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19961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中感受西蒙、桑娜一家的贫穷,体会桑娜的善良及忐忑不安的原因,体会渔夫的善良和坚强。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对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的向往之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教学重点: 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善良。教学难点: 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中有更深刻的感悟。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跳水这篇课文,还记得它的作者是谁吗?2、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照片),这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

2、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名作。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穷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这篇课文中的穷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怎样的震撼呢?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0页,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学们,这篇课文情节曲折,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 4、谁能说一说你提出了哪些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 5、大家不仅能够根据课文的重点词句和主要内容提问,而且多数同学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归纳整理,做为我

3、们一会儿深入学习课文的要求。想知道我们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吗?请同学们看屏幕(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谁来读读学习要求?(学习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1、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两个孩子抱过来?2、桑娜把孩子抱回来后,心里为什么忐忑不安?3、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动笔到书中画一画有关句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2、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老师相信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吗?

4、四、汇报交流。(一)、汇报交流第一个问题。1、师: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桑娜对两个孩子的关心和对邻居西蒙的同情。3、指导学生朗读以下段落: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他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睡熟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1)师:善良是桑娜与生惧来的美德,善良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怎样才能读出桑娜的善良呢?请同学们看屏幕(大屏幕出示句子):谁来读这段话?(2)师:此时,我们感受到了桑娜的身上有一种伟大的力量

5、,那就是善良的力量,那就是爱的力量,此时桑娜除了抱回两个孩子外,她没有别的选择。教师范读这句话: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师:让我们再来感受桑娜的善良,谁来读这句话?(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4、指导学生朗读以下段落:“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1)、师:同是穷人,桑娜更深深地理解西蒙的难处,这就是人间最可贵的真情同情。怎样才能读出桑娜对西蒙的同情呢?谁来读这段话?(2)、师:不仅桑娜同情西蒙,我

6、们也很同情西蒙,怎样才能读出你对西蒙的同情之情呢?自由练读这句话?(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谁来读?教师范读,再指名读。(二)、汇报交流第二个问题。1、师:此时,西蒙已经悲惨地死去了,桑娜抱回了两个孩子,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可她却忐忑不安起来。桑娜为什么会忐忑不安呢?2、引导学生体会桑娜矛盾、忧虑、担心的复杂心情。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弄清下列问题。(1)多了这两个孩子后,桑娜家的生活状况会怎样呢?(2)桑娜都爱谁?教师小结并板书:生活的贫穷是桑娜忐忑不安的重要原因。(边说边板书)桑娜现在的生活就很穷,收养了两个孩子后生活会更穷。(3)自由读这段话(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 ,揍我

7、一顿也好!”),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小结:从桑娜矛盾的内心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她收养两个孩子的愿望的强烈,决心的坚定。3、指导朗读:师:虽然桑娜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生活的贫穷让桑娜矛盾重重,忐忑不安。怎样才能读出桑娜不安的心理呢?谁来读这段话?(911自然段)请同学们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老师也想读读这段话,行吗?师范读。此时的桑娜多难啊!如果是老师我会溜泪的?谁再来读这段话?(配乐读)这段话中的省略号可能省略了桑娜的一些想法,让我们来试着补充一下。(三)、汇报交流第三个问题。1、师:此时此刻,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希望事情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作家就为我们写了这样一个圆满的结

8、局。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这两个孩子呢?2、引导学生体会渔夫的善良、坚强。相机引导学生弄懂下列问题:(1)、你认为渔夫对邻居的事应该负责任吗?(2)、“熬”还可以换成哪个词?你认为用哪个词最好?(3)、在困难面前,渔夫是多么坚强,下面就请同学们听着风声、海浪声想象一下,在这个死里逃生的夜晚,渔夫是怎样与风浪搏斗的?(播放风浪声)(4)、为了抚养西蒙的孩子,桑娜和渔夫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怎样熬下去呢?教师小结并板书:透过这个“熬”字,我们不难体会到渔夫和桑娜的身上有着一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3、指导朗读。渔夫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话语是那么朴实、那么感人

9、。让我们来读读渔夫的话。(大屏幕出示句子: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如果是你,你能熬过去吗?这就是渔夫的善良带给我们的深深的震撼。让我们再来读这段话,从渔夫的身上汲取更多的力量。(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4、指导分角色朗读。我们刚才学得只是课文的高潮部分,怎样才能读好1227自然段渔夫和桑娜的对话呢?下面我们分角色来读,让我们体会桑娜和渔夫共有的善良。谁读桑娜的话?谁读渔夫的话?谁读旁白部分?(配乐分角色读。)评一评他

10、们读得怎么样?你认为你现在最能读好谁的哪句话呢?谁来试试?五、拓展升华。1、请同学们看图,当西蒙拉开帐子后,他和渔夫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2、同学们,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图画,现在让我们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吧!老师起的名字是:爱心无价,真情永存。3、课文以穷人为题,你认为穷人穷吗?4、作者从语言、动作、心理这几个方面对渔夫和桑娜就进行了描写,从而使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美好品质,这也是我们在今后写作文的时候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与文中人物对话的机会,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呢?5、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禁要思考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善良和乐于助人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美德。老

11、师希望同学们能永远以渔夫和桑娜为榜样,永远做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大家有信心吗?附板书:穷人收养两个孩子穷 更穷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六 指导写作 续写穷人这篇课文。穷人教学反思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感情朗读、思维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从而受到爱的教育。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平时,每节课教师都是主人,串讲串问,有时学生脱离轨道马上拉回来,生怕浪

12、费一点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又害怕学生造成尴尬的场面,自己下不了台,每次涉及质疑问题,都是“蜻蜓点水”,有时甚至牵着他们走。可今天这课堂,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学的轻松,学生创造的火花也在不断闪烁。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学生不是有待灌满的容器,而是等待被激活的精灵。”一、在教学本课时,学生能与教师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率高,课堂收效明显。最值得欣慰的是,在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怎样 熬过艰难贫穷的日子”这一环节时,问题刚一提出,同学们的小手便纷纷举起。等叫到姜恒同学时,他站起来,坚定地说:“他们会靠着勤劳的双手,一天天长大,去

13、跟着列宁推翻沙皇统治。”我听了好激动,立刻评价说:“你真了不起!是的,这是一条能彻底改变穷人命运的出路。事实正是这样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剥削统治,使俄国所有穷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姜恒同学能结合时代背景,能把社会课上学到的知识与本课内容联系起来想象,实在难得。我心里确实为学生这一合理而富有创造力的想象而高兴。仔细想一想,学生之所以能出现如此精彩的发言,正是因为这一问题触动了学生情感的琴弦,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想象的愿望,因此,我深深地感到:只要教师提问开放灵活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精彩的智慧生成。二、穷人的教学片断中,我努力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

14、,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受。有的说怕丈夫回来,要读得非常紧张;有的说怕丈夫责怪,要读得害怕、担心;有的甚至说因为桑娜担心要读得慢,而有争议的说因为桑娜紧张、着急要读得快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解读”,更引导学生“创读”,甚至允许“误读”。而从另一个角度,学生们从读中也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达到情感陶冶。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情感性朗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