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语文教学变得多元化.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21135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让语文教学变得多元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媒体让语文教学变得多元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媒体让语文教学变得多元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媒体让语文教学变得多元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让语文教学变得多元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让语文课堂得更精彩内容提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能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形象感知,使学生受到“情”的诱导,获得“真”的感受,得到“美”的熏陶,以抽象变为具体,以静为动,化虚为实。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语文课堂更精彩。关键词;多媒体激活兴趣 感性与理性 创设情境 美的熏陶 化静为动化虚为实 课堂精彩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知识领域和传导授业的有利途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人们

2、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可见,以声光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知识的获取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中脱颖而出,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而受到教师的青睐。这里,我仅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一、激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天地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表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要,“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

3、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探索和学习。”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成为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CAI课件、音响、图象等,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天地。1、形象感知,使学生受到“情”的诱导.很多教材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文中人物形象放大、缩小、动画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如第十册丰碑

4、,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揭题后,教师提问:丰碑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接着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第三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导入第七节的学习,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军需处长的表情、动作、穿着等,使学生了解军需处长是被严寒冻死的。接着,教师通过富有感情的范读,引导学生思考: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的?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他的这种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

5、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大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视觉上的差别,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2、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通过程序设计,模拟过程,达到真的目的,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的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第十册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

6、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它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模拟过程,视听结合,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词语理解更为深刻透彻。模拟过程,还能使课文重点理解更为方便。例如:飞夺泸定桥另一重点段“抢时间”的教学中,教师即可运用多媒体模拟敌我双方抢时间的经过,使学生很快就能了解重点,进入课文的情境中。3、创

7、设情境,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多媒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很多教学都是从“境”与“情”的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如果把枯燥无味的僵死的文字符号变成一个活生生的画面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多媒体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象、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以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总理

8、的一片深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开始,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总理逝世的那天,举国上下,悲痛万分,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总理呢?以音乐渲染情境,学生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了文章的意境之中,直接而有效。()以画面再现情境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可爱,在欣赏了太空所见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蓝白交错,美丽极了后,教师可说:让我们再到地面上,我们的身边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出

9、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地球多美呀!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多媒体演示:化工厂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乱砍乱伐,山上一片荒芜,到哪里去寻找绿色?展现美的画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现丑的情景,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二、点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以抽象变为具体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语言文

10、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清晨,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

11、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静为动,化虚为实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第六册荷花一课,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进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兴趣激发为先导,以视听为手段,以提高课堂参与率为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目的。总而言之,运用多媒体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更加富有魅力。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