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法制精神推进依法治国.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205841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法制精神推进依法治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弘扬法制精神推进依法治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弘扬法制精神推进依法治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弘扬法制精神推进依法治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弘扬法制精神推进依法治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法制精神推进依法治国.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弘扬法制精神 推进依法治国 浦北县司法局出版宪法知识宣传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人民调解法知识宣传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活动。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具有法

2、律效力,受法律保护。人民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人民调解员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调解民间纠纷,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

3、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乡镇、街道以及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根据需要可以参照本法有关规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援助知识宣传法律援助的定义。法律援助是国家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

4、给予免收法律服务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制度。法律援助条件。在我区,要申请法律援助一般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需要代理的事项属于法律援助范围。2、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但对特殊案件的申请人可以不审查经济条件。法律援助的范围和不须审查经济条件的事项或案件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2、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或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3、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4、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5、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6、因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造成损害,请求人身损害赔偿的;7、因使用假劣种子、农药、化肥受到损害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受到

5、损害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9、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10、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项。其中,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案件无须审查经济条件;见义勇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通过诉讼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可以不审查经济条件。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经济困难 1、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2、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供养的; 3、享受农村五保户待遇的; 4、因残疾、严重疾病、自然灾害造成经济困难的;5、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申办手续。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申请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证明(需村、居民委员会盖章),并提交下列材料:1、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交其复印件一份;2、经济困难证明 由申请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居(村)民委员会出具,并加盖镇级民政办公章确认;3、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的证据材料(复印件二份);4、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