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措施.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206640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措施.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措施 1月6日,烟台招远市一热电车间工程,浇注混凝土基础时,塔机吊钩突然从空中坠落,击中施工现场作业人员,造成1人死亡;3月10日,济南槐荫区一村旧村改造工程,因塔身一标准节开焊,造成塔机起重臂倾翻,将1作业人员当场砸死; 3月16日,威海乳山市一住宅楼工程,在安装塔吊时,因基础承载能力不够,塔机倒塌,造成2人死亡; 4月19日,青岛城阳区一住宅楼工程,因塔吊前臂拉杆穿销未锁定牢固,塔机作业时,前臂突然折断,将1施工人员当场砸死;4月28日,一场短时风力在10级左右的强风伴随着雷雨袭击了我省,造成枣庄一正在施工的居民小区7台塔吊倒塌,1人死亡,济南、临沂等地也有塔

2、吊、彩板房倒塌。 一、工程案例 案例一 某大酒店工程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 1、事故概况 某大酒店工程地下1层、地上20层,为现浇框筒结构,建筑面积3.6万m2,事故发生时已完成9层结构施工。2003年11月20日6时05分,该工程发生1起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死亡3人,这是一起典型的人为责任事故。 2、事故经过 因施工需要,该大酒店工程项目部向某建筑总公司建筑机械租赁公司租赁了1台SCD200/200A型双笼施工升降机,由具有安装资质的租赁公司下称安装单位自行安装。2003年9月20日,租赁公司、设备生产厂家派出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到场安装。至11月15日,该施工升降机导轨架安装到28.8m

3、(19节标准节)高度,并在建筑结构2层、5层楼板面分别设置两道附着装置,但上行程开关曲臂未固定,上极限限位撞块、天轮架、天轮、对重均未安装,安装单位未对施工升降机进行全面检查,亦未办理验收手续,即于11月16日向工程项目部出具了工作联系单,申明“安装验收完毕,交付贵项目使用,并于即日起开始收取租赁费。11月20日6时,由无证上岗操作的女司机开动该施工升降机的一个吊笼载2名工人驶向6楼,吊笼运行超出导轨架顶后从高空倾翻坠落,吊笼内3人当场死亡。 3、事故原因 (1)事故直接原因 使用时施工升降机上极限开关曲臂未固定,使高度电气限位功能失效,上极限限位撞块、天轮架未安装,使高度机械限位功能失效;无

4、证上岗司机违章操作,将吊笼开出导轨架,此时无任何安全保护装置对吊笼起限位保护作用,导致吊笼冒顶倾翻坠落,笼内人员当场死亡。 (2事故主要原因 1管理混乱: 安装单位未制定施工升降机安装的技术监管措施和组织措施,未落实严格的安装验收手续,施工升降机尚未安装结束就交付使用; 安排无证人员安装设备、无证人员担任司机; 2设备使用单位未履行施工升降机交接验收手续,就安排工人搭乘施工升降机,默许无证人员操作施工升降机; 3施工升降机生产厂家未按订货合同完全履行相应的安装技术指导、设备调试职责,技术人员在施工升降机未安装结束的状况下就撤离现场; 4监理单位对尚未安装结束的施工升降机投入使用的状况失察。 4

5、、事故教训 (l设备安装、使用单位内部管理混乱,企业领导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导致事故发生。 l安装单位未制定具体的施工升降机安装方案、安全技术监管措施和验收方案,也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排无证人员安装起重机械,导致上行程开关、上极限限位撞块、天轮架、天轮、对重均未安装;设备安装后,也未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查、验收,就将设备交付给使用单位,并出具书面通知自称己安装验收完毕。安装单位的行为违反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十七条“施工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安装单位应当自检,出具自检合格证实,并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办理验收手续并签字的规定。 2设备使用单位未组织有关单位总承包单

6、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即启用设备,违反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施工单位在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前,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在验收前应当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的规定。 3设备使用单位安排无证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人员操作施工升降机,并默许工人搭乘吊笼登高,违反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九条“起重机械作业人员,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的规定。 (2)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未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不但在设备安装时未到场监督设备安装过程,设备投

7、入使用前也未过问设备的安全技术状况,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疏于管理。 (3)设备生产厂家未能全面履行合同 本次事故的施工升降机是使用单位租赁的新设备。按合同规定,该设备第一次安装时,厂家技术人员有义务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直至全面检查,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离开现场。但该厂技术人员在设备尚未安装结束,设备未进行试运转、验收合格后就匆匆离开现场,生产厂家存在失职行为。 案例二 某国际大厦工程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 1、事故概况 1996年8月28日,某国际大厦工程SCD120/120施工升降机发生故障,工人在修理过程中,吊笼从95.4米高度坠落,造成吊笼内三名工人当场死亡的重大设备伤亡事故。 2、事故

8、经过 1996年8月28日下午五时许,该施工升降机操作工向现场设备员反映,开机时设备有异响,设备员派两名修理工前往修理。经检查,修理工发现天梁导向滑轮损坏,则开动一侧吊笼上升至26层,将该吊笼对重落地,修理工再将吊笼顶部与配重连接的钢丝绳解开并固定在施工升降机导轨架顶部横梁上,吊笼当即下滑一段距离,限速器动作,制动吊笼下滑,此时吊笼停在离地面95.4m的高度上。修理工用一段钢丝绳将吊笼临时悬挂在导轨架标准节上,然后拆卸限速器。限速器一拆下,该吊笼马上从95.4m高空坠落,造成吊笼内3人当场死亡的重大设备伤亡事故。 3、事故原因 (1事故直接原因 该施工升降机在修理过程中,在制动器不起作用的状况

9、下拆掉限速器,预先安装的保护钢丝绳突然张紧并被剪切断裂,导致吊笼坠落。 (2)事故主要原因 修理时升降机构的制动器未调整好,制动力矩不够。 防坠落安全锁制动后,未按使用说明书要求释放摩擦片复位,而误认为防坠落安全锁有故障并加以拆掉。 起保险作用固定吊笼的钢丝绳选用直径偏小,且该钢丝绳己达报废标准。 钢丝绳临时扎挂吊笼的缠绕位置不当。 4、事故教训 l施工升降机的限速器为主要安全装置。当吊笼和对重的连接钢丝绳拆掉后,吊笼下滑被限速器制动,说明限速器是有效可靠的,并非损坏。在高空修理天轮,则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先释放限速器摩擦片复位,再开动升降机构提升吊笼。修理工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应深

10、入了解设备上的关键零部件,并按规范与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检修设备。 (2) 当拆掉吊笼与对重的连接钢丝绳之前,应先检查升降机构的两制动器是否完好、有效,一旦拆掉连接钢丝绳,吊笼应不下滑。但是修理工没有检查和调整升降机构制动器,当吊笼下滑被限速器刹住,却未引起足够重视,却误认限速器出故障,所以说仔细阅读说明书极为重要。要懂得其结构、原理、性能、用途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踏踏实实去施行操作、反复琢磨、掌握要领。 (3在起重机械修理中常常碰到选用钢丝绳的问题。要检查所用钢丝绳是否完好,绝不使用达到报废标准的钢丝绳。钢丝绳的损坏往往是各个因素综合积存造成的,这就决定使用人员要多方面合计,用在什么地方?目

11、地是什么?应该用多大直径的钢丝绳?如何使用?这些都需要严密合计,不能凭经验随意取用。 案例三 某住宅楼工程塔式起重机平衡臂倾翻事故 1、事故概况 2001年9月13日,某住宅楼工程使用的一台QTZ60A型内顶升塔式起重机在顶升加节过程中平衡臂拉杆断裂、平衡臂倾翻,造成1死3伤的重大设备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近50万元。 2、事故经过 2001年9月13日下午3:00左右,某住宅楼工程使用的一台QTZ60A型塔机在顶升第三节时,在油缸回缩过程中,液压远控平衡阀失控,塔机上部突然下坠,平衡臂拉杆拉断,平衡臂与平衡重绕臂根销轴转动并撞击塔身上的安装平台,导致2人坠地,其中1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平台上2

12、人也身受重伤,塔身变形倾斜,塔身基础节主弦杆弯曲、断裂,内套架严重变形,平衡臂拉杆销轴弯曲3mm,上顶升横梁下拱弯曲50mm。 3、事故原因 经全面综合分析,事故主要原因为液压远程控制阀污染严重,导致其功能丧失;在顶升加节时,回转机构、前后臂架、塔帽、配重等庞大载荷突然失速下坠8O0mm砸在下塔身上,产生庞大的惯性冲击载荷,超过了拉杆材料的强度极限,导致拉杆过载发生塑性断裂破坏。 4、事故教训 (1建设部、省建设厅、市建工局早有明文规定,凡从事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拆装的队伍均应通过省级建筑主管部门的资格审查并取得起重机械拆装证,方可进行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理论和施行的技术培训,取得起重机械拆装

13、上岗证,方可进行塔机拆装作业。该塔机安装作业中严重违反上述规定,仅1人持证上岗,其余7人均无证作业,属于严重违章作业。塔机必须由具备拆装资质的队伍和人员进行拆装。 (2塔机是建筑施工的关键设备,建筑施工离不开塔机。施工企业应按现代设备管理的方法,对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改造、更新、报废全过程进行管理,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但该企业自购买塔机7年以来,找不到一点拆装、使用、保养、修理资料,足以说明该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属“事后修理的落后模式,毫无管理可言。由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规定指出,对设备应进行全员、全部门、全过程、全指标的综合管理,对塔机而言,其使用、保养、修理等技

14、术资料应及时、准确、全面记录并保存;凡长期停用塔机重新使用前,应经全面维护保养,才一能进入现场使用。液压系统故障约70来自液压油清洁度问题,故应按规定清洗液压系统的油箱、管道、液压阀,并过滤液压油,保证其清洁度。 (3据调研,同厂家、同型号的塔机平衡臂拉杆也发现有缩颈现象,说明也曾发生过液压系统失控现象,虽拉杆未断裂,但已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经全面检查,对此类型塔机逐一全部招回,改换拉杆并全面保养液压系统,杜绝发生同类事故。 案例四 某大厦工程塔式起重机折臂事故 1、事故概况 1994年7月5日下午,某大厦工程使用的一台QTZl00型塔式起重机发生起重臂臂节连接销轴脱落导致折臂的重大设备事故,无

15、人员伤亡。 2、事故经过 1994年7月5日16:00左右,某大厦工程使用的一台QTZl00型塔机安装高度29m,臂长42m以幅度约13m起吊一捆约2.3t钢筋时,起重臂第二节与第三节吊臂左下弦杆连接销轴脱落,起重臂从该接头至臂端向右下扭转落下,臂端触及地面后停下,导致起重臂、工作平台、塔帽、液压顶升油箱、塔顶拉杆等多处结构严重损坏,所幸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近10万元。 3、事故原因 (1)事故直接原因 据现场勘察、分析,本事故是由起重臂第二节、第三节臂接头左侧下弦杆连接销轴轴端挡板与销轴脱落造成的。 (2事故间接原因 1起重臂臂节连接销轴脱落 起重臂臂节连接销结构销轴一端先出台阶,并在锥度上钻开口销孔。从结构上分析,销轴依靠焊接在起重臂上的止挡板限制向左轴向窜动与转动,并依靠开口销防止向右窜动。发生事故时,该销轴的止挡板已脱落,查阅塔机产品图样,该止挡片三面应为连续焊,焊缝高6mm,但该处焊缝仅为点焊,不符合图纸要求。由一于该销轴的止挡片脱落,使销轴发生轴向窜动并脱落。 2制造工艺缺陷 通过对塔机起重臂工装与制造工艺的调查、考察,该止挡片原应在工厂内焊接,但实际上是在现场起重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