过学生的出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学生,背负着重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要求学生,他们有着很大的不满与反抗,他们渴望与人交流、与人倾诉、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关心(包括身体上的与心理上的)。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家长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了解学生,做学生的倾听者、引导者,与

10、学生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家长绝不要老以一种我是家长,你必须服从的态度来教育孩子。另外,家长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3、掌握网络技术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7%的家长根本不懂网络的有关知识,只有16%的家长比较熟悉。好多家长为了我们的学习,省吃俭用买了电脑,却发现我们这些学生玩游戏入迷,好不痛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家长首先要熟悉网络,帮助孩子安全使用网络,这也有助于改变自己的消极形象,消除与孩子的代沟。作为家长,只有熟悉网络知识,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父母可以与学生一起上网,一起探讨网络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又可以增进父母与学生的亲子关系。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教师应统一认识,既要支持、鼓励学生上网,又要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引导疏通的义务,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对更多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摸索互联网上其它异彩纷呈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游戏和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