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193478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二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二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二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氯化氢气体遇到氨气,会产生浓浓的白烟。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反应过程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性质相同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氮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D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2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B冬天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因为分子停止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

3、度的降低而变小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酒精燃烧C汽油挥发D冰雪融化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给试管中药品加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固体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ABCD区分的物质水和稀硫酸饱和石灰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铁粉和木炭粉硝酸铵和氢氧化钠方案一滴加酚酞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分别与稀盐酸混合溶于水测温度方案二分别加入锌粒升高温度观察颜色观察颜色AABBCCDD7如图是“用双氧

4、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放入药品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验满8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描述是一种基本的化学素养。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AlO B碳酸钙CaCO3C氢氧化钙Ca(OH)2 D氯化镁MgCl210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向澄清石灰水中,通过吸管

5、不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个火盆,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ABCD11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AQ点BP点CN点DM点1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C丙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D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氨的水溶液具有碱性。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

6、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酚酞试液由无色变_实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2)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这个实验能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着”吗?理由是_(3)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小组同学为大家表演小魔术“铁树开花”,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图1中的浓氨水温度较高,图2中的浓氨水温度较低,而其他条件均相同。过了一会儿,可以观察到两个烧杯中细铁丝上面的棉团由白色变_14同学们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时,探究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部分因素,实验数据如下表:过氧化

7、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m L温度二氧化锰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 m L反应所需的时间 s51200.1416.75151200.146.0430535249.2130555210.76(1)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 (2)通过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有关;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 (4)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

8、氧气的总质量是减小、不变还是增大呢?_。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王林同学想起自己家里有一瓶消毒用的双氧水,经查看发现已过期,他用实验证明了这瓶双氧水已经完全变质。请你猜想王林同学的实验方法是:_。15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体,因此研究其制法极为重要。氯钾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原理(写化学方程式)_。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_;_。以上仪器组装一套双氧水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所需仪器的编号为_。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_。A反应物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溶解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填写操作、现象、结论)。某同学利用双氧水分解的反应测定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他用如图装置

9、加入20克双氧水后进行实验。.若充分反应后共产生1.6克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时会带出水,该因素将导致上述实验测定的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6甲图是茜茜同学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乙图是钢钢同学改进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1)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乙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观察分析)(

10、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2)进行实验操作(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3)由观察分析(2)的现象得到的结论(从微观角度分析)是_,_;(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的优点是_(只填一点).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各种急慢性传染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如图是某品牌维生素C片的部分标签。(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2)请列式计算:一个成年人一天所服用的该维生素C中含碳的质量是_?(结果精确到0.1)每100g甜橙中含维生素C33mg,若用甜橙来代替维生素C片,一个成年人一天应吃

11、甜橙的质量是_?(结果保留整数)18为测定某工厂废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分别取废液20g,向其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假设废液中其它成份均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见表。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硫酸铜溶液质量/g生成沉淀质量/g第一组20504.9第二组201009.8第三组201509.8(1)当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g。(2)该废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先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

12、器是_。(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写一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由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氨气和氯化氢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氮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故都不是单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分子的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2、C【解析】A、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

13、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冬天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C。3、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详解】A、矿石粉碎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酒精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汽油挥发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冰雪融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4、D【解析】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A错误。B、给试管中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液体不可以,B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