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荨麻疹.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206760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冷性荨麻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寒冷性荨麻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寒冷性荨麻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寒冷性荨麻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寒冷性荨麻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冷性荨麻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冷性荨麻疹.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麻各半汤【功能】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主治】太阳病,风寒郁于肌表,不得外达,症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赤,身痒无汗。【主治】太阳病,风寒郁于肌表,不得外达,症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赤,身痒无汗。【临床应用】1 用于体虚弱者感冒、恶寒、头痛、发热、咳嗽、皮肤搔痒等症,主治风、寒双感之表证。2 本方是桂枝汤与麻黄汤二方各取其半,合为一方,故名。【现代药理】1 发汗解热:麻黄、桂枝能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机体散热。2 止痉镇痛:桂枝、白 芍 能缓和平滑肌和神经痉挛。3 袪痰止咳平瑞:桂枝、甘草能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稀薄痰液、易于咳出。杏仁、

2、麻黄能抑制呼吸中枢、舒缓支气管平滑肌痉挛。4 抗流行性感冒病毒作用。【用法】饭前温服或饭后温服.临床经验 麻桂各半汤治疗荨麻疹一例患者,女,岁,半月前突发皮肤瘙痒,经郑州五院诊断为荨麻疹,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效。一周前来我处就诊,同科大夫给予肌注地米扑尔敏,维丁胶性钙后痒止而复来。给予氯雷他定口服无效。刻诊:皮肤瘙痒,皮肤无皮疹,皮色无改变。以夜晚为重,因瘙痒而无法入睡。搔抓后更痒,皮色不变,遇风加重,素有四肢发凉,怕冷。辨证:寒邪郁表。治则:微散风寒。 方药:麻桂各半汤桂枝,麻黄,白芍,甘草,杏仁,生姜三片,大枣枚。夜晚为阴,夜间加重,为阴邪所致,风寒为阴邪也。抓后更痒皮色不变,为风寒客于肌表,

3、欲出不得,非为血热所致。遇风加重,是阳虚于内。桂麻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此例虽无发热恶寒,但是素有四肢发凉,怕冷,为素体阳虚,遇风寒外袭,阳气无以御邪,风寒之邪客于肌表,正微无以驱邪外出,邪轻无法入里,风寒郁于肌表,邪正交争,战于营卫之间,欲汗不得,阳郁不伸,邪郁不解,故身痒。用麻桂各半汤微发其汗,邪随汗解。 此患者服上方三剂后,不知不觉间痒止。麻桂各半汤加味治疗寒冷性荨麻

4、疹92例摘要:目的 观察麻桂各半汤加味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麻桂各半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10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每日1片,10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寒冷性荨麻疹的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复发率为4.17%,对照组有效率为72.72%,复发率为13.64%,两组有效率与复发率分别比较,P0.01。结论 麻桂各半汤加味对寒冷性荨麻疹有确切的临床疗效。黎华明摘要:目的 观察麻桂各半汤加味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

5、两组,治疗组给予麻桂各半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10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每日1片,10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寒冷性荨麻疹的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复发率为4.17%,对照组有效率为72.72%,复发率为13.64%,两组有效率与复发率分别比较,P0.01。结论 麻桂各半汤加味对寒冷性荨麻疹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关键词:麻桂各半汤;寒冷性荨麻疹;中医药疗法 下面的文章是医学论文写作网整理并给分享出来的麻桂各半汤加味治疗寒冷性荨麻疹92例,寒冷性荨麻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物理性荨麻疹,是人体暴露在冷环境中引起的过敏反

6、应,俗称“风疹块”。表现为接受冷刺激后皮肤、黏膜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危及生命。中医称之为“瘾疹”。本病易反复发作达数月或数年以上,而治疗颇为棘手,临床大多数医生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停药后易复发,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用麻桂各半汤加味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寒冷性荨麻疹患者92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近3年确诊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1869岁,平均(37.38.2)岁,病程3个月至6.5年,平均(3.11.13)年。对照组44例:男

7、20例,女24例;年龄1869岁,平均(34.87.6)岁,病程2.5个月至6.0年,平均(2.81.24)年。通过统计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诊断参照文献1。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特点,多见于被冷风吹拂、接触冷水或寒冷物质刺激后,皮肤出现瘙痒及水肿性风团等。瘙痒剧烈,时隐时现,遇热则减轻,遇寒则加重,消退迅速,不留痕迹。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麻桂各半汤加味,组成:麻黄(后下)8g,桂枝(后下)8g,杏仁10g,白芍20g,甘草6g,荆芥10g,防风10g,黄芪40g,白术15g,桃仁8g,红花8g,丹参15g

8、,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4 对照组 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 1天1次口服。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2 结果2.1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风团数量、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瘙痒程度、每次发作次数及其冰块实验的测定。停药3个月后观察复发情况。2.2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荨麻疹评分标准2进行评分比较,按症状体征用4级评分法,计算每次观察时的症状和体征总积分(TSS),根据积分变化率进行疗效评定(参照表1)。计算TSS差值(治疗前TSS-治疗后TSS)和TSS变化率(TSS差值用药前TSS),根据TSS变化率进行疗效评定3,基本痊愈:

9、TSS变化率0.9;显效:0.6TSS变化率0.9;有效:0.2TSS变化率0.6;无效:TSS变化率0.2。2.4 疾病临床症候总疗效比较 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复发率为4.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2%,复发率为13.64%,治疗后两组间有效率、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 讨论寒冷性荨麻疹属于中医的“瘾疹”范畴,而且是其中比较顽固的一个类型,冬春季发病率较高,遇风、寒、冷加重。主要表现为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风团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大小、形态不一,可小如芝麻或米粒;大至巴掌,略高出于周围皮肤,时隐时退,退后不留痕

10、迹。诸病源候论风瘙瘾疹候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搏,则起风瘙瘾疹”。本病多见于平素体虚,卫外不固,复感风寒者,风邪与寒邪搏于肌腠而引发本病。因此外感风寒为发病外因,为标;而气虚卫外不固是发病的内因,为本。本病为本虚标实,属风寒外束证4,证见风团色泽淡红或苍白,风吹、受寒或接触冷水后,风团和痒感加重,得暖则减,伴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当以祛风散寒,益气固表为大法。现代医学上,以地氯雷他定为代表的抗组胺药在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服药后易出现头晕、嗜睡等副作用,停药后容易复发。笔者就是在此理论上将麻桂各半汤加玉屏风散及活血祛风散寒之中药组成上述用方,以

11、祛风散寒,益气固表见长。麻桂各半汤出自伤寒论第23条,系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合方,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麻黄、杏仁、甘草组成。伤寒论第23条云:“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条文中明确指出此处“身必痒”系由风寒束表,阳郁不得宣泄,邪欲解而不得解所致。该方为辛温轻剂,取桂枝汤调和营卫,疏通血脉,祛除稽留之风邪之功,麻黄汤疏风散寒,通达经络,驱邪达表之功合二为一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麻黄能抑制过敏性介

12、质的释放;桂枝对嗜异性抗体的反应显示出抑制补体活性的作用5。实验研究表明,麻桂各半汤对抗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皮肤瘙痒效果较明显,两方相合后能增强其抗过敏作用6。加玉屏风散之防风、黄芪、白术,重用黄芪能益气固表,白术能健脾燥湿而扶正,术芪合用补中焦,以资气血之源,抵御风邪,防风能走表祛风,为治风圣药,助术芪固表而不留邪,驱邪而不伤正。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有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7。风邪是导致寒冷性荨麻疹的关键因素,风胜则痒,因此加用荆芥加强祛风之力,桃仁、红花、丹参为血分药,养身活血,使周身气血畅通,体现了传统中医的“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特点。现代药理学研究,丹参

13、可使微循环血流显著加快,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多,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同时具有提高免疫功能作用8。诸药合用,标本兼治,使营卫通利,血脉畅行,则风邪、寒邪无以存留而自灭,治其本。本研究结果表明,麻桂各半汤加味不仅能使寒冷性荨麻疹的风团数量减少,风团发作频率降低,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而且能显著降低其复发率,无明显副作用。说明中药治疗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具有突出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喻珍桃 女 32岁 因以夜间皮肤瘙痒一月余 于2010年11月25号来我科就诊。患者自述一月前无明显诱以晚间出现皮肤瘙痒为甚,剧痒难忍,起初为粟米样丘疹,剧抓后变成斑丘疹,

14、呈云片状,至白天自行缓解。 患者4个月前顺产一小孩(第三胎),生活及居住环境差,产褥期经常冷水洗衣及打短工。诊断为:荨麻疹。来我科后先西药治疗三天(10%葡萄酸钙2.0克,维生素C2.0克 50%葡萄糖60毫升静推)未效,于2010年11月28号改中医药治疗,舌质淡台白,脉浮细。产后体虚感受风寒后,寒邪久郁于表,正气欲抗邪外出,又不能得小汗出,阳气怫郁在表,不能发泄。故仿仲景之意,拟桂枝麻黄各半汤,轻发汗解表不伤正,麻黄4克 桂枝4克 杏仁4克 白芍4克 生姜10克 甘草4克 大枣10枚 瞩其热服后盖被稍歇,服一剂喜述痒减大半,效不更方再服两剂痊愈。(本人是学西医临床的,酷爱中医,不才之处请多

15、指教,谢谢。)那些中药可以治疗寒冷性荨麻疹麻黄克、白鲜皮、地肤子各20克、金精草15克、龙戟草10克,水煎温服,或经提炼加工粉碎后装入零号胶囊,每日3次每次6粒,温开水送服.一般患者20天左右治愈,重者1-3疗程痊愈。型号 套合长度(mm) 平均重量(mg) 重量差异 胶囊容积 (ml)0# 20.7-21.7 976 6% 0.67 寒冷性荨麻疹的中药食疗 冬季外界温度下降,有部分人被冷风吹着或接触冷水后,身上会发生风团,且十分瘙痒。这是一种叫“寒冷性荨麻疹”的皮肤病。当身上发生风团后,在接受皮肤病专科医生药物治疗的同时,不妨同时接受温阳益气的中药食疗,这样可以提高疗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萧山区级名中医、区皮肤病医院的高宜云主任医师为此向我们介绍了两种中药食疗方法。方法一: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6克、防风3克、当归15克、生姜30克、羊肉1000克,加葱白、黄酒、酱油适量红烧,每日分次食用。方法二:黑芝麻、核桃仁、亚麻籽各3份、蛇床子1份,分别炒香研粉,加红糖10份搅拌均匀,每日适量、分次以开水冲服。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采用中药水煎趁热局部外搽收到很好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