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坟上县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19510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坟上县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宁市坟上县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宁市坟上县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宁市坟上县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宁市坟上县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坟上县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坟上县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的“影”与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

2、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实验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3小丽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B冰熔化时需要8分钟C第5分钟时,冰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图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4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Bc到d是熔化过程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Dab段处

3、于固液共存状态5下列事例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是( )A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43cmB2.357cmC2.35cmD2.36cm7常用金属铝作为输电导线,是利用了物质的( )A导电性B导热性C超导性D磁性8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一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C物体受

4、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9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10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特点的图像是ABCD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冰水混合物拿到0的房间里,冰可以熔化成水B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可以减慢蒸发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汽化现象12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她

5、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锅里的少)。下面最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是()ABCD二、填空题13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_(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14又有冷空气南下,寒风吹得窗户呜呜响,这种声音是由于风从很小的缝隙中高速通过引起_产生的,我们听到呜呜声是由_传到耳朵的,这样的天气大家都喜欢吃火锅,火锅上热气腾腾冒“白气”,“白气”实际上是锅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雾。1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

6、睛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近视了如图所示,是近视眼成因示意图,造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_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填“前面“或“后面”,要用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16小明在操场上跑步,听到同学的加油声是通过_传到他耳里;以他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三、实验题17(8分)请你任选图中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盐水(自配)的密度。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和密度的表达式。18(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

7、距是_。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右移动5,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为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始终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逐渐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 19(8分)我国有一种一角硬币(图甲所示),看上去是铝制的,它是铝制的吗?请你想办法利用天平和图乙所示的量筒测量它的密度。(1)写出你选用的实验器材:_;(2)写出实验步骤;(_)(3)写出密度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_)四、作图题20(8分)完成如图所示光路。(_)21(8分)已知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后被反

8、射,反射光线ab经过一凹透镜,如图所示,试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五、计算题22(10分)图中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全长55km若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通过港珠澳大桥,需要用多少分钟?23(12分)如图所示是小球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04s闪光一次,照片中的数值表示小球运动的路程,单位是cm。请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记录了小球运动的时间是多少?(2)在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小球做什么运动?依据是什么?(3)求小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3.2cm12.8cm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4)分析第(3)问中计算的平均速度值,谈谈你对平

9、均速度意义的理解。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分析】(1)“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2)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分析各选项。【详解】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摄影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B错误;C投影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C正确;D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生活中“影”的例子很多,要要明确各种影形成的原

10、因,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C【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物距像距,结合成像规律求解。【详解】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图乙中物距为15cm。A由图乙可知,实验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项正确,故A项不符合题意。B由图乙可知,实验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像在二倍焦距之外,相距大于物距,一定大于15cm,B项正确,故B项不符合题意。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即增大物距,由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规律,成实像时物远离像靠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所成的像会变小,C项错误

11、,故C项符合题意。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则物距应当小于一倍焦距,即小于10cm,D项正确,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沸腾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A错误;B从2min开始熔化,8min熔化结束,所以熔化需要6min,故B错误;C5min时正在熔化,为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DBC段表示熔化过程,DE表示沸腾过程,故D错误。故选C。4、D【详解】A从图象上看,ab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A错误;BC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c点时达到沸点,cd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沸腾过程,故BC错误;D在a点时达到熔点,开始熔化,在b

12、点时熔化结束,所以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D正确。故选D。5、C【详解】A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详解】4个测量值数据中,由于2.63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说明此测量数据是错误,计算平均值时去掉,所以,物体的长度是:,故D正确。7、A【解析】作为输电线必须为导体且相同长度电阻越小越好,与是否导热和是否有磁

13、性无关,铝不是超导体,故选A。8、B【分析】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详解】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是相同的,故A不符合题意;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B符合题意;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尽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它们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故C不符合题意;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二者方向相同,而且

14、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解析】A. 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故A错误;B.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物距在焦距以内时,即放大镜的应用,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C.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D. 根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时的规律,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增大像距,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减小物距,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故D正确;故选D点睛:牢记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10、D【详解】A此图线的斜率逐渐变大,说明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此图是位移-时间图象,时间变化,位移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 错误;C此图是速度-时间图象,时间变化,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由图看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11、B【详解】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把冰水混合物拿到0的房间里,冰水混合物不能从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