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19911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花》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荷花》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荷花》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荷花》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荷花》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花》教学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花教学案例张扬个性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第六册荷花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兰 冬 梅情景说明一、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 教学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情感。三、 教学难点:从词句中感悟荷花的美. 案例回放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文师:在大作家叶圣陶爷爷的笔下,荷花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伴随着作者的介绍到荷花池边走一趟吧!(课件播放荷池美景)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们看到的荷花。生1:亭亭玉立的荷花.生2:婀娜多姿的荷花。生3:千姿百态的荷花。师:是啊,荷花是多么迷

2、人呀!你愿意再一次走近荷花池欣赏她的美吗?二、 自主学习,指导朗读体会(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课文的哪些地方写出了荷花的美呢?下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你觉得荷花美丽的句子画下来,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美美地读一读。(生自主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写荷花美的句子,并自由练习朗读。师巡视,个别辅导。)(2)师:谁能把你心中的感受通过读告诉大家。生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展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图片及句子)师:你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你听出什么来了?生2:我觉得他读得好,读出了荷叶长得多、茂盛的样子。生3:我感受到荷叶像人多的时候一样,挨挨挤挤的,就好象电影散场时人山人海的情景.生

3、4: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荷叶又大又圆,还很绿的特点,但我感觉刚才的 同学没读出这种感觉.师:是吗?那怎样读才能让人感受到荷叶大、多、圆、绿的特点呢?请你试读一读。生4:(再读句)(其他同学听后报以热烈的掌声。)师:从这位同学的读中我也感受到荷叶的美。让我们学着这位小老师的样子读这一句吧。(师生齐读句子.)(3)师:这段话里还有让你感到荷花美的句子吗?生1:这一句让我觉得荷花很美。-“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师:能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吗?(展示盛开的荷花特写图及句子)生1:我觉得黄色的小莲蓬从盛开的花瓣中露出来,嫩嫩的,很可爱,像一张调皮的娃娃脸。生2:我也喜欢这一句,因为花瓣儿

4、全展开了,荷花把她的美无私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尽情地欣赏到了她.师:谁还愿意美美地把这一句读给大家听呢?(三个学生分别读这一句,有的突出“全都”,有的突出“露出”,还有的突出“嫩黄色”等词来读,效果很好。)案例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尊重学生,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照以上教学案例,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 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氛围,还给学生学习主动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如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屏弃了以过多讲解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做法.而是以几句简洁的话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用自己

5、喜欢的方式读、画写荷花美的句子。在这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或大声或轻声朗读,或默读浏览,或圈点批画。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效果好,且在后边的汇报环节中显而易见.二、创设自主表白的氛围,张扬学生个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老师能通过引领学生体会同一句子不同的读法来表达不同的感受。如学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有的学生通过突出“挨挨挤挤一词,把自己感悟到“荷叶多”的特点告诉了听众。同样是读完这句话,有学生还感受到“荷叶大、圆、绿”的特点。学生在汇报时,老师认真听着,总用微笑鼓励学

6、生读出各自心中不同的感受.在这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抓住这一时机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不同的学生个性得以张扬。以至于末了,有个学生问:“作者是在欣赏荷花的呀,为什么反倒写起荷叶来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各种富有个性特点的见解纷纷脱口而出。这使得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张扬。三、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升华个体感悟虽然是身在小山城的学生,其实他们对荷花的了解是很少的,毕竟我们这个地方种荷花的少,学生又少于走向大自然。基于这些原因,凭借课文的介绍要想体验到荷花的美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该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荷花的美,以拉近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大自然的距

7、离。在上课伊始,老师便利用多媒体播放荷池的美景。学生们瞪大眼睛边看边啧啧称赞这从没见过的情景。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拉近了他们与文本的距离,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要抒发、讴歌美的欲望.从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也由难到易了,欣赏荷花、热爱大自然之情油然而生。心理学研究表明:鲜明、直观的画面能刺激人的大脑皮层,使之思维亢奋、活跃。在课中,老师适时、适度地应用了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用具,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如在感悟写荷花各种姿态的句子时,老师能根据学生的汇报朗读,随机地展示不同姿态的荷花。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与文字结合,在多感官的参与下,学生与作者有了同样的体会。不仅感受到了荷花千姿百态的动人之美,还升华为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由衷钦佩.总之,该案例让我感受到学生在用心倾诉,他们的真情流露,既是心灵的阐开,又是个性的张扬.教师与文本、学生三者真正融为了一体,教师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