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香菱学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205897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香菱学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香菱学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香菱学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香菱学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香菱学诗》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香菱学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香菱学诗》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香菱学诗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 1、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细节描写,理解这一人物形象。 3、品读文章中相关诗句,掌握诗歌鉴赏的部分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中寻得启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教学重点: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教学难点1揣摩香菱这一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帮助。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作品及人物形象;泛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探究香菱学诗成功原因;思读课文,质疑问难,互动探究;延伸

2、拓展,深层反思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播放红楼梦插曲叹香菱,导入新课。二、资料助读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今天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板书文题) 三、泛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并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及文学常识。多媒体显示: 需积累的词语:起承转合 以词害意 地灵人杰 诲人不倦挖心搜胆 精血诚聚 穿凿 揣摩需积累的文学常识: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王维、杜甫、李白、陆游2学生利用圈点勾画法,标示出香菱

3、学诗的几个阶段,并画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四、精读课文,突破重点(一)、引领学生走进香菱学诗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选代表交流。明确:1香菱学诗的过程可以有多种表达,有四分法:读诗、悟诗、谈诗、作诗;有三分法:拜黛玉为师、品味王诗、边读杜诗边写诗;有二分法:黛玉指导读诗、香菱练习写诗。 学生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均可。 (二)、鉴赏人物形象:香菱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教师提示:曹雪芹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红楼梦中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人物出场入场、一颦一笑、来龙去脉、口角眉梢

4、品头话尾、舌尖牙缝、歌哭笑骂、正经胡调等没有一处不是活灵活现的。 讨论明确:香菱是一个精敏灵秀、悟性极高、心性拔俗的女子。香菱极富文学气质,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偷空看几首旧诗。进入大观园后,香菱深藏内心的饥渴一下子激发出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甚至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她对王维诗的品读,足见她的领悟力极高。 (三)、诗歌鉴赏:你对香菱的三首咏月诗怎么评价? 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拘一格,可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评论,要求不宜过高,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第一首只说月儿美丽又明亮,可供观赏。诗意浅显,了无韵味;用词陈腐,堆砌前人咏月辞藻;无真情

5、实感,无新意。 第二首只说月色很美。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较前一首有进步,但有些淡而寡味,不耐咀嚼。第三首“新奇而有意趣”,句句写月,句句写离别。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说对离愁这种深沉的感情的抒写,那第一首是肤浅的,第二首是游离的,第三首是实的,意境真切,余韵悠长。 (四)、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再加上她良好的资质、较高的领悟力;其次是有较好的老师指点,特别是善教的黛玉;第三是与大观园这个优

6、雅、美好、洁净的环境分不开的,环境造就人,香菱在这里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才得以显露出来。 五、思读课文,质疑问难,互动探究。学生自由质疑,全班讨论解决。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宝玉说:“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香菱)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这句话里包含着哪些意思?2香菱诗的第三稿系梦中所为一事是否有失真实?3塑造香菱这一艺术形象,作者倾注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课文中的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这与她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主体性格的差异?5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发言,教师适时给予点拨。教师提示:1要联系香菱的资质和此前

7、香菱的遭遇来说明,弄清宝玉对香菱的态度。2要联系香菱写诗的全过程来看,要认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辩证关系。看似梦中所得,实为多次锤炼、苦心追求的结果。3作者热情讴歌了这个钟灵毓秀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女子,竟和极端粗陋鄙俗的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香菱的境遇着实让人同情。封建社会扼杀人才的本质由此可见一斑,也体现了作者的美学观。4红楼梦中的黛玉羸弱多病、多愁善感、孤傲尖刻。在本文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的林姑娘,她热情、自信,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情怀。富有才情的林姑娘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弱女子自由翱翔。她与香菱同命

8、相怜,对香菱表现出极大的同情、热情是自然的。5曹雪芹以精细的笔墨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如袅娜风流的林黛玉、生性热情刚烈的晴雯、不惜用生命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等。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的新思想热情赞颂了女子的才艺德行,提倡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冗分体现了曹雪斤反对封建伦埋纲常的超人能勇气和远曲子卓总值。六、延伸阅读、探究思考: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学生各抒己见。生1: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读王维五律一百首、杜甫七律一二百首、李白七绝一二百首,由此可见诵读是学诗的根基,是提高鉴赏力的根本途径。生2:学一流的诗。“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

9、得其下。”王维五律第一,杜甫七律第一,李白七绝第一,学一流的诗,学不到一流可成二流,因此我们平时阅读也要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有益的。生3:大胆创作,敢于想象。大胆想象可以使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生4:香菱学诗给我的启示有五点: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有打一场长期仗的心理准备,要自信;做学习的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获;要重诵读、理解、感悟,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转益多师,不耻下问;勤于实践,不怕失败。香菱三易其稿,终成精品。我们平时写作也要多改精改,方可成就佳作。教师鼓励学生联系自身阅读和写作实践总结一点经验和教训,言之有理即可。七、课堂小结 香菱学诗,意趣无穷,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更是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捷径。本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值得反复玩味、终生思考的。八、布置作业 整理课上发言,写一篇题目为“香菱学诗的启示”的文章。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