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19114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认识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认识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认识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认识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教材第85-87页及练习二十二。教学目的:1、认识圆及圆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圆的大小的关系。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圆的大小的关系,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教具准备:圆规、直尺、圆形纸、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有什么特点?投影出示CD唱片、驾驶员操作的方向盘、交叉路口的圆形转盘。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形状?(二)、教学新知:1、通过对比认识圆以前学过的图形都是线段围成的,是直线图形。现在的圆是由曲

2、线围成的。(1) 找圆心。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变换方位,进行对折。用铅笔把折痕画下来。你发现了什么?师归纳:这一点相交与圆中心。我们把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2)、认识半径。a.让学生用直尺测量手中圆形纸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你发现什么?同桌交流。生汇报,师归纳: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让学生在圆形纸内画一条半径并用字母表示。b.想一想: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所有的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实际测量一下。生汇报交流。师小结: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的长度都相等。(3)、认识直径。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直径。(

3、4)、讨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让学生猜测一下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分组议论、测量验证,组长汇报结果。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每一条直径都可以看作是由两条半径构成的,它们的关系是:d=2r或r=1/2 d2、 尝试练习(1)做一做:让学生做教材第87页上面的“做一做”,并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2)练习二十二的第五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 ,教师巡视进行辅导。3圆的画法。(1)师介绍画图的工具。(2)生自学画图的步骤。(3)自学完后让学生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圆,小组内展示各自画的圆,并议一议为什么画的圆有大有小,要把圆画在某个位置上,要先确定什么?说明什么?抽学生汇报,师归纳,圆的位置和大小是由圆心和大小

4、决定的。(三)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二的第1-4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圆心(0):位置 半径(r):大小 在同一个圆里,r= 1/2 d d=2r r和d各有无数条,长度分别相等。认识圆教学反思认识圆是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节新授课。通过教学本课,我的收获颇多,感慨也不少。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首先认识圆这一节课是小数六年级的一节概念新授课,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后对一种新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认识。作为曲线围成的平面几何图形,它既是一节起始课,同时也是后继学习内容圆周长、圆面积、扇形、圆柱、圆锥的基础。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

5、一主题 :从日常生活出发感知圆认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第二,关于课堂教学的体会: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一、借助动画,引出新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呈现了圆形钟面、硬币、桌面、自行车的车轮,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利用制作的课件展示了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对比,学生感受到了区别,虽然表述的不是很明确,如:原来学过的都是由直线围成的,有棱有角,但是圆

6、,没有棱角。学生谈出了自己的直观认识,这时教师帮学生说出这是曲线,我感觉很恰当。课的结尾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车赛赢了,车轴要装在什么地方并出示动画,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问题。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1、利用多媒体的圆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圆内、圆外、圆上三个名称。进而理解圆上有无数个点”、这部分内容教材里没有安排,但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补充这一内容对圆的概念的认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学概念,通过观察、折一折

7、、画一画的方法探索直径、半径的概念。3、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等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 。4、最后,通过应用与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体验知识与应用的联系,升华学生的求知欲。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说说生活中的圆,讨论:车轮是圆形的车为什么赛赢了?把圆的特征知识再次升华。5、采用的学习方法:(1)、“设问思考讨论动手验证抽象概括”。(2)、实践法。(3)、小组合作讨论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